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高王(朝鲜语:발해고왕/渤海高王 ,?-719年4月2日),讳大祚荣(대조영/大祚榮 ),是渤海国的开国之主,在位期从698年至719年。
根据《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记载:姓“大”氏,粟末靺鞨部(满洲先祖)人,粟末靺鞨酋长乞乞仲象之子。曾依附于高句丽,高句丽被新罗联合中国唐朝所灭后脱离高句丽,创立渤海国(震国)。
高句丽灭亡后,粟末靺鞨大祚荣在696年从营州东徙东牟山,拥兵自立,并于698年割据其地自封为王,建震国,自立为振国王,遣使通于突厥。705年接受唐朝招安,向唐朝称臣,实现了和解。713年正式得到唐朝册封,成为渤海郡王,同时兼领“忽汗州都督府”都督的职务。大祚荣建国后极力保持外交上的和平:除了向唐朝称臣修好之外,也尽力保持与突厥、契丹、新罗和日本的友好关系。由于渤海国位处强国之间,所以成为了除日本以外的四个政权之间的缓冲区。正是由于大祚荣的睦邻政策才使渤海国得以在初唐之时保持独立。719年病逝,其王位由儿子大武艺武王继位,谥号为高王。
振国王的称号来源于武则天对大作荣父亲大仲象所册封的震国公。
关于大祚荣的种族,《旧唐书》记载大祚荣是“高丽别种”,《新唐书》认为渤海大氏本为粟末靺鞨,依附高丽。
《桓檀古记》称大祚荣建年号天统,被尊为太祖、圣武高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