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D发现史

✍ dations ◷ 2025-11-18 01:29:56 #LSD,医学史

瑞士化学家艾伯特·霍夫曼在1943年4月19日这天有意使用了LSD。

在此3天前,他就已经通过指甲里的残余物和意外的吞咽吸入了少量的药品。而到了4月19日这天,他则有意地使用了250微克的LSD,而后感觉身体虚弱,于是骑着自行车从实验室回家。在他骑车回家的路上,他体验了LSD引发的幻觉,于是这一天也就成了人类“酸”之旅(“酸”是用来代指LSD的俚语)的第一天。他在4月22日写下了这次实验及体验,并被收录入后来他的《LSD:我的问题孩子》一书中。

相关

  • HER2/neu1MFG, 1MFL, 1MW4, 1N8Z, 1QR1, 1S78, 2A91, 2JWA, 2KS1, 2L4K, 3BE1, 3H3B, 3MZW, 3N85, 3PP0, 3RCD·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activity · transmembrane receptor pro
  • Qsub10/subQ10是指物理系统或化学系统增温摄氏10度的改变率。使用Q10已有许多例子,其中之一是食物腐败速度、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纤维的收缩速度等等。Q10也能被应用在化学反应及其他系
  • 澎湖机场澎湖机场(IATA代码:MZG;ICAO代码:RCQC),位于台湾澎湖县湖西乡隘门村的机场,为澎湖县主要联外机场。澎湖机场为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由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马公航空站(机关名称—民航局
  • 立陶宛国家足球队立陶宛国家足球队是立陶宛的国家足球代表队。由立陶宛足球总会管理。立陶宛国家队的首场比赛是在1923年.1940年,立陶宛被苏联占领。1990年,立陶宛重新获得独立。再独立后他
  • 叠氮磷酸二苯酯叠氮磷酸二苯酯,简称DPPA(Diphenylphosphoryl azide),是一种有机合成试剂。无色无爆炸性油状液体。沸点134-136°C;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遇光和接触湿气发生颜色变化和分解。化学
  • 东新沙洲东新沙洲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宣德群岛北部,南沙洲以南约500米,为1972年第20号台风中新形成的,西与西新沙洲相望。面积4000平方米,海拔约2米多。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名委
  • 台烈镇台烈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台烈镇下辖以下地区:台烈村、寨拷村、果界村、上坪村、颇洞村、寨塘村、稿雪村、绞颇村
  • 七号狮式坦克七号狮式超重型坦克(Panzerkampfwagen VII Löwe)为二战纳粹德国研发的一款超重型坦克。在追求威力以及具备一定技术成熟面的条件下,1942年克鲁勃公司就提出了“虎鼠式”(Tiger-
  • 伊列克河伊列克河(俄语:Илек,哈萨克语:Елек)是中亚的河流,位于俄罗斯奥伦堡州和哈萨克,属于乌拉尔河的支流。该河发源于哈萨克境内,向西北流至奥伦堡以西75公里注入乌拉尔河,河畔城市
  • 裴辉壁裴辉壁(越南语:Bùi Huy Bích/.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