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罗汉
✍ dations ◷ 2025-05-14 19:49:11 #罗汉
阿罗汉(梵语:अर्हत्,Arhat;巴利语:Arahant),又译阿罗诃,意译为应供、杀贼、无生,汉语常简称为罗汉;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第四果,是依照佛三转法轮解脱道的教导修习四念处、十二因缘观、四圣谛、八圣道,于蕴、处、界观行一切有为法的刹那生灭、空、无常、苦、无我,进而断尽我见、我执、三界贪爱、无明及其它所有烦恼,于当世舍寿时愿意不再受后有于三界中出生,脱离生死轮回之苦而入无余涅槃界的圣者。自佛陀三转法轮以来,至今已有成千上万的弟子成就阿罗汉果,还有众多的弟子成就阿那含、斯陀含和须陀洹。佛陀十号中,也包括阿罗汉,汉译通常作“应供”。巴利语arahant与梵语arhat的字根来源,目前尚不清楚,仍有争议。这个字在释迦牟尼与佛教出现之前就存在。最早出现在《梨俱吠陀》,拼成arhattā。之后在佛教与耆那教的文献中,多次使用这个字,在印度教中的毘湿奴派经典中也曾出现。有观点认为,在梵语字源中,arhant是由hant(死亡、杀戮)加上否定词头ar所组成,字面意思为“无法被杀”、“超越死亡”或“不死”,故汉地旧译为“无生”。还有种观点认为,其来自梵语词根अर्हत् (árhat),义为值得崇拜的人,故汉地又旧译为“应供”。作为佛的十号之一“应供”,阿罗汉即是其音译,故释迦佛亦是阿罗汉。其字源也可能是来自于巴利语araha或梵语arha,意思是“值得”、“有价值的”。变化成人身名词,意思是“杰出的人”、“有价值的人”。佛陀十号中,包括阿罗汉。意译有多:根据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定义,阿罗汉包括了佛陀、辟支佛和声闻阿罗汉弟子,佛说过阿罗汉已经“永无来生”,永远不会再继续轮回。在佛世之中,即还有佛法流传的时代里,不会有第二尊佛或其他辟支佛出现,只有声闻阿罗汉出现。声闻就是听闻佛或佛弟子说法的意思。断惑究竟的修行者,已证三果后,能够进一步断“五上分结”(色贪、无色贪、掉举、慢、无明),即可证入阿罗汉果。证入阿罗汉果的圣者,将会自觉:“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阿罗汉于‘六恒住’法常善安住,在面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时,恒常不动“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一切外境“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有些阿罗汉弟子可以证得三明六通。传统上认为,证阿罗汉果之后的修行者,都会出家,加入僧团。但是上座部佛教的《论事》记载中,上座部佛教之外的其它部派曾有在家阿罗汉的说法,觉音注释称其为北道派提出,北道派认为在家众也可以证阿罗汉果,在证阿罗汉果之后也不一定需要出家,上座部佛教的《弥兰王问经》记载在家弟子证阿罗汉果后如果没有在当天入灭就会出家。根据原始佛教研究者的定义,阿罗汉是依照正法修行而达到涅槃的圣者,离贪断爱,名色识三者不再相依相缘,再有再生之因缘灭尽,无因缘可记说。佛、辟支佛和佛的声闻阿罗汉弟子已经断除贪、瞋、痴走到了佛教的最终目的——涅槃,佛、辟支佛、佛的声闻阿罗汉弟子三者之解脱没有差别,佛说过声闻阿罗汉弟子已经“永无来生”不会继续轮回也不会在未来成佛,声闻阿罗汉弟子已经不需要再学习修行佛法所以称为“无学”。上座部佛教马哈希尊者在《帝释所问经讲记》表示:上座部佛教马哈希尊者在《内观要义》表示:上座部佛教明昆尊者在《南传菩萨道》表示:“当证悟阿罗汉道后,阿罗汉就不会再有来生,死后五蕴都全部息灭,就好像熄灭的火一般。那无为界即是涅槃。”在北传佛教经典中,有九无学和六种阿罗汉的记载。是否有“退法阿罗汉”,是部派佛教部派根本分歧之一,其中大众部和分别说部宗义为“阿罗汉无退义”,而说一切有部宗义为“阿罗汉有退义”。在经典记载中阿罗汉还可分为两大类:慧解脱阿罗汉是指不依禅定,于四禅定未俱足,却能以智慧解脱的阿罗汉圣者,最早出现于《杂阿含经》347经(相当于南传相应部《须深经》)。