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

✍ dations ◷ 2025-05-07 15:48:46 #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英语:Thirteen Factories或Thirteen Hongs of Canton),又称广东十三行、十三洋行,是指清朝沿用明朝之习惯称呼广州对外贸易特区内的十三家牙行商人。后来,这地区称为“十三行街”,“洋货行”、“洋行”成为外贸商行的通称。十三行街现为十三行路,原十三行地区位于今十三行路以南及广州文化公园一带。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批准外商在粤海关(广州)、闽海关(厦门福州)、浙海关(宁波)、江海关(松江)四个口岸经商,当时,国内外运到广东海口的商货很多,行商却很少。1686年洋商获准在广州市珠江口的一个街区居住和经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下令封锁全国对外口岸,仅保留广州珠江粤海关一带作为对外通商港口(锁国),及不得在中国其他地方经商。广州的洋行集中在离珠江约三百尺的十三行区。在广州立洋行的包括花旗国(美国)、红毛国(英国)、双鹰国(奥地利帝国)、单鹰国(普鲁士)、黄旗国(丹麦)、法兰西、瑞典、葡萄牙等国商人。十三洋行区除洋商、十三行外,还有官办的商行。“十三行”之名是沿袭明代的旧称,“万历以后,广东有所谓‘三十六行’者出,代市舶提举盘盘验纳税,是为‘十三行’之权舆”,当时的商行时有增减,康熙年间只有“行口数家”,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行商发展到十六家,在广东官府支持下,成立了垄断性的“公行”。乾隆十六年(1751年)则有洋行26家,所以广东十三行只是形容最兴盛的十三家。十三行以同文行、广利行、怡和行、义成行最为著名,其贸易对象包括外洋、本港和海南三部分内容,经营出海贸易的称为海南行。1837年(道光十七年)十三家行商: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广州公行”正式成立,到三十六年(1771年)即被解散。其间又出现一批豪商巨富,如卢观恒、潘振承、潘有度、伍秉鉴、叶上林等人,最著名的是广东南海县富商伍秉鉴经营的怡和行,伍秉鉴家族则坐拥2600万银元(估值约50亿人民币),是当年的世界十大首富之一。矗立于珠江岸边的伍家豪宅,与《红楼梦》的大观园媲美。广州十三行成为有清一代与两淮盐商、山西的晋商三强并立的行商集团。十三行早期的贸易对象,有荷兰、英国、丹麦、西班牙等西欧国家。外商洋行受严格限制,例如:外商与中国官府交涉,必须由十三行作中介,外商不得在广东省住冬,番妇不得来广州,外商不得坐轿,外商不得学汉文等。因官办的商行,诸多舞弊,而十三行价格统一,货不搀假,不欺诈,有良好商业信用,外商要中国商人代办手续,多通过十三行。美国商人亨特《广州番鬼录》中说:“由于与被指定同我们做生意的中国人交易的便利,以及他们众所周知的诚实,都使我们形成一种对人身和财产的绝对安全感。”十三行垄断了对外贸易,富甲一方。屈大均有诗云:“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十三洋行建筑,多为三层楼结构,底层作货仓,二三层作漂亮公寓。十三洋行建筑华丽,宛如西洋画。十三洋行建筑中,最有名的是“碧堂”,(清)李斗著 《扬州画舫录》记述:“盖西洋人好碧,广州十三行有碧堂,其制皆联房广厦,蔽日透月为工”。扬州四轿烟雨中的澄碧堂就是仿效广州十三行碧堂建筑形式而建造的。十三洋行区不但是外商在华的经商基地,还是基督宗教传教士到中国传教的进驻地。苏格兰传教士马礼逊曾驻广州,任洋行英国东印度公司职员。1822年广州十三行街大火,有四千万两白银化为乌有,史称“洋银熔入水沟,长至一二里”。许多行商在清廷的压榨下纷纷破产,1773年至1832年广东商行总共向吏部捐输3,950,000两。在鸦片战争后,道光二十三年伍秉鉴曾独自承担《南京条约》中外债300万银元中的100万。随着《南京条约》签订后的五口通商,道光二十三年七月初一(1843年7月27日)允许英国商人在各口岸任意与华商交易,广东丧失了在外贸方面的优势,广东十三行的辉煌时代也随之结束。咸丰六年(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军炮轰广州城。12月15日,城内市民愤怒烧毁十三行街,建物彻底化为灰烬,史称“西关大火”、“火烧十三行”。十三行所在的十三行路,20世纪末以来变为服装批发一条街,主要经营女装成衣批发(新中国大厦、美衣城、红遍天等),亦有经营男装成衣批发。以十三行路为中心的故衣街、豆栏上街、和平东路、桨栏路服装商场(市场)环绕成的物流商业圈,已经成为广州历史最长的服装批发集散地。十三行之英文名是“Thirteen Hongs”,而“Thirteen Factories”或者“Canton Factories”是专门指代上述之“十三夷馆”。十三行商是拥有垄断中外贸易特权的商业组织,也是清政府与外商之间的媒介,兼有外交职责。清朝统治者授予行商以外贸特权,但也从他们身上取得更多的财富,每年两广总督、广东巡抚和粤海关监督进献各种珠宝珍玩,如钟表、花瓶、珐琅器皿、雕牙器皿、日晷等,“俱令洋行采办物件,赔垫价值”,最后都是由十三行付现,“积习相沿,商人遂形苦累”。也有不少用在军费之上,例如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清廷为镇压台湾的林爽文起义,令行商捐输三十万两。嘉庆末年,伍秉鉴包庇外商走私鸦片,中国的白银从流入变为流出。道光二年(1822年)监察御史黄中模在奏疏中指出:“闻迩来洋商与外夷勾通,贩卖鸦片烟,海关利其重税,遂为隐忍不发,以致鸦片烟流传甚广,耗财伤生,莫此为甚。”坐标:23°6′49.69″N 113°14′53.62″E / 23.1138028°N 113.2482278°E / 23.1138028; 113.2482278

