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法

✍ dations ◷ 2025-04-04 14:56:43 #光谱学,澳大利亚发明,科学技术,分析化学

原子吸收光谱法(英语: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AS),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根据特定物质基态原子蒸气对特征辐射的吸收来对元素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在仪器分析中,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测定特定元素在溶液中的浓度。对于固体样品则需通过处理制成溶液分析。目前可用AAS定量分析的元素达70余种。

AAS在不同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除了环境中衡量元素的测定,到生物体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分析,以及制药中检验产品催化剂金属元素残留含量等。

原子吸收现象早在19世纪初就已被发现。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本生和基尔霍夫的研究奠定了AAS的理论基础。然而,原子吸收的波长范围十分狭窄,用于定量分析对光源单色程度要求十分苛刻,故早年的应用受到限制。

直到1955年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科学家阿兰·沃尔什(Alan Walsh)发明了空心阴极灯,得到了满足AAS测量条件的锐线光源,才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量基础,应用于金属元素分析。该法在6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趋于成熟。它现在可用于70多种元素的直接测定,是测定微量或痕量元素的重要技术,有很广泛的应用。方法仪器简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精密度高。

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由锐线光源、原子化器(与试液相连)、分光系统、检测系统和电源同步调制系统组成。在测定特定元素含量时,用该元素的锐线光源发射出特征辐射,试液在原子化器中雾化并解离为气态基态原子,它吸收通过该区的元素特征辐射使后者得到减弱,经过色散系统和检测系统后测得吸光度,最后根据吸光度与被测定元素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该元素的定量分析。

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为标准曲线法,即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在相同测定条件下用空白溶液调整零吸收,根据标准溶液浓度和吸光度绘制吸光度-浓度标准曲线,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并用内插法在标准曲线上求得试样中被测定元素的含量。

相关

  • 唐纳德·戴维森唐纳德·赫伯特·戴维森(英语:Donald Davidson,1917年3月6日-2003年8月30日)20世纪下半叶美国最为著名和活跃的哲学家之一。戴维森1917年3月6日生于美国麻省斯普林菲尔德。在早期
  • 约会强暴药物约会强奸药物(英语:date rape drug)是指会让其他人处于无能力状态(因此容易受到性侵犯甚至强奸)的药物。这类药物常和约会强奸或是熟人强奸有关,经常是在两人约会中,其中一人误摄取
  • Fe(Csub5/subHsub4/subP(Csub6/subHsub5/su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常简写为“dppf”,是一种常用取代膦,也是有机金属化学中的常用配体。dppf在其骨架中含有一个铁原子并与另两个桥联二苯基膦密切相连,如 1,1-双(二苯基膦)
  • 刘维民刘维民(1962年9月-)是一位中国材料科学家。1984年取得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之后成为该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材料润滑和材料摩擦的研
  • 头部受伤头部受伤是指头部的创伤。这可能包含或不包含对大脑的伤害。不过,术语创伤性脑损伤与头部受伤在医学文献中通常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头部受伤的发生率(新发病例数)是每年每10万个
  • 勒沙特列原理勒夏特列原理(英语:Le Chatelier principle)或翻译为吕·查德里原理,又称平衡移动原理,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其内容为: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因素,平
  • 偏执型妄想型思觉失调症(Paranoid schizophrenia),为思觉失调症的一个亚属。其患者通常被妄想性幻觉所稳定控制,并伴有幻觉(特别是听觉类型事物)和感知失调。其失调通常不(或者相当不明显
  • 国务院各组成部门负责人国务院组成部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组成部门”,相当于内阁组成单位,是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负责领导和管理某一方面的行政事务,行使特定的国家行政权力的行政机构。其设置
  • 南方巨兽龙属南方巨兽龙属(学名:)又名南巨龙、巨兽龙、巨型南美龙,是鲨齿龙科下的一属恐龙,生活于9千8百万至9千7百万年前上白垩纪森诺曼期。其正模标本于1993年发现于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的坎德
  • 博通有限博通有限公司(英语:Broadcom Limited,NASDAQ:AVGO),前身为安华高科技(Avago Technologies Limited),美国的无厂半导体公司,其业务内容广泛,在美国圣荷西设立总部。安华高科技创立于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