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 (科幻)

✍ dations ◷ 2025-10-25 13:38:02 #外星生命题材作品,科幻类型

第一次接触(First Contact)在科幻作品中是指人类和外星生物初次接触,或是遇到其他有高智能种族的情况。

题材时常运用在人类学的第一次接触的情况,例如仇外、超验主义和自然语言学习地球以外的文化。“第一次接触”的概念可延伸到哲学领域,特别是探讨人类如何面对这些事的时候。

默里 · 伦斯特(英语:Murray Leinster)的1945年的小说《第一次接触(小说)(英语:First Contact (novelette))》(First Contact),在科幻建立了首例“第一次接触”,尽管比赫伯特·乔治·威尔士的小说还来的晚。

自此,“第一次接触”开始出现在各大科幻作品中,从敌意、战争、友好到中立的都有。

相关

  • 群马大学群马大学群马大学(ぐんまだいがく、Gunma University)1949年设立的群马县的国立大学法人。校区分为:前桥市荒牧地区(教育学部和社会信息学部所在地)、前桥市昭和地区(医学部所在地
  • 后转录修饰转录后修饰(RNA修饰,或称修饰RNA)是真核细胞中,将初级转录RNA转化为成熟RNA的加工过程。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前mRNA转化为成熟的mRNA,其中包括剪接,并发生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之前。这
  • 成骨作用成骨作用指硬骨的生成,过程主要是以软骨为主的结缔组织被骨细胞取代,并引起血管新生,带来钙离子以利硬骨细胞合成骨质。成骨的过程又基于生长的模式分为:软骨内骨化、膜内骨化。
  • 汉书《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
  • 檀君朝鲜/《桓檀古记》是一部有关东北亚及朝鲜半岛传说时代的书籍。此书由太白教教徒桂延寿和李沂于日韩合并后第二年的1911年编写,1979年出版印刷,主要描述帝释桓因之子桓雄降临和檀君
  • 五羊石像五羊石像位于广州市越秀公园西侧的木壳岗上,根据广州五羊传说创作的石刻。石像建于1959年,由尹积昌、陈本宗、孔繁纬创作。雕像高11米,体积53立方米,用130块花岗石雕刻而成。以
  • 福州街11号日式宿舍尾辻国吉住宅,是台湾日治时期建于台北市千岁町的台湾总督府建筑技师尾辻国吉的自宅,由尾辻本人设计兴建,建筑年份约为大正末至昭和初期(1920~1930年代)。尾辻住宅是2层楼木造建筑,
  • CV-2 列星顿号坐标:15°20′00″S 155°30′00″E / 15.33333°S 155.50000°E / -15.33333; 155.50000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 (CV-2)又名列克星顿或李克星顿是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的一号舰。
  • 虎猫(L. pardalis)虎猫(学名Leopardus pardalis),又名美洲豹猫,是产于南美、中美和墨西哥以及美国最南端、加勒比地区的野生猫科动物。体长可达100厘米,尾长45厘米,体重10-15千克,是虎猫属中体型最大
  • 斯坦福·摩尔斯坦福·摩尔(Stanford Moore,1913年9月4日-1982年8月23日),美国生物化学家,197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01年:范托夫 |1902年:费歇尔 |1903年:阿伦尼乌斯 |1904年:拉姆齐 |1905年:拜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