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松宫彰仁亲王
✍ dations ◷ 2025-08-13 04:08:15 #小松宫彰仁亲王
小松宫彰仁亲王(1846年2月11日-1903年2月26日),日本弘化三年生,宫号初为仁和寺宫,后改东伏见宫,再改小松宫,是仁孝天皇犹子,生父为伏见宫邦家亲王,日本皇族。官位元帅陆军大将大勲位功二级。明治元年(1868年)任军事总裁。明治三年(1870年)赴英国留学,明治五年(1872年)回国。明治七年(1874年)二月佐贺乱起(日语:佐賀の乱),任征讨总督。乱平后,九月任陆军少将。十年(1877年)任陆军户山学校(日语:陸軍戸山学校)校长兼东京镇台(日语:鎮台)司令长官。十三年(1880年),任陆军中将,近卫都督。二十三年(1890年)擢陆军大将。二十四年补近卫师团长。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晋升元帅,三十六年(1903年)病死。葬于丰岛冈墓地(日语:豊島岡墓地)。安政5年(1858年),成为仁孝天皇的犹子,受到亲王宣下任命,改号纯仁亲王,就任仁和寺第三十世的门迹。庆应3年(1867年),自称被任命复饰的仁和寺宫嘉彰亲王。在明治维新时期,任命为议定和军事总裁。在戊辰战争中,作为奥羽征讨总督,执行官军的指挥。1870年(明治3年)改宫号为东伏见宫。1874年(明治7年),在爆发的佐贺之乱中作为征讨总督,同时,同10年(1877年(明治10年))的西南战争中作为旅团长出征,平息战乱。1881年(明治14年),表彰其在明治维新中的功劳,家姓改为世袭亲王家。转年的1882年(明治15年),因为宫号取自仁和寺的寺域的旧名小松郷,因此改称小松宫。亲王效仿欧洲君主国的例子,率领皇族,奖励军务中的事情,自己也身先士卒。1890年(明治23年),升进为陆军大将,历任近卫师団长、参谋总长,日清战争中被任命为征清大总督出征旅顺。1898年(明治31年),被列入元帅府赐予元帅。曾也致力于国际亲善,1886年(明治19年)曾造访过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等欧洲各国。而且,1902年(明治35年),以明治天皇的名义出席了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加冕仪式。社会事业中,担任过日本赤十字社、大日本水产会、大日本山林会、大日本武德会、高野山兴隆会等各种团体的总裁,担任着建造皇族公务原型的一个重要角色。小松宫一代断绝,而依仁亲王的养子不愿继承小松宫,于是另立东伏见宫。1910年(明治43年)7月20日,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第4王子辉久王(てるひさおう)臣籍降下,成为侯爵并以小松辉久作为姓名。
相关
- 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学(英语:computer graphics,缩写为CG)是研究计算机在硬件和软件的帮助下创建计算机图形的科学学科,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领域,主要关注数字合成与操作视觉的图形内容
- 川崎病川崎氏病(英语:Kawasaki disease),又称为川崎病或黏膜皮肤淋巴腺综合征(英语: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是一种全身血管发炎的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为无法用常规药物治疗的
- 樱井草科无叶莲科(学名:Petrosaviaceae)也叫樱井草科,是无叶莲目(Petrosaviales)的唯一科,只包括2属—无叶莲属(Petrosavia)和樱井草属(Japonolirion)共4种,分布在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岛屿一带。1
- 相变相变(又称物态变化,英语:Phase Transition)是指物质在外部参数(如:温度、压力、磁场等等)连续变化之下,从一种相(态)忽然变成另一种相,最常见的是冰变成水和水变成蒸气。然而,除了物体的
- 食虫植物食肉植物(carnivorous plants),又名食虫植物(insectivorous plants),指能够诱捕昆虫或其他小动物,并能够分泌消化液将其消化以补充自身养分的植物。其典型的代表如猪笼草和捕蝇草等
- 詹姆斯·格利姆詹姆斯·吉尔伯特·格利姆(英语:James Gilbert Glimm,1934年3月24日-),美国数学家,美国数学学会前主席,石溪大学杰出教授。
- 米歇尔·福柯前苏格拉底 · 古代 中世纪 · 文艺复兴 17世纪 · 18世纪 · 19世纪 · 20世纪 后现代 · 当代米歇尔·福柯(法语: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
- 比尔-朗伯定律比尔-朗伯定律(Beer–Lambert law),又称比尔定律或比耳定律(Beer's law)、朗伯-比尔定律、布格-朗伯-比尔定律(Bouguer–Lambert–Beer law),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适用于所有的电磁辐
- 金亚秋金亚秋(1946年9月-),生于上海,原籍江西婺源,中国电磁波物理与遥感科学专家,复旦大学教授。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5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解析数论解析数论(analytic number theory),为数论中的分支,它使用由数学分析中发展出的方法,作为工具,来解决数论中的问题。它首次出现在数学家狄利克雷在1837年导入狄利克雷L函数,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