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法

✍ dations ◷ 2025-09-08 04:41:26 #光谱学,澳大利亚发明,科学技术,分析化学

原子吸收光谱法(英语: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AS),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根据特定物质基态原子蒸气对特征辐射的吸收来对元素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在仪器分析中,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测定特定元素在溶液中的浓度。对于固体样品则需通过处理制成溶液分析。目前可用AAS定量分析的元素达70余种。

AAS在不同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除了环境中衡量元素的测定,到生物体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分析,以及制药中检验产品催化剂金属元素残留含量等。

原子吸收现象早在19世纪初就已被发现。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本生和基尔霍夫的研究奠定了AAS的理论基础。然而,原子吸收的波长范围十分狭窄,用于定量分析对光源单色程度要求十分苛刻,故早年的应用受到限制。

直到1955年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科学家阿兰·沃尔什(Alan Walsh)发明了空心阴极灯,得到了满足AAS测量条件的锐线光源,才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量基础,应用于金属元素分析。该法在6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趋于成熟。它现在可用于70多种元素的直接测定,是测定微量或痕量元素的重要技术,有很广泛的应用。方法仪器简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精密度高。

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由锐线光源、原子化器(与试液相连)、分光系统、检测系统和电源同步调制系统组成。在测定特定元素含量时,用该元素的锐线光源发射出特征辐射,试液在原子化器中雾化并解离为气态基态原子,它吸收通过该区的元素特征辐射使后者得到减弱,经过色散系统和检测系统后测得吸光度,最后根据吸光度与被测定元素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该元素的定量分析。

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为标准曲线法,即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在相同测定条件下用空白溶液调整零吸收,根据标准溶液浓度和吸光度绘制吸光度-浓度标准曲线,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并用内插法在标准曲线上求得试样中被测定元素的含量。

相关

  • 法国国铁TGV Duplex列车TGV Duplex,是法国国铁的TGV高铁列车车款之一,这款列车的特色,是首款设置双层车厢的车款,同时也是第三代TGV列车,针对客量大及流量饱和的高铁路线而设。每组Duplex列车最高可载54
  • Ciliophora纤毛虫是纤毛虫门(学名:Ciliophora)生物的通称,是一类较复杂的原生动物,主要特点是以纤毛作为运动器,细胞核一般分化出大核(营养)、小核(生殖)、摄食胞器等,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有性生殖
  • 爱荷华大学黑色 & 旧金色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是一所坐落于爱荷华城的美国著名公立大学,是爱荷华州立大学系统的旗舰校,也是体育竞技十大联盟大学之一。爱荷华大学的写作系,医学
  • 西澳大利亚大学西澳大学(英语: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简称UWA)1911年创校,位于澳大利亚联邦西澳大利亚州的首府珀斯,在澳大利亚被归为6所砂岩学府(Sandstone universities)之一。西澳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aemia),是指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异常增高的状况,它首先由McCully提出,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外周血管疾病,脑血管疾
  • 李家驹李家驹(1871年-1938年),字昂若,号柳溪,汉军正黄旗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二甲第三名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一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光
  • 安山安山市(朝鲜语:안산시/安山市 Ansan si */?)位于大韩民国京畿道的西南部。北侧是始兴市、南侧是华城市、东侧是军浦市。2002年11月1日,分为二,成为檀园区及常绿区。在安山综合客
  • 光州民主化运动五一八光州民主化运动(朝鲜语:5·18 광주 민주화 운동/5·18 光州 民主化 運動),又名光州事件、光州事变或五一八光州事件,发生于1980年5月18日至27日期间。事件发生在大韩民国
  • 法耶兹·萨拉杰法耶兹·萨拉杰(阿拉伯语:فائز السراج‎;1960年2月20日-),是一名利比亚政治人物、利比亚现任总统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兼任总理(政府首脑)和国防部长。2015年12月17日签署《
  • XIX宪法正文I ∙ II ∙ III ∙ IV ∙ V ∙ VI ∙ VII其它修正案 XI ∙ XII ∙ XIII ∙ XIV ∙ XV XVI ∙ XVII ∙ XVIII ∙ XIX ∙ XX XXI ∙ XXII ∙ XXI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