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塞黑
✍ dations ◷ 2025-04-03 12:45:32 #塞黑
解体 · 内战塞尔维亚和黑山国家联盟,通称塞尔维亚和黑山,简称塞黑,为前南斯拉夫余下没有独立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于2003年至2006年组成的松散联邦制国家。塞黑两国于1992年首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该联邦后于2003年2月4日重组并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5月21日,黑山举行独立公投,独立派以微弱的票数55.4%优势获胜。6月3日黑山议会正式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6月5日塞尔维亚国会亦宣布独立并且成为塞黑的法定继承国,塞黑因而解体并从此消失,南斯拉夫至此走入历史。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形成后,两国之间日益疏远,而重组后的塞尔维亚和黑山是一个松散的联邦,接近于邦联,但仍维持单一国际法人人格,两个加盟共和国只有在外交、国防等方面合作,各自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以及货币(南斯拉夫第纳尔和欧元)体系,国家最高机构也分散在贝尔格莱德和波德戈里察两个首都。联邦宪法规定任何一个共和国可以在2006年以后通过公民投票寻求独立,而黑山正是在2006年运用了这一项权利,通过公投解散了塞黑国家联盟。另外,1999年科索沃战争结束之后,塞尔维亚南部的科索沃地区实际脱离了塞尔维亚的实际管辖,并且成为了联合国的保护地,各方于2006年2月20日起就科索沃问题展开谈判,塞黑联盟解体时,科索沃主权和领土问题仍待解决,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坚持科索沃独立但塞尔维亚人则不愿看见科索沃独立。到了2008年2月17日,时任科索沃总理哈辛·塔奇(现科索沃总统)在科索沃首都普里什蒂纳国会正式宣布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中央政府独立,现获得部分国际社会承认其国家地位,但塞尔维亚政府至今仍视科索沃主权为其管辖的科索沃自治省。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于1991年至1992年解体后,剩余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重新组成了一个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但联合国、美国等并未承认这个新的联邦国家。新的南斯拉夫联盟成立后,在米洛舍维奇的领导下继续参加在克罗地亚以及波黑境内的战争,受到了西方国家的指责。战争于1995年各方签署代顿协议后停止。1998年,塞尔维亚南部的科索沃地区爆发民族冲突,从而引发了北约国家和南斯拉夫联盟之间的科索沃战争(1999年3月-6月)。战争结束后,科索沃转由北约和俄罗斯的维和部队所管辖。2000年,米洛舍维奇政权倒塌,温和派领导人科什图尼察上台。南斯拉夫联盟随即重新加入联合国。米洛舍维奇于2001年被引渡到位于荷兰海牙的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接受审理,2006年去世。2002年2月,塞黑两国决定废除“南斯拉夫”的名称,把南斯拉夫联盟改成一个更为松散的联邦,接近于邦联的国家联盟。2003年2月4日,国家名称正式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新宪法同时生效。2006年5月21日,黑山举行有关独立的全民公决投票,支持独立的选民以55.4%的微弱优势决定终止与塞尔维亚的邦联和国家联盟关系,此前欧盟宣布独立派需要获得至少55%的选票欧盟才会接受投票的结果。6月3日黑山议会正式宣布独立,6月5日塞尔维亚国会亦宣布独立并且成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的法定继承国,“塞尔维亚和黑山”国家联盟因此解散。塞黑国家元首为总统,任期为四年。总统由议会选出。塞黑总理为行政首脑,由总统任命。但短暂的联盟期间,总统和总理皆有同一人出任,且无太多权力,权力实际上分别由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政府各自运作。塞黑最高立法机构是塞黑议会,实行一院制,一共有126名议员,其中91名代表塞尔维亚,35名代表黑山。主要政党有:塞尔维亚和黑山的领土可分为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以及伏伊伏丁那自治省、科索沃自治省。其他:塞尔维亚共和国再分为29个州和一个直辖市,其中科索沃5个州,伏伊伏丁那7个州,塞尔维亚其余地区17州;塞尔维亚共和国分为195个县和4个市,这是地方自治的基本单位。