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王文兴
✍ dations ◷ 2025-02-24 00:46:55 #王文兴
王文兴(1939年9月24日-),台湾小说家。出生于福建省福州,1946年举家迁台,先住在台湾南部的东港,两年后迁居台北。他在附中时对文学产生兴趣,同时开始写小说。附中毕业后考取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1960年和同班同学白先勇、欧阳子、陈若曦等人创办《现代文学》杂志。早期的《现代文学》编辑事务多半由他负责。台大毕业后,他前往美国爱奥华大学的作家工作室从事研究,获得硕士学位。1965年回国,在台湾大学外文系担任讲师,教授小说课程,后来也在中文系任教,直到2005年1月退休。虽然是美国文学方面的教授,但是与法国文化一直维持紧密的关系。部分原因来自于祖父与父亲,因为他们二位都曾在法国深造,为了忠实于这个家庭传统,致力缩短法国与台湾之间的文化距离,翻译波特来尔的著作。为感谢其对台法文学与艺术交流的重大贡献,并且向其创作表达崇敬感佩之意,法国政府于2011年4月29日向王文兴颁赠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的骑士勋位。“他们在岛屿写作: 文学大师系列电影”也以纪录片方式记录了王文兴,即林靖杰执导的《寻找背海的人》。在台湾文学史上,王文兴的《家变》是一本非常具有争议性的长篇小说。王文兴从1966年开始写作《家变》,在1973年出版,发表后造成轩然大波。这是因为《家变》从内容到形式、情节、结构,语言文字,在当时的台湾文坛都是创新的,甚至创新到被某些人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异端”,为了这部作品,台湾文学界曾经开过多次座谈会,发表过多篇文章来讨论。作家张系国指出:“《家变》写出年轻一代对老一辈的心理变化,要比同类型的小说深刻得多。”台大外文系教授颜元叔则说:“《家变》在文字之创新,临即感之强劲,人情刻画之真实,细节抉择之精审,笔触之细腻含蓄等方面,使它成为中国近代小说少数的杰作之一。总而言之,最后一句话:《家变》,就是‘真’。”
相关
- 专性厌氧微生物专性厌氧菌(obligate anaerobes)是一类仅能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法在正常大气(氧含量21%)等富氧环境下存活的微生物。这类生物对氧气的耐受力不同,部分专性厌氧菌可以在氧含量达8%的
- 中医药学中医药学(英文: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是中医学与中药学的合称,侧重反映中医与中药两者共同发展,密不可分。而中医药是中医与中药的合称。
- 物理物理光学(英语:physical optics),又称波动光学(wave optics)是光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关于干涉、衍射、偏振与其它在几何光学里射线近似不成立的种种现象。假设光波的波长超小于仪
- 龙卷风战斗轰炸机狂风战斗机(Panavia Tornado)是一个由意大利,英国和西德联合开发和制造的双引擎可变后掠翼多用途战斗机系列。狂风主要有三种改型:IDS(拦截 / 打击)战斗轰炸机,压制敌人防空的ECR(电
- 科拉松·阿基诺玛莉亚·科拉松·“柯莉”·许寰哥·阿基诺(菲律宾语:Maria Corazon "Cory" Cojuangco Aquino,1933年1月25日-2009年8月1日),亦称科拉松,本名许娜桑,华文媒体通常简称阿基诺夫人,菲律
- 双列直插封装双列直插封装(英语:dual in-line package) 也称为DIP封装或DIP包装,简称为DIP或DIL,是一种集成电路的封装方式,集成电路的外形为长方形,在其两侧则有两排平行的金属引脚,称为排针。D
- 发音规则调音方法(英语:Manner of articulation),也称发音方法,在语音学上指发音时舌头、唇部及其他调音器官发出特定语音的方法。此一概念通常使用于子音的产生。对于任一个调音部位,存在
- 钦俊德钦俊德(1916年4月12日-2008年1月14日),生于浙江省安吉县,中国昆虫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一级研究员。1932年到1935年在浙江秀州中学高中学习。1940年毕
- 海岛算经《海岛算经》是三国时代魏国数学家刘徽所著的测量学著作,原为《刘徽九章算术注》第九卷勾股章内容的延续和发展,名为《九章重差图》,附于《刘徽九章算术注》之后作为第十章。唐
- 郑敏郑敏(1920年7月18日-),女,福建闽侯人,生于北京。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诗人,九叶诗派成员。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外文系,后转入哲学系。1948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布朗大学和伊利诺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