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茶道

✍ dations ◷ 2025-11-05 15:40:18 #琉球茶道

琉球茶道是流行于琉球群岛(日本鹿儿岛县奄美群岛和冲绳县)的茶仪式。琉球茶道同时受中国茶艺和日本茶道的影响,以独特的饮茶口味为基础,形成了琉球群岛特有的茶文化。虽然有从日本本土和中国大陆进口,但琉球本地也生产茶叶和茶具,为琉球人的茶叶消费提供了条件。这种同时喝日本茶和中国茶的饮茶偏好被认为是琉球独特茶文化的基础。

14世纪以后的琉球考古遗址开始出土与茶文化有关的文物,可以确认的茶具出土遗址至少有63处,出土了整套茶具的遗址共有10处。这10处遗址包括今归仁城迹、浦添城迹、首里城迹等大型宫城和天界寺、圆阁寺等寺庙,以及一些烧制陶器的官窑。文献中最早记载琉球茶道的是1534年来到琉球的明朝使者陈侃的《使琉球录》,描述了天界寺和圆觉寺的茶道仪式。1623年,琉球王国从九州岛引进了茶树,17世纪下半叶在首里修建了御茶屋。在向象贤的《羽地仕置》中,将茶道等十二种技艺列为官员必须学习的技艺。1731年,知名筑登之亲云上朝宣赴福州学习制茶技术,回国后在西原间切棚原村种植清明茶、武夷茶、松罗茶。

朝鲜半岛的烧瓷技术在17世纪引入了琉球王国,涌田烧和知名烧等开始在琉球出现,1682年,整合了它们的壶屋烧出现了。壶屋烧是琉球的典型陶器,是官窑的产品,一般为无釉粗烧。此外在《伊江亲方日记》中还可以找到相当多的有关琉球茶具的描述。最多最常见的是茶碗,在日记中以“盖茶碗”和“煎茶碗”的形式出现。关于“和茶家”、“唐煎茶”、“琉烧茶”的记载可以看出日本、中国、琉球茶具并存。

关于从福州进口到琉球的茶叶,在《清代中琉相关档案选编》中有“中茶叶”和“细茶叶”两种茶叶。1767年至1778年间,“中茶叶”总共进口了五次。最大数量为1767年的21,744斤(约13吨),平均约16,000斤(约9,600公斤)。在1776年至1874年间,进口了许多质量更高的“细茶叶”。最大的数量是1837年的72,000斤(约43.2吨)。日本茶进口琉球从17世纪初开始,位于萨摩的琉球馆成为琉球进口日本茶的据点。根据《琉球馆文书》的记载,经琉球馆输入琉球的茶的种类繁多,但特别是被视为礼赠品的求麻茶。1854年的《纸漉方并茶园方例帐》记载了清明茶、武夷茶、白毫武夷茶、松茶、冷杉茶、上茶、中茶、大叶茶、中飞茶、吉松茶、盘若寺茶和秋月茶等中国和日本的茶,可见日本茶和唐茶文化在琉球并存。

琉球茶以从中国引入的具有浓郁茉莉花香味的花茶“香片茶”和近现代在琉球群岛流行的“琉球泡泡茶(日语:ブクブク茶)”为主,琉球泡泡茶的制作方式稍异于日本茶道。将混入粉末状的玄米的茶叶倒入碗中,并以勺子快速搅打出气泡。

在饮茶时,首先将茶放在腿上,接下来在右手轻轻握住碗的同时,用左手托举并将其提起。把它举到胸前,逆时针转动碗大约四分之一圈。先吃掉上面的泡沫,再饮茶,避免泡沫留在碗里。表现出琉球茶道“茶禅一味”的力与美。

相关

  • 凉温带温带(英语:Temperate climate、德语:Gemäßigte Zone、法语:Climat tempéré),在地理学上,是位于热带和极圈之间的气候带。北半球温带区的范围是从北纬23.5°的北回归线到北纬66.
  • 文科文科,全名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文科原于英语中的Arts或The arts(-s不能省略;见英文维基中艺术种类条目的解释)。在一些教育体系
  • 黄岗山黄岗山是武夷山脉的主峰,位于福建武夷山市和江西铅山县交界处,海拔2158米,是中国大陆华东最高峰。西北侧为武夷山脉第二高峰独竖尖(也是江西第二高峰),西南侧为福建第二高峰香炉峰
  • 维生素B12缺乏症维生素B12缺乏症指的是血液中维生素B12含量过低的情况。此病症状广泛,可致思考能力下降、人格改变(如抑郁、易怒、思觉失调)、感觉异常(英语:Paresthesia)、反射改变、肌肉功能减
  • 尼古丁取代疗法尼古丁取代疗法(英语:Nicotine replacement therapy,简称:NRT)是一种治疗方式,目的是用尼古丁渐进式地取代香烟。 用于帮助人们戒烟或嚼食烟草。 使用尼古丁取代疗法可以增加50%到
  • EmeseneEmesene 是一个用PyGTK写的MSN客户端,其目的是要创建一个和官方的 Live Messenger 接口相似的软件而又维持着清爽的接口。细心看一下 Emesene 就会发现它是由英文字母 "e" 分
  • 国防生国防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大学生类型。是根据部队建设的需要,军队在大学培养的后备军官。和普通大学生一样,国防生也需要通过高考的选拔才能进入大学学习 。招收方式有参加高考
  • 穆赫塔尔·卢比斯穆赫塔尔·卢比斯(印尼语:Mochtar Lubis,Template:IPA-id,1922年3月7日-2004年7月2日)是一位印尼记者和作家,亦是《大印度尼西亚报(英语:Indonesia Raya (newspaper))》的创办人。著有
  • 张耀杰张耀杰(196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人员。主要著作:《戏剧大师曹禺》 《影剧之王田汉》。出生于河南省禹州市农村。曾在河南农村任中学教师,1989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199
  • 德米特里二世 (塞琉古帝国)德米特里二世(胜利者)(希腊语:Δημήτριος Β Νικάτωρ ; ?-前125年),是塞琉古帝国国王。他是德米特里一世和劳迪丝五世的儿子,并有一个弟弟是安条克七世。德米特里二世的第一次统治因被安息王国俘虏而中断,数年后他又一度当上国王。当他幼年时,父王德米特里一世与王位冒充者亚历山大·巴拉斯爆发内战,他和小弟安条克被送往小亚细亚避难。前150年,父王在战场上战死,亚历山大·巴拉斯获得胜利,小德米特里的母亲、和大哥都被亚历山大所杀。小德米特里兄弟俩因不在国内而幸运地保有一命,而后小德米特里虽然尚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