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华莱士·坎贝尔

✍ dations ◷ 2025-04-04 07:31:26 #1862年出生,1938年逝世,俄亥俄州汉考克县人,美国天文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校长,布鲁斯奖获得者,英国皇家天文学会金质奖章获得者,皇家学会外籍会员,俄罗斯科

威廉·华莱士·坎贝尔(英语:William Wallace Campbell),美国天文学家,1901年-1930年利克天文台台长,专长于研究光谱学。

1862年4月11日,他出生在俄亥俄州汉考克县的一座农场中,是罗伯特·威尔逊·坎贝尔和哈丽特·威尔士的儿子。在当地经数年教育后,1882年进入密歇根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886年取得理学士学位。大学期间,他阅读了西蒙·纽康的《通俗天文学》,从而激发了对天文学的兴趣。

大学毕业后,他被任命为科罗拉多大学数学教授,但很快又搬回密歇根担任起天文学教师,1891年他受邀到加利福尼亚利克天文台从事光谱研究。坎贝尔是一位研究天文光谱和对恒星径向速度编目的先驱,他的日食摄影也得到了业内的认可。1893年,他发现了沃尔夫–拉叶星HD 184738(也被称为坎贝尔氢壳星),1901年至1930年出任利克天文台台长。

1914年8月,坎贝尔与柏林天文台的欧文·芬莱-弗罗因德利克(Erwin Freundlich)一起来到俄罗斯拍摄日食照片,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作早期验证。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特别是德国对俄国的宣战)导致俄罗斯军方在克里米亚扣留了弗雷德里奇及他的器材,而来自中立国家(美国)的坎贝尔则被允许继续他的计划,但由于当地云层的遮挡,此次并没有拍摄到日食。1918年6月8日,坎贝尔着手另一次在华盛顿州戈尔登代尔的日食拍摄,由于所有精良的摄影器材四年前全被扣在了俄罗斯,他不得不从利克天文台现有设备中临时凑合,但受所用相机所限,最终还是无法验证爱因斯坦理论所预言的恒星光线会发生偏转的现象。

1919年,英国天体物理学家亚瑟·爱丁顿率领的探险队在1919年5月29日拍摄的日食照片,证明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正确性。但当时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此外,另有部分原因是一战后反德情绪所引发的怀疑。最终和无异议的确认一般被认为是坎贝尔的利克天文台于1922年在澳大利亚所拍摄的日食照片。坎贝尔的结果报告指出,这些观察所显示的状况,与爱因斯坦的预言完全一致。

坎贝尔曾任1923年-1930年第10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校长,1923年-1926年也在科学服务理事会—现称为科学与公众学会(Society for Science & the Public)任过职,担任过1895年、1909年和1918年三届太平洋天文学会的会长。

晚年,他几乎双目失明,而且患有失语症。1938年6月14日,他在76岁时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一幢大楼的四楼窗户中跳楼自杀。死前,他在遗书中写道:这不仅让他感到非常沮丧,而且认为活下去只会给家人带来精力和费用上的负担。1892年他与伊丽莎白·巴拉德·汤普森(Elizabeth Ballard Thompson)结婚,共生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位是一战时的美国王牌飞行员道格拉斯·坎贝尔(Douglas Campbell)中尉。

南太平洋铁路公司副总裁查尔斯·弗雷德里克·克罗克(Charles Frederick Crocker)和美国克罗克国民银行总裁威廉·亨利·克罗克(William Henry Crocker)曾资助过很多次利克-克罗克日食考察,其中,有数次是由坎贝尔组织带队:

相关

  • 奥斯卡·明科夫斯基奥斯卡·闵可夫斯基(Oskar Minkowski 1858年1月13日-1931年7月18日)德国生物化学家、布雷斯劳大学教授,胰岛素的发现者。数学家赫尔曼·闵可夫斯基的哥哥、天天物理学家鲁道夫·
  • 英格兰– 欧洲(绿色及深灰色)– 英国(绿色)英格兰(英语:England),又称作英伦、英国,是英国的一个构成国,位于大不列颠岛的东南方,苏格兰以南,威尔士以东,是英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
  • 开尔文探针力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e, KPFM)是一种原子力显微镜,于1991年问世。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利用微悬臂感受和放大悬臂上尖细探针与受测样品原子之间的作
  • 双层磷脂质磷脂双分子层(英语:lipid bilayer 或phospholipid bilayer)是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薄膜。 几乎所有细胞生物的细胞膜和许多病毒的包膜都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此外,核被膜和
  • 张系国张系国(1944年7月17日-),江西南昌人,生于重庆,计算机和电脑专家、著名台湾作家、中文科幻小说作家,创办《幻象》科幻杂志,为台湾科幻重要推手。为新竹中学校友,1965台湾大学电机系毕
  • 19571957年欧洲歌唱大赛(Grand-Prix Eurovision de la Chanson Européenne 1957)为欧洲歌唱大赛之第2届比赛。本届大赛和上届相同,主要为无线电节目,但用电视观看节目的观众大幅增
  •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英文简称VCLT)是有关国际条约的国际法条约,于1969年5月22日通过,1969年5月23日开放供国家签署。该公约在1980年1月27日生效。截至2010年11月,已有111个国家批准
  • 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不同组合产生的轨迹。等产量曲线与原点的距离的大小表示产量水平的高低,离原点越远代表产量水平越高。
  • 孟子 (书)四配 颜回 · 孟子 · 曾参 · 孔伋日本 藤原惺窝 · 林罗山 · 室鸠巢 新井白石 · 雨森芳洲朝鲜 薛聪 · 权近 · 吉再 · 安珦 · 李穑 李滉 · 王仁 · 李
  • 1940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40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官方称为第五届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英语:the V Olympic Winter Games,法语:les Ves Jeux olympiques d'hiver,日语:第五回オリンピック冬季競技大会,德语: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