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航天

✍ dations ◷ 2025-11-26 14:39:54 #印度航天,印度共和国军事

印度航天事业是在苏联的技术援助下建立。

1963年,印度在顿巴建成了第一个火箭发射台,发射了第一枚探空火箭。

1975年4月19日,印度第一颗自制卫星从苏联的火箭发射场发射成功。

1980年7月18日,印度第一次用自制的运载火箭从本国的发射场发射卫星成功,成为世界上第8个具有独立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

1999年5月26日,印度第一次发射商业卫星。

2002年9月14日,自行开发的火箭超低温发动机在泰米尔邦的国家液体推进系统中心试验成功。

2004年9月20日,印度使用由俄罗斯提供超低温发动机的“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1(b)型”将一颗1.95吨的教育卫星送入地球上空3.6万公里的轨道。继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和日本之后,成为第六个具备使用超低温发动机发射对地同步卫星能力的国家。

2007年1月10日,印度用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首个的返回式太空舱(468公斤)和3颗卫星,包括一颗印度自行研制680公斤的遥感卫星、一颗印度尼西亚56公斤的地球观测卫星和一颗阿根廷6公斤的小卫星送入太空。

2008年10月22日,印度用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发射升空。

2014年9月24日,火星轨道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是全球首个第一次尝试便成功入轨的国家。

2014年12月18日,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首次轨道飞行器进行载人航天计划所用太空舱的无人飞行实验。

2017年2月15日,PSLV-C37火箭(英语:PSLV-C37)发射成功一箭104星创世界记录。

印度拥有4种类型运载火箭:

“印度太空研究组织”有1.68万人,具备制造和发射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地面控制与回收等技术,建成了空间研发体系。

轨道飞行器Orbital Vehicle是全自主、三吨重、搭载三人,可进行两日太空任务的太空舱。

印度内阁已批准预算1亿美元投入印度的月球无人探测计划。

整个“登月”计划将分三个阶段:

火星轨道探测器是印度的首个行星际探测任务。印度ISRO是继俄罗斯RSA、美国NASA、欧洲ESA之后第四个成功进行火星任务的太空机构。

相关

  • 衰变链核科学里,衰变链指的是放射性衰变过程中成链产生的一系列衰变产物。大部分放射性元素并不直接衰变成稳定的状态,而是经过一连串的衰变反应,最终达至稳定的同位素为止。衰变阶段
  • 一百百(hecto-)是国际单位制词头,表示因数100,符号为h。英语hecto源自希腊语ἑκατόν(hekaton),意为“一百”。该词头使用较少,常见的特定应用情况有:
  • 立法院议政博物馆立法院议政博物馆是立法院的议政史料博物馆,位于台中市雾峰区台湾省议会纪念园区内的博物馆,是中华民国唯一的国家级议政博物馆。省议会雾峰国小
  • 枕草子清少纳言枕草纸抄(加藤磐斋,1674年) 枕草子春曙抄(北村季吟,1674年以后) 枕草纸旁注(冈西惟中,1681年)《枕草子》(枕草子/まくらのそうし Makura no Sōshi)是日本平安时代的女作家
  • 阿波罗10号阿波罗10号(Apollo 10)是阿波罗计划中第四次载人飞行任务,第一次(也是唯一的载人土星5号)在39B发射台发射。本次任务是第二次环绕月球的载人任务,首次将登月舱带入月球轨道进行测
  • 可耕地耕地在地理学上是指可以用来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地球上1亿480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中大约有3100万是可耕地,但目前可耕地面积正以每年10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流失。而耕地流失的主因
  • 电传导电传导(英语:electrical conduction)是指介质内,载电荷的粒子的运动。称这些粒子为电荷载子。它们的运动形成了电流。这运动可能是因为感受到电场的作用而产生的,或是因为载子分
  • 爱莲·西苏爱莲·西苏(法语:Hélène Cixous,1937年6月5日-)是一位法国教授,女权主义作家,诗人,剧作家,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修辞学家。, Grasset, 1967. , Grasset, 1969. , Grasset, 1970. , Gr
  • 远藤周作远藤周作(日语:遠藤 周作,1923年3月27日-1996年9月29日),日本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和剧作家,以其独特的日本天主教徒创作视角闻名(日本人口中的基督徒比例小于1%)。与吉行淳之介、
  • 氯酸铊氯酸铊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Tl(ClO3)3。四水合氯酸铊可由氯酸和三氧化二铊反应得到。其四水合物为无色、极易潮解的晶体,潮解过程中不发生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