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高山

✍ dations ◷ 2025-11-05 07:16:32 #赖高山

赖高山(1924年—2004年),出生于台中,台湾漆艺家、画家。致力漆艺及油画艺术的推广,以“千层堆漆”技法为主。参与创立中部美术学会、东南美术会。

赖高山1924年出生于台中,1937年进入私立台中工艺专修学校漆工科就读,1940年毕业时,获当时校长山中公推荐至日本东京美术学校(今东京艺术大学)留学,师事漆艺描金莳绘艺师河面冬山以及油画家和田三造。1946年回台,在台中市成功路旧丰中戏院前开立光山行漆器厂,制作蓬莱漆器、堆朱雕刻、堆漆饰品等工艺品,以及从事千层堆漆无胎瓶之创作。其独特的千层堆漆曾打入日本外销市场,但随着1980年代石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工艺没落,光山行亦受影响而解散。

除了漆艺创作,赖高山也从事油画创作,积极推动台湾艺术及栽培美术人才,1954年与台中的艺术家,如林之助、颜水龙、杨启东、吕佛庭等画家等人创中部美术协会,并担任理事、总干事。1973 年与张炳南、张锡卿、张耀熙创东南美术会。2001年将自宅改建成“台湾漆文化博物馆”推广漆艺文化,2004年10月27 日赖高山因血管动脉瘤出血逝世。

赖高山的作品早期以蓬莱涂风格为主,常以台湾在地风土、特产为题材,如原住民印象、热带水果、山水田野等进行创作。中期运用雕漆剔红技法,制作成层层堆叠的饰品,纹路色彩层次独特如宝石。作品构图多有西洋油画创作的几何元素底蕴,亦呈现在漆器制作与漆画中。

1975-1980 圆雕漆盒 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 藏/堆漆 漆器(光山行)

1990 丰年杵歌 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 藏/漆器 八云图特殊技法,将画底堆高之后彩绘,再上透明漆,经过彩绘、上漆、研磨、推光等,重复多道工序绘制成品。

1991 山影 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 藏/漆器 夹苎脱胎、贝壳贴附、变涂技法。

2002 玫瑰 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 藏/油画。

赖高山一生致力将漆艺传承及推广,其子女赖作明、赖映华,其孙赖进佑均投入漆工艺领域;2016年,第三代赖信佑重新经营光山行,主要开发日用漆器,以设计结合传统漆艺及当代元素,让漆艺重回民众的日常生活。而其设立的“台湾漆文化博物馆”也由其子赖作明改为“赖高山艺术纪念馆”,展出赖高山生命史以及台湾树漆文化。

1987年 获台中市优秀美术家文化奖

1989年 日本ICHIKAWA世界漆艺大展入奖

1998年 获台湾省政府颁发民族工艺终身成就奖

相关

  • 老斤里事件老斤里事件,常音译为“老根里事件”、“老根里屠杀”,是朝鲜战争中在韩国忠清北道永同郡老斤里的惨案。1950年7月,当一群朝鲜难民接近一座铁路桥旁的美军阵地时,美军第7骑兵团2
  • 黏膜层淋巴组织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简称MALT),位于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各种黏膜组织中,由黏膜表皮细胞下方的淋巴小结以及表皮细胞之间的微皱褶
  • 沼泽铁沼泽铁是不纯的铁在沼泽或湿地的溶液,受到化学或生化氧化而淤积。一般情况下,沼泽矿石的主要成分包括氢氧化铁,通常是针铁矿(FeO(OH))。含铁的地下水通常会随着泉水涌出。这些铁
  • Doors ~勇气的轨迹~“Doors ~勇气的轨迹~”(Doors ~勇気の軌跡~)是岚的第53张单曲。于2017年11月8日发行。唱片公司为J Storm。2日 God's S.T.A.R.(日语:God's S.T.A.R.)(QUARTET NIGHT) | 9日 除我之外的
  • 夏燮夏燮(1800年-1875年),字谦甫(一作嗛父)、季理,别号谢山居士、江上蹇叟,安徽省太平府当涂县人。 夏燮出身于书香门第。道光元年(1821年)恩科乡试中举,道光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任青阳县县
  • 怎样解题《怎样解题》(英文:)是由匈牙利数学乔治·波利亚写的一本解题手册,其中有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本书建议你解题时遵循这四条原则。必须了解问题找出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的关系,
  • 三元宫三元宫是一个宫庙名称,多半主祀三元大帝(三官大帝),可以指:
  • 赫勒赫勒(希腊语:Ἕλλη,转写:Helle,或希腊语:Ἀθαμαντίς,转写:Athamantis)。古希腊神话女性人物之一。维奥蒂亚的国王阿塔玛斯与云朵宁芙涅斐勒的女儿,佛里克索斯的妹妹(另一个说法赫勒是佛里克索斯的姐姐)。在父亲阿塔玛斯抛弃母亲涅斐勒另娶继母伊诺后,她和哥哥佛里克索斯经常受到继母的迫害,所幸获得神使赫耳墨斯派遣黄金羊克律索马罗斯的帮助下与哥哥佛里克索斯一同离开维奥蒂亚国,可是她却在途中在欧亚交界处坠落海中,随后被海神波塞冬所救并跟祂结为夫妇,其坠落的海峡名成为赫勒斯滂海峡之溯源。
  • 汪顺亭汪顺亭(1935年01月7日—),辽宁大连人,惯性技术与导航设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0七研究所研究员。1962年,于原苏联莫斯科包曼国立技术大学毕业。其长期从事舰船惯性导航系统、原理方案和惯性平台研制工作。1994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主持完成了多型惯性导航系统的研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三型舰船惯性导航系统原理方案课题负责人、第二代舰船惯性导航系统主任设计师。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