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茶道

✍ dations ◷ 2025-09-12 02:12:03 #琉球茶道

琉球茶道是流行于琉球群岛(日本鹿儿岛县奄美群岛和冲绳县)的茶仪式。琉球茶道同时受中国茶艺和日本茶道的影响,以独特的饮茶口味为基础,形成了琉球群岛特有的茶文化。虽然有从日本本土和中国大陆进口,但琉球本地也生产茶叶和茶具,为琉球人的茶叶消费提供了条件。这种同时喝日本茶和中国茶的饮茶偏好被认为是琉球独特茶文化的基础。

14世纪以后的琉球考古遗址开始出土与茶文化有关的文物,可以确认的茶具出土遗址至少有63处,出土了整套茶具的遗址共有10处。这10处遗址包括今归仁城迹、浦添城迹、首里城迹等大型宫城和天界寺、圆阁寺等寺庙,以及一些烧制陶器的官窑。文献中最早记载琉球茶道的是1534年来到琉球的明朝使者陈侃的《使琉球录》,描述了天界寺和圆觉寺的茶道仪式。1623年,琉球王国从九州岛引进了茶树,17世纪下半叶在首里修建了御茶屋。在向象贤的《羽地仕置》中,将茶道等十二种技艺列为官员必须学习的技艺。1731年,知名筑登之亲云上朝宣赴福州学习制茶技术,回国后在西原间切棚原村种植清明茶、武夷茶、松罗茶。

朝鲜半岛的烧瓷技术在17世纪引入了琉球王国,涌田烧和知名烧等开始在琉球出现,1682年,整合了它们的壶屋烧出现了。壶屋烧是琉球的典型陶器,是官窑的产品,一般为无釉粗烧。此外在《伊江亲方日记》中还可以找到相当多的有关琉球茶具的描述。最多最常见的是茶碗,在日记中以“盖茶碗”和“煎茶碗”的形式出现。关于“和茶家”、“唐煎茶”、“琉烧茶”的记载可以看出日本、中国、琉球茶具并存。

关于从福州进口到琉球的茶叶,在《清代中琉相关档案选编》中有“中茶叶”和“细茶叶”两种茶叶。1767年至1778年间,“中茶叶”总共进口了五次。最大数量为1767年的21,744斤(约13吨),平均约16,000斤(约9,600公斤)。在1776年至1874年间,进口了许多质量更高的“细茶叶”。最大的数量是1837年的72,000斤(约43.2吨)。日本茶进口琉球从17世纪初开始,位于萨摩的琉球馆成为琉球进口日本茶的据点。根据《琉球馆文书》的记载,经琉球馆输入琉球的茶的种类繁多,但特别是被视为礼赠品的求麻茶。1854年的《纸漉方并茶园方例帐》记载了清明茶、武夷茶、白毫武夷茶、松茶、冷杉茶、上茶、中茶、大叶茶、中飞茶、吉松茶、盘若寺茶和秋月茶等中国和日本的茶,可见日本茶和唐茶文化在琉球并存。

琉球茶以从中国引入的具有浓郁茉莉花香味的花茶“香片茶”和近现代在琉球群岛流行的“琉球泡泡茶(日语:ブクブク茶)”为主,琉球泡泡茶的制作方式稍异于日本茶道。将混入粉末状的玄米的茶叶倒入碗中,并以勺子快速搅打出气泡。

在饮茶时,首先将茶放在腿上,接下来在右手轻轻握住碗的同时,用左手托举并将其提起。把它举到胸前,逆时针转动碗大约四分之一圈。先吃掉上面的泡沫,再饮茶,避免泡沫留在碗里。表现出琉球茶道“茶禅一味”的力与美。

相关

  • 器官移植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器官移植(德语:Organtransplantation,英
  • Taenia solium猪带绦虫(学名:Taenia solium;pork tapeworm),也称有钩绦虫或链状带绦虫,体长2-3米,宽7-8毫米,共有800-900个节片,后端成熟节片长约10毫米。
  • 契丹大字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 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 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菲尔·莱斯特菲利普·麦可·“菲尔”·莱斯特(Philip Michael "Phil" Lester,1987年1月30日-),活跃于YouTube的英国影片部落客(YouTuber)以及电台广播主持人。2006年3月27日,莱斯特利用他从玉米
  • 林映唯林映唯(英语:Patricia Lin),台湾女演员,绰号小美。世新大学广播电视电影学系毕业后即投入平面拍摄工作,横跨形象广告、时尚型录及报章杂志,作品常见于各大平面及数位媒体,形象多变。
  • 里奥·瑞恩小里奥·约瑟夫·瑞恩(英语:Leo Joseph Ryan, Jr.、1925年5月5日-1978年11月18日)美国民主党政治人物,曾任加州第11选区美国众议员。1978年11月,瑞恩来到圭亚那西北部的琼斯镇进行
  • 漏铅法漏铅法是古代青铜铸造工艺的一种。漏铅法最早在1984年由李志伟先生在《楚史论丛》中的文章《曾侯乙编钟及尊、尊座铸造方法新探——兼论先秦青铜铸造工艺》中提出。 漏铅法
  • 西琳达 (加利福尼亚州)西琳达(英语:West Linda)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尤巴县的一个非建制地区。该地的面积和人口皆未知。西琳达的座标为39°07′06″N 121°34′44″W / 39.11833°N 121.57889°W
  • 夜灯夜灯,是一种晚上睡眠时,或者是昏暗情况下所使用的灯。人们通常使用它是为了安全,晚间时对于儿童的保障尤其重要。使用与文化人们经常使用夜灯来提供光照的安全感,或者为了缓解恐
  • 赵𫖳益端献王赵�(1056年-1088年),宋朝第五代皇帝宋英宗赵曙的第四子,母亲宣仁皇后高氏,初名赵仲恪。嘉祐八年(1063年)四月,宋英宗即位,赵�自右内率府副率为博州防御使、大宁郡公。八月,迁耀州观察使、鄠国公。治平元年(1064年)六月,迁左卫上将军。命给前禄。四年(1067年)正月,加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胜军节度使,封乐安郡王。九月,加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改封高密郡王。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二月,徙保信、保静军节度,进封嘉王。元丰三年(1080年)九月,官制行(元丰改制),换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