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规范理事会

✍ dations ◷ 2025-04-25 13:14:44 #华语规范理事会
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英语:Chinese Language Standardization Council of Malaysia,马来语:Majlis Pembakuan Bahasa Cina Malaysia),也称为大马华语规范理事会,简称语范,是马来西亚官方规范当地华语的组织,隶属于马来西亚教育部。马来西亚华语规范工委会于1997年1月12日召开第一次会议,秘书处设在董教总;因是民间团体,推行华语规范工作方面有相当阻力,而在2003年11月9日解散、由马来西亚新闻部接手。马来西亚新闻部于2004年2月12日成立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下设5个小组,即译名组、语音组、语法组、文字与词语组及出版组。创设当时理事会成员涵盖了马来西亚新闻部、内安部出版管制组、教育部属下的课程局、考试局及课本局和高教部代表等官方机构;民间组织则有华总、董教总、翻译协会、广播界、出版界及东西马各华文报章的代表。2004年2月13日由马来西亚新闻部副部长拿督林祥才宣告成立,并于当天举行第一次会议,以统一马来西亚国内各个政府部门、地方及非华裔领袖之中文名字。第一次会议在马来西亚联邦政府政府行政中心布城举行。同年4月28日召开第二次会议,通过及公布马来西亚内阁包括首相、副首相、部长、副部长和政务次长的统一华文译名。首任主席为新闻部副部长拿督林祥才。2006年2月改隶教育部,其副部长拿督韩春锦于同年3月15日受委为第二任主席,并设置常务委员会由副主席担当委员长。随着内阁更替,教育部副部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在2008年3月29日接下第三任主席。2017年1月1日,由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张盛闻出任现任主席职务。理事会成立迄今推动多项活动,如于2004年4月完成联邦政府部门和部长名字统一译名,5月举办由3位中国教授主讲的华文规范讲座,6月,10月和12月份统一各州地方及政府机构名称等,已发行《华文译名手册1》(2005年)、《华文译名手册2》(2010年)。译名工作大纲如下:最新一届的理事会和常务委员会于2017年生效,至2019年。截至2017年2月13日 (2017-02-13))林毓聪陈春福陈春福范忠星备注:

相关

  • 同音词同音词(Homonym)是指语言中读音相同,但是意义不同的词汇。汉语中,由于习惯上用一个汉字记录一个单音节语素,因此,汉语中除同音词外,还有同音字的概念,也就是读音相同,但是意义不同的
  • 活性物质原料药(英文:API,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又称活性药物成分,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但病人无法直接服用的物质,一般再经过添加辅料、加工,制成可直接
  • 科学研究科学方法(英语:scientific method)指的是检查自然现象、获取新知识或修正与整合先前已得的知识,所使用的一整套技术。为了合乎科学精神,这方法必须建立于收集可观察、可经验(empir
  • cytochrome P450结构 / ECOD细胞色素P450(英语:cytochrome P450)超家族(官方缩写为CYP)是一大类多种多样的酶。大多数细胞色素P450酶的功能是催化氧化有机化合物。细胞色素P450的受质包括有:如脂
  • 汝州温泉汝州温泉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汝州市西部的温泉镇。这里有三个温泉群,有“灵泉”、“神泉”之称。历史上是皇家温泉,包括唐代的女皇武则天在内的汉唐两代十三帝四妃曾来此沐浴。武
  • 4d5 5s22, 8, 18, 13, 2蒸气压((推断))第一:702 kJ·mol−1 第二:1470 kJ·mol−1 第三:2850 kJ·mol主条目:锝的同位素锝(拼音:dé,注音:ㄊㄚˇ,粤拼:dak1,台湾称
  • IGMP网路群组管理协议(英语: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缩写:IGMP)是用于管理网路协议多播组成员的一种通信协议。IP主机和相邻的路由器利用IGMP来创建多播组的组成员。像IC
  • 黄土汤黄土汤,出自《伤寒杂病论》。
  • Reactive arthritis反应性关节炎(英语:reactive arthritis)之前称为莱特氏综合征(英语:Reiter's syndrome),是一种发炎性关节病变,是一种无菌性的关节炎。身体某个部位接触细菌、披衣菌等微生物,产生尿
  • 三碘化物在化学中,三碘化物有多种含义。它主要指三碘阴离子——I3−,一种由3个碘原子构成的多碘离子。含有这种离子的化合物有三碘化钠、三碘化铊和三碘化铵()。这些化合物中只有单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