多峇巨灾理论

✍ dations ◷ 2024-11-05 17:22:47 #多峇巨灾理论
根据多峇巨灾理论,史前人类受到近期一次在印尼苏门达腊岛北部的多峇湖(2°37′N 98°49′E / 2.617°N 98.817°E / 2.617; 98.817)大型火山爆发造成的巨灾所影响。这个理论由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史坦尼·安布鲁士(Stanley H. Ambrose)最先提出。人类在最近三至五百万年的世界上生活发展。根据这理论,一次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使那时的世界人口大为减少。这火山爆发可能在七至七万五千年前在印尼多峇湖发生,强度为火山爆发指数的8级,即超大规模(mega-colossal)级数,喷出了2400立方千米的火山物质,释放的能量达到十亿吨烈性炸药量,或为1980年圣海伦火山爆发的三千倍。大量的火山灰令全球温度在之后数年间下降了3至3.5摄氏度,在地球北部甚至下降了10-15度,引起一次冰河时期。巨灾之后一段时间,气候及环境好转,劫难后的幸存者们,在各自的不同地域发展繁衍,最后人类再次遍布整个地球。破火山口长100公里、宽60公里、面积1,13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湖,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内湖——多巴湖。最深处505米,海拔905米。 多巴火山似乎已在这次大爆发中耗尽了动力,此后不仅没有再次喷发,而且火山周围地质状况也稳定异常。一些地理证据及电脑模拟支持多峇巨灾的可能性。基因遗传证明现在的人类虽然表面看来分别颇大,但根据遗传基因突变的平均速率推算,现代人全都是源自一个在多峇巨灾发生的年代只有一千至一万人的群体。如果按这理论,全世界只有非洲一地的史前人类幸存了下来,巨灾之后一段时间,气候及环境好转他们再从非洲出发,先到达印支半岛及澳洲,然后再往中东双子河流域,及亚洲其他各地。突然的巨大环境改变可能令当时各种物种进入种群瓶颈,导致分散的人类群体加速异化,最终使现代人的先祖以外的人类绝种。

相关

  • 婴儿死亡婴儿死亡率(英语:infant mortality rate,缩写为IMR)是指每1000名活产儿中在一岁前死亡的人口数。这个比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健康水平的指标。由于婴儿死亡率只统计一岁以下的数据,
  • 哺乳类哺乳动物是指脊椎动物亚门下哺乳纲(学名:Mammalia)的一类用肺呼吸空气的温血脊椎动物,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按照《世界哺乳动物物种》(Mammal Species of th
  • 鸦片酊鸦片酊(Laudanum),又称阿片酊或劳丹酊,为一种鸦片类止痛剂,是含10%质量浓度的鸦片粉的酊剂,相当于1%浓度的无水吗啡。鸦片酊为红褐色液体,味极苦。历史上曾用鸦片酊治疗各种疾病,但
  • 三明市三明市(闽中语三明话:.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 什切青旧城什切青旧城(波兰语:Stargard Szczeciński;卡舒比语、波美拉尼亚语:Stôrgard;德语:Stargard in Pommern)是波兰西北部波美拉尼亚地区的一个城镇,斯塔加德县首府,位于伊纳河畔,2005年
  • 传说传说(legend)是指在文字尚未发明的时代,人们要对历史纪录,只能够利用口耳相传的方式,因此传说通常不可考证,所描述的事件发生年代远在文字发明前的遥远过去。由于传递者的知识有限
  • 生物控制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或生物害虫防治(Biological pest control)是病虫害防治的一种方法,使用生物(英语:bioeffector)缓解昆虫、螨虫、野草和病态植物对人类农作物、环境等造
  • 乙酸酐乙酸酐是由乙酸衍生出来的酸酐,分子式为(CH3CO)2O,常缩写为Ac2O。在有机合成中常用它作乙酰化试剂或失水剂。在室温下乙酸酐为无色液体,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从而散发出乙酸的强
  • span class=chemf style=white-space:nowrap;Csub29/sub二十九烷是一个化学式为C29H60的直链烷烃。它有1,590,507,121个结构异构体。
  • 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西班牙语:Cráter de Chicxulub),又译奇虚乐陨石坑或契克苏勒伯陨石坑,是一个位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撞击陨石坑,埋藏在地表之下。这个陨石坑的名称,取自于陨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