啰杂

✍ dations ◷ 2025-10-16 04:57:58 #东南亚食品,马来西亚食品,新加坡食品,印尼食品,混合菜,沙律

啰杂(亦作罗惹,罗喏,啰吔;马来文:Rojak;印尼文:Rujak)是一种蔬果沙拉,常见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马来文Rojak本解作“混合物”,口语上亦常用作指折衷的混合,尤其用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社会的多元文化特征。

在马来西亚,印度啰杂(mamak rojak或Indian rojak) 包含炸面团、煮马铃薯、炸明虾,煮鸡蛋、芽菜和小黄瓜(青瓜)、凤梨(菠萝)、炸油条、脆饼、豆腐干、沙葛等食材,加上厚厚一层香辣花生酱混合而成。传统上印度穆斯林(Mamak)啰杂小贩以改装过的侧边车(sidecar)作为摊档销售啰杂。现在这类流动小贩多改用小货车。新加坡的印度啰杂是包括马铃薯、鸡蛋、豆腐和炸南瓜的杂锦糊,吃时加上甜辣椒酱。

典型的水果啰杂材料有小黄瓜、菠萝、芜菁(大头菜)或沙葛、芽菜、豆卜和油条。较少用生芒果和青苹果。以水、马拉盏(虾酱)、糖、辣椒和青柠汁混合成酱汁。有些会在酱汁里加入南瓜泥、酸豆或黑豆茸。把材料切粒放于碗中,与酱料搅拌,再于上面洒上碎花生或切碎的姜花茎。槟城啰杂则是马来西亚槟城的地道食品,与水果啰杂颇为相似,但加上莲雾、炸鱿鱼和蜂蜜。

相关

  • 一万五千多年前人类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迁入美洲的问题,引发了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巨大的兴趣,并且成为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学术界给出了许多古印地安人在美洲定居的模型。现代生物
  • 伯尔尼公约《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法语:Convention de Berne pour la protection des œuvres littéraires et artistiques),简称《伯尔尼公约》,是关于著作权保护的国际公约。
  • 虚拟社区虚拟社区,又称电子社群或电脑社群,是互联网用户交互后,产生的一种社会群体,由各式各样的网络社群所构成。虚拟社区一词在Howard Rheingold于1993年出版的“虚拟社区”一书被介绍
  • 康諾特康诺特 (/ˈkɒnɔːt/; 爱尔兰语:Connachta 或 Cúige Chonnacht),原拼写为Connaught,是 爱尔兰的西部省份。 到9世纪,它包括几个独立的主要王国利特里姆郡、缅因(Uí Maine)和
  • 中古爱尔兰语中古爱尔兰语(中古爱尔兰语:;爱尔兰语:An Mheán-Ghaeilge)是历史语言学家对公元10世纪到16世纪,与中古英语同时期的爱尔兰语的称呼。现在的盖尔亚支语言,如爱尔兰语、苏格兰盖尔语
  • 节目专用信息节目专用信息 (Program Specific Information, PSI)是一种有关节目程序与M2T的元数据,在数位电视系统中,指出节目的特别信息,终端机器(如机顶盒)只有通过这些信息才能搜索出节目来
  • 关于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的海牙公约《关于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的海牙公约》,又称《1954年海牙公约》,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于1954年5月14日在荷兰海牙通过的一项国际公约,旨在保护受到武装冲突威
  • 朱塞佩·西诺波利朱塞佩·西诺波利(意大利语:Giuseppe Sinopoli,1946年11月2日-2001年4月20日),又译:辛诺波里,意大利指挥家、作曲家。西诺波利生于意大利威尼斯, 出生后不久全家搬迁到了西西里。西
  • 古华民古华民(1940年-),广东梅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中国致公党党员、中央常委,曾任中国侨联副主席,广东省侨联主席。
  • 寨口站寨口站是北京铁路西北环线上的一个车站,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军庄路20号(海淀水泥厂对面)。建于1979年。离三家店站10公里,距沙河站24公里,隶属北京铁路局石景山车务段管辖,现为四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