相关

  • 共生共生一词在英文或是希腊文,字面意义就是“共同”和“生活”,这是两生物体之间生活在一起的交互作用,甚至包含不相似的生物体之间的吞噬行为。术语“宿主”通常被用来指共生关系
  • 表面张力在物理上,表面张力(英语:Surface Tension),狭义的定义是指液体试图获得最小表面位能的倾向;广义地说,所有两种不同物态的物质之间界面上的张力被称为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因次是
  • 病因学病原学又称为病因学是形成疾病的因素。因为不同性质的病原,大致上可以分成直接病因与助因两类。直接病因最常见的是创伤,或者是因为感染或辐射暴露导致的疾病。直接病因不一定
  • 氨甲环酸传明酸(tranexamic acid (TXA) 或 transamin,又称氨甲环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氨基酸,其他名称有断血炎、止血环酸、凝血酸等,具有止血抗炎的药理效果,本作为凝血剂用途,有针剂跟口服
  • 4f14 5d2 6s22, 8, 18, 32, 10, 2蒸气压第一:658.5 kJ·mol−1 第二:1440 kJ·mol−1 第三:2250 kJ·mol主条目:铪的同位素.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
  • 1,1,2-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结构式CHCl2CH2Cl。纯品为无色透明有特殊甜味的易挥发液体。不易燃。不溶于水,可与醇、醚、酯、酮混溶。高毒,对眼、鼻粘膜有刺激作用。先向反应器中投入三氯乙
  • 丹尼斯·史莱门丹尼斯·约瑟夫·史莱门(英语:Dennis Joseph Slamon,1948年8月8日-),美国医学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肿瘤学家兼血液肿瘤学的首席研究学者,并且是Jonsson综合癌症中心的主任。于芝
  • 利扎曲坦利扎曲坦 (英语:Rizatriptan,或译为利扎曲普坦)是一种曲坦类5-HT1激动剂,由默克药厂为治疗偏头痛而开发,商品名Maxalt。利扎曲坦于1998年6月39号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审
  • 电视节目电视节目是由电视台、制作公司等专业媒体或某一机构制作,并由电视台播放的节目。它包括新闻、戏剧、娱乐、体育、社会教育、影片等不同形式。
  • 徽宁池太广道徽宁池太广道,明、清朝地方行政区划中的道。明代设徽宁池太道。 雍正十一年十二月(1734年1月),置安徽宁池太广道,领安庆府(简称“安”)、徽州府(简称“徽”)、池州府(简称“池”)、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