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路交通事故
✍ dations ◷ 2025-09-17 08:46:34 #公路交通事故
车祸,或称交通事故和肇事,是在道路交通中,牵涉到车在内的一种意外事件,可能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由于现代运输机动车辆是必须的,因此车祸在大多数人一生中都有机会遇上数次,而且在大部分国家,交通事故几乎一定会在国民意外死因中,占有非常前排的顺位。世界卫生组织在2015年发表报告,指全世界每年约有125万人死于交通意外。依WHO统计,2005年的每十万人车祸死亡率,台湾为20.8人,美国为14.6人,日本7人。交通事故鉴定程序的其中一环为依照车辆所碰撞的位置、碰撞时地点、行车方向及车辆种类等,归纳出肇事之原因,配合相关道路交通法规,推断事故的责任归属。其中,路权归属可依碰撞型态以作界定。一般车辆肇事可分为对撞型态(碰撞角度介于180度与135度之间)事故、角撞型态(碰撞角度介于135度与45度之间)事故、侧撞型态(碰撞角度介于45度与0度之间)事故及追撞型态(碰撞角度几近于0度)事故。201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都系着安全带的男性和女性,女性在车祸中受重伤或致命的可能性高出近 50%。2019年7月发表的另一项研究再次证实了这一发现:女性受害者在车祸中受重伤或死亡的几率比男性高出 73%。这项研究分析了1998到2015年之间涉及到3.1万人的车祸报告。报告中提到较新的车型安全性有了显著改进,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受重伤的几率都降低了。因为缺乏相关的研究,这一差异背后的原因难以给出明确解释,但认为其中有可能是用于碰撞测试的模型的局限性。因为以前用于碰撞测试的都是男性假人,2000年之后出现了女性假人,但模拟的是体型娇小的女性,身高5英尺体重100磅左右。工程师称,虽然假人通常是一般男性,但在改进所有不同类型人的安全性上做得足够好了。
相关
- 厌氧生物厌氧生物,或称厌气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专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生物及耐氧厌氧生物 。人体内的厌氧生物多存在于消化系统中,有些种类
- 弥漫性肺病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又称为弥漫性肺病 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DPLD))是一群主要侵犯肺泡上皮细胞,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以及肺内血管及淋巴
- 格林-巴利综合征古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缩写为GBS),又称基连巴瑞症候群、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炎、吉兰-巴雷综合征、古兰-巴雷综合征。是一种因免疫系统损害周围神经系统,而导致的
- 丝状病毒丝状病毒科(学名:Filoviridae),单股反链病毒目,是一种感染脊椎动物的病毒,包含的属有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病毒粒(Virion)具有复杂构造,具外套膜(envelope),核鞘(nucleocapsid),聚合酶
- ICTV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ICTV))系一个对病毒进行生物学分类和命名并制定相关标准的组织。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已制定了一套病毒
- 病史病史,为自然人个人或家族以往所患疾病的历史。在医学上,可从病史可以推测及研究出某些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或交叉影响。例如儿童病历史、家庭遗传、生活习惯、饮食偏好、性行为
- 木灰草木灰是柴草燃烧后残留的灰烬物质,属碱性,碱性的主要来源是碳酸钾(K2CO3)。可用做无机肥料。在化学肥料普遍使用前,农家的草木灰是指由山草、禾秆和树枝等燃烧煮食后的灰烬,注意:
- 世卫基本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法语:Listes modèles OMS des médicaments essentiels;英语:WHO Model List of Essential Medicines;简称EML)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或称世卫组织)的出
- 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是指生物把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人体的细胞需要氧来进行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若二氧化碳累积在体内会对细胞造成伤害。为确保有充足的氧运到细胞,而
- 非类固醇抗炎症剂非甾体消炎药(英语: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縮寫作NSAID),也译作非类固醇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效果的药物,在施用较高剂量时也具有消炎作用。“非甾体”一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