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那比蛇属

✍ dations ◷ 2025-11-14 02:23:49 #1976年描述的分类群,巨蛇科,中新世爬行动物,上新世爬行动物,更新世爬行动物

沃那比蛇(学名:),又名沃纳姆比蛇,是非常巨大的蛇。它们并非蟒蛇,而是属于已灭绝的巨蛇科。沃那比蛇的模式种是一种长5-6米的蛇。另外一种已知的物种是.

沃那比蛇似乎是一类埋伏的掠食者,会将猎物紧缠至死,而不是使用毒素。它们的头部非常细小,故猎物的大小也应有限。

沃那比蛇最初是于澳洲的纳拉寇特洞穴国家公园发现,是在澳洲发现的第一种已灭绝的蛇。其名字是取自当地澳洲原住民传说在梦世纪的一种蛇。这种蛇称为彩虹蛇,一般被指是创造了澳洲的主要景色。

巨蛇科的其他物种于约5500万年前从其他地方消失,但在澳洲的却继续生存演化。沃那比蛇最后生存的巨蛇科,一直到5万年前才消失。

沃那比蛇生存在更新世的冰河时期,栖息在水池边阳光充足的地方。它们会伏击袋鼠、沙袋鼠及其他来喝水的猎物。故此,澳洲原住民传统上不容许孩童到这些地方玩耍,只可由成人陪同才能到这些地方。

提姆·富兰纳瑞(Tim Flannery)指沃那比蛇与其他澳洲巨型动物群是因澳洲原住民的生活而灭绝。

相关

  • 吸收光谱吸收光谱是材料在某一些频率上对电磁辐射的吸收事件所呈现的比率。实际上,吸收光谱是与发射光谱相对的。每一种化学元素都会在几个对应于能阶轨道的特定波长上产生吸收线,因此
  • 刘瑞玉刘瑞玉(1922年11月4日-2012年7月16日),河北乐亭人,中国海洋生物学和甲壳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生物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拉普拉塔河拉普拉塔河(西班牙语:Río de la Plata),实际上是南美洲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汇集后形成的一个河口湾。其名在西班牙语中意为“白银之河”。拉普拉塔河位于南美洲东南部阿根廷和乌
  • 猴石沟组猴石沟组是位于中国黑龙江穆棱市一带以及吉林的白垩纪地层,1929年由王恒升命名。该地层以黄褐色砾岩、砂砾岩为主,间夹砂岩、泥岩、凝灰质砂岩、煤线及薄煤层等。
  • 加加加加速度物理学上,加加加加速度,是位移对时间的五阶导数;一阶、二阶、三阶、四阶导数分别称为速度、加速度、加加速度、加加加速度。换句话说,加加加加速度是加加加速度对时间的导数。加
  • 约翰州立博物馆约翰州立博物馆(Universalmuseum Joanneum;Landesmuseum Joanneum)是一个多学科博物馆,主题领域包括考古学、地质学、古生物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历史和艺术等,设在奥地
  • 顾梦麟顾梦麟(1585年-1653年),字麟士,人称织帘居士。明末清初太仓人。世居双凤,后徙常熟唐市,与杨彝友善,并称“杨顾”。天启四年(1624年),与郡中名士张采、杨廷枢、朱隗等十一人组织复社。入
  • 热拉尔·洛蒙热拉尔·洛蒙(法语:Gérard Laumon,1952年-),生于里昂,法国数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他的研究领域是代数几何。20世纪80年代,洛蒙运用傅里叶-德利涅变换简化了韦伊猜想的证明,并证明了
  • 卡加卡加(Khaga),是印度北方邦Fatehpu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2020(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2020人,其中男性6330人,女性5690人;0—6岁人口1776人,其中男932人,女844人;识字率63.34%,其中
  • 谢璇谢璇为中国清朝武官官员,本籍福建。谢璇于1891年(光绪17年)奉旨接替郑超英,于台湾地区担任台湾水师协副将。而隶属台湾镇之下的此官职是台湾清治时期中的这阶段,全台湾的海防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