塞尔维亚共和国还辖有两个自治省:南部的科索沃自治省设有30个县,在1999年后由联合国监管治理。伏伊伏丁那位于北部,设有46个县和1个市。而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以外的塞尔维亚被称为中塞尔维亚,中塞尔维亚并不是一个正式的行政区划。塞尔维亚有四个市:贝尔格莱德、尼什、诺维萨德和克拉古耶瓦茨。每个市均有自己的议会和预算。市下设区,并且分为“都市区”(市区)和“其他区”(郊区)。黑山共和国分为21个县,以及两个都市县,均系自波德戈里察分出。塞黑北部为多瑙河平原,南部黑山、科索沃地区为山地、丘陵。黑山199公里的海岸线为塞黑唯一一段出海口。塞尔维亚最高点是位于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边界的贾拉维察山(Daravica),海拔2656米。2006年联盟解体前塞黑全境(包括科索沃)约有1000万人口,其中62.6%为塞尔维亚人,16.5%为阿尔巴尼亚人,5%为黑山人。同时北部伏伊伏丁那民族比较多,有克罗地亚人、匈牙利人、罗马尼亚人、吉普赛人和斯洛伐克人等。阿尔巴尼亚人主要居住于科索沃,黑山人主要居住于黑山。由于战争、制裁等原因,塞黑经济处于1990年水平的一半。自米洛舍维奇政权于2000年10月下台后,新上台的塞尔维亚民主反对阵营联合政府推行一系列政策,稳定国家经济,并促成市场经济改革。该年12月塞黑更新了其在国际货币基金的成员国地位,后来又重新加入世界银行以及欧洲重建与发展银行。2001年6月,世界银行和欧洲委员会共同举办捐赠大会,共为经济转型事业筹得13亿美元。黑山经济早在米洛舍维奇执政时代就脱离了南联盟的控制,在塞黑联邦维持的3年中,两个共和国分别有自己的中央银行、货币、海关、关税、财政预算。塞尔维亚所发行的货币为塞尔维亚第纳尔,黑山则使用欧元。科索沃名义上是塞尔维亚的一部分,但该地区实际由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所管辖,财政方面则依赖国际社会的援助。欧元以及塞尔维亚第纳尔共为科索沃的官方货币。* 每年不同,以上为2005年日期
相关
- 厌氧菌厌氧生物,或称厌气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专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生物及耐氧厌氧生物 。人体内的厌氧生物多存在于消化系统中,有些种类
- 人类自愿灭绝运动人类自愿灭绝运动(英语:Voluntary Human Extinction Movement,简称VHEMT)是一场号召所有人放弃生育,逐步实现自愿性人类灭绝的环保运动。运动的支持者认为人类灭绝可以防止环境恶
- 脑积水脑积水(hydrocephalus、拉丁语:hydrocephalus,希腊语:υδροκεφαλία,又称水脑症,是一种发生于脑部,于脑内积聚脑脊液 (CSF) 的病症,指循环于蜘蛛网膜下腔包围着脑部与脊髓的
- 超嗜热生物超嗜热生物指能在极热的环境(60°C以上)中生活的生物。其生长最适温度通常在80~110°C,而2003年发现的一株古菌“菌株121”甚至能在和灭菌锅相同的温度,即121°C下,24个小时内,细
- 荧光荧光(fluorescence)是一种光致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退激发并发出出射光(通常波长比入射光的的
- 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英语:Pharmacodynamics (PD) ),简称药效学,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药物作用(action)与药理效应(effects)(即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mechanism of action)
- 覆盖噬菌体科覆盖噬菌体属 Corticovirus覆盖噬菌体科(Corticoviridae),Cortico-源自拉丁文,有厚皮之意。主要的宿主为细菌。覆盖噬菌体属(Corticovirus)代表种:
- 嗜酸性白血球嗜酸性粒细胞(英语:Eosinophil, Eosinocyte 或 Acidophil,全稱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是粒细胞中含有嗜酸性颗粒的一种,其他两种是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其吞噬能力不如
- 肺泡蛋白沉着症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又名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患者体内肺表面活性物质衍生的脂蛋白化合物在肺泡内异常聚积,干扰肺部正常的气
- 寒带季节寒带分为南寒带,北寒带。南寒带是南极圈(南纬66.5度)以内的区域,北寒带是北极圈(北纬66.5度)以内区域。在南寒带,南极洲大陆完全被冰覆盖,四周受到极地东风带的强劲吹拂。南寒带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