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甲目

✍ dations ◷ 2025-02-23 22:42:33 #有甲目,异关节总目

有甲目(学名:Cingulata),又名贫齿目,是异关节总目下两个目的其中之一。有甲目代表了美洲大陆上有甲的(英语:armour (zoology))胎盘类动物。犰狳科和倭犰狳科是本目现时仍有现生种的两个科。另外还有两个已灭绝的科的物种,与现存最大的犰狳——大犰狳的45千克(100磅)相比,仍要巨大得多。分别是于约一万年前消失的潘帕兽科,其体重可达200千克(440磅),以及于最后的冰河时期灭绝的倭犰狳科雕齿兽亚科物种,体重更可达2,000千克(4,400磅)以上。

此目物种于古新世期间原生于南美洲,并因两大陆仍未结合,因此大部分在新生代时期仍留在南美大陆上。但当巴拿马地峡于三百万年前形成后,三个科的不同物种均向北扩散,是为南北美洲生物大搬风的一部分。这些物种在存活上数千万年后,大部分的大型物种与在这地区上的巨型动物群均于全新世期间灭绝。,较古印地安人开始殖民美洲的时期稍迟一点。

有甲目物种的背部有细小的、呈鳞片状、角质化的重叠表皮,称为“鳞甲”(scute),是由皮肤骨化(osteoderm)形成,并成为其独有的背甲。大多数物种在肩部及臀部亦有坚实的护盾,并有三到九条以具弹性皮肤分隔开的鳞甲带覆盖其侧面和底部。。

潘帕兽的甲壳仍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这是由于甲壳之间仍有三条可动的横向皮肤骨化带。但与犰狳不同,这些带是由单一的鳞甲所覆盖,而不是像犰狳般是由多于一条鳞甲带所连接。雕齿兽的背甲像龟的甲壳般,是由已融合的骨板所组成,完全没有可动的鳞甲带。

潘帕兽和犰狳均有鳞甲覆盖于其头部之上。雕齿兽则拥有被鳞甲厚实包覆的尾部,甚至如星尾兽在尾巴的末端拥有尾槌,就如同恐龙中的甲龙亚目。证据显示这些尾槌可以用来防御或是雄性间竞争。

许多种犰狳以昆虫或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部分种类为杂食性,以小型脊椎动物与植物为食。潘帕兽则认为是以啃食地面植披为主而同位素分析显示雕齿兽是以C4类禾本科为主食。另外六带犰狳亚科中已灭绝的巨六带犰狳属较为特别,为特化的肉食动物。

下列分类反映了Delsuc (2016)的种系发生学的结果。传统分类认为雕齿兽为独立于现今犰狳之外的独立支序,但Delsuc (2016)的研究对星尾兽的mtDNA 进行分析,发现原来星尾兽所属的雕齿兽亚科与现代有甲目的倭犰狳亚科及三带犰狳亚科是同一演化支的旁系群。然而,迄今仍未有潘帕兽的DNA排序研究结果。

有甲目

相关

  • 心室中隔缺损心室中膈缺损(英语: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简称:VSD),又称心室中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列为心脏病之一,当然中隔缺损还有分为心室中隔缺损、心房中隔缺损等等。生出
  • 临床死亡临床死亡是一个医学术语,指心跳、呼吸停止。心跳停止的5至8分钟,又可称临床死亡期,人体仍可复苏。之后,人体进入生物学死亡期,人体无法被复苏。
  • 队列研究世代研究(英语:cohort study 或 panel study),又译为队列研究、群组研究、定群研究、追踪研究、梯次研究等,是在医学、社会科学、精算学、生态学等领域中使用的一种纵向研究(英语:l
  • 阿普第期阿普第期(英语:Aptian)是白垩纪的第五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125–113百万年前。命名自法国市镇阿普特。
  • 高氙酸盐高氙酸盐是高氙酸(H4XeO6)所成的盐,含有高氙酸根离子—XeO64−。高氙酸盐都是强氧化剂,可由四氧化氙溶于水生成高氙酸,再用碱中和得到。高氙酸盐的溶解性与碳酸盐类似,高氙酸钾和
  • Retroviridae逆转录病毒科(学名:Retroviridae)又称“反转录病毒科”,分为双链DNA逆转录病毒和正链RNA逆转录病毒。它们增殖时都有将遗传物质RNA逆转录为DNA的过程(前者逆转录反链RNA,后者逆转
  • 新城劲爆颁奖礼1996年度新城劲爆颁奖礼
  • 巴生巴生市(马来语:Klang),是马来西亚雪兰莪州西部的一个城市也是一个巫金,隶属于巴生市议会。其面积为573平方公里,辖区人口于2010年为744,062,市中心人口为240,016。该市北临瓜拉雪兰
  • 赤道毛皮海狮(A. galapagoensis)赤道毛皮海狮(学名:Arctocephalus galapagoensis),主要分布于厄瓜多尔以西太平洋中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
  • 喝酒的长期影响现有的最佳证据显示,饮“酒”(化学上称为乙醇)并不能改善健康状况。透过更谨慎和完整的整合分析,先前所认定的,低度或中度饮酒可以改善健康状况的说法,并不适用。大量饮用乙醇(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