但瑜伽行派认为,以智慧解脱的阿罗汉圣者,至少还是要有近初禅定的定力才能得解脱而俱解脱阿罗汉则必须是同时拥有四禅定与解脱智慧。现代南传上座部佛教将慧解脱者联系于其圣典注释体系中的纯观行者(Sukkha-vipassaka)。汉传佛教《杂阿含经》一二七八经记载瞿迦梨比丘毁谤释迦牟尼佛的声闻阿罗汉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因此全身生满疱疮死后堕入大钵昙摩地狱。汉传佛教《佛说兴起行经》记载释迦牟尼佛前世毁谤尽胜佛的声闻阿罗汉弟子无胜所以死后堕入地狱,释迦牟尼成佛后仍然因此恶业被婆罗门女栴沙毁谤。汉传佛教《贤愚经》第12卷记载摩头罗瑟质比丘前世毁谤迦叶佛的声闻阿罗汉弟子像猴子之后忏悔所以没堕入地狱不过因此恶业五百世中恒作猕猴。汉传佛教《贤愚经》第13卷记载均提沙弥前世毁谤迦叶佛的声闻阿罗汉弟子声如狗吠之后忏悔所以没堕入地狱不过因此恶业五百世中常受狗身。十六罗汉(或称十六阿罗汉、十六尊者)是释迦牟尼的得道弟子。十六罗汉的名字早有佛经所载。后来十六罗汉传入中国后,约于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演变为十八罗汉。一说是因为汉人认为9为吉祥的数字,所以将原本的十六罗汉加上两位成为十八位。汉传佛教常塑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或五百罗汉像。南宋刘松年画《罗汉》,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加利福尼亚州的佛光山西来寺的一座花园中的阿罗汉雕像。卢山东林寺五百罗汉堂。
相关
- J05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5(抗病毒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
- 真皮真皮层(拉丁语、德语、英语、西班牙语: Dermis、法语、葡萄牙语: Derme)是位于表皮与皮下组织之间的一层皮肤,其由两层组成——乳头层与网状层。真皮的结构组成是胶原蛋白、弹
- 放射性元素放射性或辐射性是指某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而衰变形成另一种同位素(衰变产物),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时放出的能量
- 语调语调(英语:intonation、音高),又称语气、口气,是指说话者交谈发声的音调,即说话者依据个人心情(态度、个性),让声调的高低轻重音调,再附加上发声的高低轻重音调;前者是文法上的音调、后
- 网络性交网络性交(cybersex)或称网络性爱,为利用网络从事牵涉二者或以上,不直接接触对方的一种虚拟性交。以引起性兴奋为目的,展示或描述人类身体或性行动的一种表现,即为“色情视讯、网络
- US (消歧义)US可以指:
- 南靖县南靖县(闽南语:.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Lâm-
- 阿诺德弗朗西丝·汉密尔顿·阿诺德(英语:Frances Hamilton Arnold,1956年7月25日-),美国化学工程师,专精领域为化学工程、生物工程学、生物化学。阿诺德于201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该奖第
- 凝结核云凝结核(英语: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又称凝结核,是使水蒸气凝结为液态时,作为凝结核心的颗粒。在纯粹只有气态水分子和其他气体存在的空间中,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小,些微的
- 亨利·大卫·梭罗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1862年5月6日),美国作家、诗人、哲学家、废奴主义者、超验主义者,也曾任职土地勘测员。他最著名的作品有散文集《瓦尔登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