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法

✍ dations ◷ 2025-04-25 18:30:31 #光谱学,澳大利亚发明,科学技术,分析化学

原子吸收光谱法(英语: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AS),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根据特定物质基态原子蒸气对特征辐射的吸收来对元素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在仪器分析中,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测定特定元素在溶液中的浓度。对于固体样品则需通过处理制成溶液分析。目前可用AAS定量分析的元素达70余种。

AAS在不同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除了环境中衡量元素的测定,到生物体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分析,以及制药中检验产品催化剂金属元素残留含量等。

原子吸收现象早在19世纪初就已被发现。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本生和基尔霍夫的研究奠定了AAS的理论基础。然而,原子吸收的波长范围十分狭窄,用于定量分析对光源单色程度要求十分苛刻,故早年的应用受到限制。

直到1955年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科学家阿兰·沃尔什(Alan Walsh)发明了空心阴极灯,得到了满足AAS测量条件的锐线光源,才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量基础,应用于金属元素分析。该法在6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趋于成熟。它现在可用于70多种元素的直接测定,是测定微量或痕量元素的重要技术,有很广泛的应用。方法仪器简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精密度高。

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由锐线光源、原子化器(与试液相连)、分光系统、检测系统和电源同步调制系统组成。在测定特定元素含量时,用该元素的锐线光源发射出特征辐射,试液在原子化器中雾化并解离为气态基态原子,它吸收通过该区的元素特征辐射使后者得到减弱,经过色散系统和检测系统后测得吸光度,最后根据吸光度与被测定元素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该元素的定量分析。

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为标准曲线法,即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在相同测定条件下用空白溶液调整零吸收,根据标准溶液浓度和吸光度绘制吸光度-浓度标准曲线,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并用内插法在标准曲线上求得试样中被测定元素的含量。

相关

  • 卡的夫加的夫(英语:Cardiff;威尔士语:Caerdydd)是威尔士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也是英国第十六大城市。威尔士国民议会所在地。人口约519,700,面积190平方公里。加的夫在威尔士语中意为塔夫河
  • 倪齐民倪齐民(英语:Jimmy Ni,1964年12月24日-),台湾男演员。民国96年8月25日凌晨开车行经台北市新生南路与罗斯福路口时,因未注意并行距离变换车道,涉嫌擦撞1名机车骑士,且在骑士倒地后开车
  • 盗墓盗墓是指进入陵墓或地下墓室盗取陪葬之物或掘出尸体的行为。盗墓往往影响了历史学家及考古学家的研究工作,因为盗墓人往往先于专家开掘墓穴,其目的通常只是为了墓穴内的具高价
  • 吹送流吹送流或漂流(drift current),是指海面上持续而固定吹的风使海水的流动。以北太平洋为例,北赤道洋流就是因为东北信风所造成;而中纬度长年吹西风,亦使得北太平洋洋流向东流动。在
  • 伪钞制造者《伪钞制造者》(德语:Die Fälscher)是一部2007年的电影,由斯戴芬·卢佐维茨基编导。故事是根据二战中纳粹的伯赫德行动改编,该秘密行动试图通过伪造英镑来扰乱英国金融秩序。
  • 圣皮埃尔圣皮埃尔(Saint-Pierre或Saint Pierre),可能指以下地名:
  • 新英格兰镇新英格兰镇(英语:New England town)是美国新英格兰当地政府组成的基本单元。在美国其他的州中并没有相对应的单元,概念上大概与“市民镇区”(civil township)相同,但却是“团体组织
  • 拉科塔语拉科塔语(Lakȟótiyapi),又称梯顿语,是苏族分支拉科塔人的语言,属苏语系(英语:Siouan languages)西苏语族(英语:Western Siouan languages)。拉科塔语是苏族语变体之一,和其他苏语变体
  • 荷属东印度战役荷兰东印度群岛战役(Netherlands East Indies Campaign,日军作战代号为“H作戦”,1942年1月11日—1942年3月9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在南方作战里进攻荷属东印度
  • 棘肌棘肌是竖脊肌中最靠近脊柱的一部分肌肉和腱,分成三个部分。 背棘肌 (Musculus spinalis dorsi)是由竖脊肌接上来的一段,几乎不能被独自看成一块肌肉。背棘肌在背最长肌(Musc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