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体 (字体)

✍ dations ◷ 2025-04-04 12:16:20 #黑体,汉字印刷字体,字体

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
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
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

笔画 ‧  笔顺 ‧  偏旁 ‧  六书 ‧  部首
汉字结构(合体 ‧ 独体) ‧ 部件
俗字 ‧ 异体字 ‧ 多音字 ‧ 通假字 ‧ 假借字
隶变 ‧ 隶定 ‧ 古今字 ‧ 生僻字

右文说 ‧ 同形异义词

陆 ‧ 港 ‧ 台 ‧ 新 ‧  日 ‧ 琉 ‧ 朝 ‧ 越

吴语字 ‧  粤语字 ‧  四川方言字 ‧  南京官话字
客家话正音正字 ‧ 台湾客家语书写推荐用字
台闽汉字(字 ‧ 词)

繁体字 ‧ 简化字
汉字简化方案 ‧ 二简字 ‧ 简笔字

旧字体 ‧ 新字体 ‧ 扩张新字体
当用汉字 ‧ 常用汉字 ‧ 同音汉字书写规则

韩国国字 ‧ 朝鲜汉字 ‧ 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

合文 ‧ 女书 ‧ 则天文字 ‧ 闽南借音字 ‧ 注音符号
喃字 ‧ 岱喃字 ‧ 假名(万叶 ‧ 平 ‧ 片)
口诀 ‧ 吏读 ‧ 乡札 ‧ 韩国国字 ‧ 西夏文
方块侗字 ‧ 古壮字 ‧ 僰文 ‧ 傈僳竹书 ‧ 仡佬字

音读 ‧ 朝鲜汉字音

古汉越语 ‧ 喃音 ‧ 汉越音

黑体是汉字或其他东亚文字的一种字体风格。它的特点是笔画厚度均匀,与白体相反,和拉丁字母的无衬线体(英语:sans-serif)属于同类。

“粗体”在非专业人群中可能被误称为黑体,造成中文指称的混乱。

由于其醒目的特点,常用于标题、导语、标志、界面字体等等。由于汉字笔划多,小字的黑体清晰度较差,所以一开始主要用于文章标题,但随着制字技术的精进,已有许多适用于内文的黑体字型。

从Windows Vista及Office 2007开始,微软正黑体成为繁体中文的预设字体。简体中文里,从Windows Vista开始,用微软雅黑作为预设字体。Linux在文泉驿正黑体加入字库之前,没有可用的黑体字型。苹果公司的Mac OS X很早就用华文细黑作为预设简体中文字体;繁体中文的界面字体最开始是“俪黑Pro”,于 OS X Snow Leopard 换成黑体-繁,再于 OS X El Capitan 换成“苹方”。

昔日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大多使用宋体。近年智能手机几乎都用黑体,诺基亚的手机使用蒙纳细黑体显示已行之有年,Android以及iOS平台皆以黑体作为预设字体。

相关

  • 词汇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短语(即词语)的总和。例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或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文言词汇、方言词汇等。还可以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短
  • 艰难梭菌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又称难辨梭菌、难辨棱状芽孢杆菌(c-diff)或困难梭菌,属厌氧性梭菌属细菌,一般寄生在人的肠道内。厌氧性细菌是指那些在无氧条件下要比在有氧环境
  • 黄 琳黄琳(1935年11月30日-),江苏扬州人,中国控制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5年生于江苏扬州。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61年北京大学数力系研究生毕业。现为北京大学力学与
  • 鬼城鬼镇(英语:Ghost town),又称鬼城,是指一整个因为经济、环境种种因素,而被荒废、放弃居住的城镇。在美国西部与西伯利亚存在许多鬼城。中文有“废墟”一词相当接近鬼城的说法,但废墟
  • 英国医学总会医学总会(英语:General Medical Council,缩写作 GMC)是英国一个收费的注册慈善团体,根据《1858年医学法令》成立,拥有法定义务管有英国执业医生的登记名册。医学总会也负责管制英
  • 白毒鹅膏菌白毒鹅膏(学名:Amanita verna),又名白毒伞、春生鹅膏,为伞菌目鹅膏菌科鹅膏菌属的真菌,是致死率极高的毒蕈。大型子实体(即蘑菇)出现在春季,这是它和鳞柄白毒鹅膏生长时间不同之处,后
  • 夏 潮夏潮(1956年8月-),湖南常宁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 油棕油棕(学名:Elaeis guineensis)又名非洲油棕、油棕榈、油椰子,是棕榈科油棕属的一种,原产于西非,分布范围为安哥拉至冈比亚的西非地区,被引入至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属于产油经
  • 公平分配博弈公平分配博弈,是指为若干个分配者分配有限数量的资源时的博弈。当资源为一种物质又可分割时,分配将会很容易进行。但资源种类复杂、不可分,而分配者的喜好各不相同时,分配将会难
  • 拉撒路综合征拉撒路综合征(Lazarus syndrome)是指在心肺复苏失败之后人体循环系统自发地恢复运作。自1982年以来,它已在医学文献中至少有了40-50次记载。又被称为拉撒路现象(Lazarus phen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