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斯出版社(Edition Peters)是一家位于德国莱比锡的乐谱出版公司,创建于1800年。
1800年12月1日,作曲家弗朗兹·安东·霍夫迈斯特(德语:Franz Anton Hoffmeister)和管风琴家安波罗修·屈内尔(Ambrosius Kühnel)一同在莱比锡创立了“音乐分社”(法语:Bureau de Musique),除了出版之外,也从事打印、印刷业务,并设有实体店面,贩售乐谱、乐器等。彼得出版社最早的出版纪录包括了海顿、莫扎特的室内乐作品,以及贝多芬的早期创作等。此外,蒂尔克(德语:Daniel Gottlob Türk)、托马谢克与施波尔等当代作曲新锐亦与该社有所往来。
创办人过世后,公司辗转由莱比锡书商卡尔·弗里德里希·彼得斯(Carl Friedrich Peters)所有。当时,莱比锡的经济活动因为战争而受到严重的打击,彼得斯逆势而行,引入了韦伯、胡迈尔、克伦格尔(德语:August Alexander Klengel)、里斯等人的作品。彼得斯的继任者卡尔·博梅(Carl Gotthelf Siegmund Böhme)则趁著莱比锡的“巴赫复兴热潮”再版了许多巴赫作品。博梅逝世后,公司短暂委由莱比锡市政府辖下的一慈善机构进行运营,而后则由柏林书商尤利乌斯·弗里德兰德勒(Julius Friedländer)于1860年4月21日收购。
1863年,马克思·亚伯拉罕(Max Abraham)加入了经营团队,在他的介绍下,引入了莱比锡印刷商戈特利布·罗德(Gottlieb Röder)的新技术,提升了印刷品质。1867年,往后闻名遐迩的“彼得斯版本”(Edition Peters,同名)系列乐谱于焉问世。在这一系列的乐谱中,可以以封面的选色辨识其内容:凡是浅绿色封面者,内容是不受版权条件限制的早期作品,粉红色封面则是近、当代作品,以及其他乐谱出版公司所转让的版权作品等。1880年,弗里德兰德勒退出公司,由亚伯拉罕独揽公司经营权。1900年左右,当时的主要作曲家如勃拉姆斯、布鲁赫、格里格、路易斯·克勒(德语:Louis Köhler)、莫什科夫斯基、雷格、辛丁、瓦格纳等人,皆透过彼得斯出版自己的作品。
马克思·亚伯拉罕过世之后,由他的侄子亨利·辛利希森(德语:Henri Hinrichsen)接手出版事业,辛利希森则引入了马勒、普菲茨纳、勋伯格、沃尔夫等人的作品。1932年,原先由约瑟夫·艾布尔(Joseph Aibl,即环球出版的前身)所出版的理查德·施特劳斯作品,亦转入彼得斯旗下。三〇年代,辛利希森的三个儿子马克思、华尔特、汉斯-姚阿幸(德语:Hans-Joachim Hinrichsen)亦先后加入团队。
随着纳粹德国的崛起,马克思·辛利希森移居伦敦,并在当地创办了“辛利希森出版”(Hinrichsen Edition,1975年更名为“彼得斯出版社伦敦分社”)。华尔特·辛利希森则于1948年前往纽约,设立了“卡·弗·彼得斯实业”(C. F. Peters Corp.)。留居德国的辛利希森一家则在纳粹当局的要求下,将公司转售予约翰内斯·佩楚尔(Johannes Petschull),佩楚尔则在1950年转往法兰克福,在马克思·辛利希森与华尔特·辛利希森的协助下,建立了法兰克福分社。
如同其他莱比锡的出版事业一般,彼得斯出版社在同盟国联军的轰炸之下,亦受伤惨重。1947年,莱比锡的本部整建完成,重新开张。1949年,莱比锡的事业在东德当局的要求下收归国有,首任官派负责人为格奥尔格·西尔纳(Georg Hillner),其后则是音乐学学者贝恩德·帕赫尼柯(Bernd Pachnicke)。在共产政权辖下,莱比锡的彼得斯出版社主要出版保罗·德绍(德语:Paul Dessau)、汉斯·艾斯勒、克里斯蒂安·盖斯勒(丹麦语:Christian Geisler)等受官方认可的作曲家之作品,这类作品当然也包括苏联的哈恰图良、肖斯塔科维奇等人的创作在内。此外,他们也印行贝多芬、萧邦、佛瑞、马勒、斯克里亚宾、韦瓦第等人的“原典版本”(urtext edition,指经过考据、符合作曲家原意的乐谱版本)乐谱。
两德统一之后,莱比锡方面的事业并入法兰克福分社,合并后的公司另又陆续收购了贝里埃(M. P. Belaieff,1971年)、史旺(Schwann,1974年)与康特(C. F. Kahnt,1989年)等出版事业。
2010年,伦敦、纽约、法兰克福和莱比锡四地的彼得斯相关事业宣布将重新整并,成立“彼得斯出版集团”(Edition Peters Group),总部设于法兰克福。2014年,其企业总部迁往发源地莱比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