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萤科

✍ dations ◷ 2025-04-03 12:12:56 #菊虎科

花萤科(Cantharidae),又称菊虎科,为鞘翅目下的一科,属于叩头虫总科的一支。目前已知超过130属5000种,分属5个亚科。该科成员一般体态修长、鞘翅柔软,且许多种类具有鲜艳的警戒色。花萤主要栖息于森林中,广布于各大洲的可栖息地,常可见到其停栖于花朵上。成虫主要为肉食性,会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如蚜虫或蛾类幼虫等。但也会采食花蜜,为授粉昆虫之一。

从相关的化石记录来看,该科的多样性于中生代末期已相当丰富,且部分亚科可能在演化初期,就已具备了相当的物种多样性。目前该科成员最早可以追溯到白垩纪早期。

花萤科成员的成虫长约1.2至18毫米,一般体态修长、鞘翅柔软、色彩多变,且有金属光泽,许多物种呈现鲜艳的警戒色。腹部7至8节,胸部及腹部两侧外缘具有腺体,可外翻分泌忌食物质,以驱离掠食者。通常两性形态有些差异。足部长,所有腿皆为5个跗节。

头节突出前胸背板(英语:pronotum),触角11节,大多成长丝状,但也有部分物种成锯齿状、梳状,或扇状。上唇(英语:Labrum (arthropod mouthpart))膜状,常位于头楯下方。髋节位于中胸(英语:Mesothorax),且彼此相邻。前胸背板边缘平整,可能为正方形或横扁形,少数成狭长形。

雄虫的阳茎成三叶状(trilobed),多数由一根硬质的管状被盖(tegmen)包覆,内部则为一膜质柱状构造。被盖由一阳茎基(phallobase)和两根侧突(英语:Paramere)所构成。阳茎基大多膜质,形态多样,且许多成员有减化的现象。

目前我们对于该科成员的生态学所知甚微。本科成员主要栖息于森林中,广布于各大洲的可栖息地,常可见到其停栖于花朵上。成虫主要为肉食性,会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如蚜虫或蛾类幼虫等。此外也会采食花蜜及花粉,为重要的授粉甲虫。

花萤、拟天牛、拟金花虫(英语:Lagriinae)、天牛、耀夜萤科(英语:Malachiidae)、细花萤(英语:Prionoceridae)等访花性甲虫在色彩和外型上相似,其中有不少物种具有分泌忌食物质的能力。这样的群集里可能同时牵涉不同的拟态策略,包含无分泌忌食物质的物种,模仿有分泌的物种,使捕食过难吃个体的掠食者会避免捕食类似物种,这种策略称为贝氏拟态。又或是多种不同会分泌忌食物种的种类,产生类似的花纹或警戒色,这种策略则称为穆氏拟态。

花萤为完全变态昆虫。幼虫一般住在土中(英语:geophlic),喜好潮湿土壤,常栖息于较松软的土壤,或是叶片下、石块下,且常出现于朽木附近。花萤幼虫为肉食性,会掠食其他节肢动物的幼虫及卵,并吸食其体液。幼虫期最多可达十个龄期(英语:Instar),幼虫期快结束时,会于土壤中建造蛹室化蛹。

花萤科在亲缘谱系上与萤科的关系最为接近,然而已知所有的花萤种类都不会发光。本种相当高的物种多样性,目前全世界已知种超过5,000种,且持续增加中。但仅有北美和欧洲的基础分类学研究较为透彻,其他地区尚有许多种类未被描述。且由于该科大多数种类发表时,是根据博物馆的搜藏。在材料不足的情形下,常仅发表雄虫的交尾器形态依据,雌虫的相关形态则付之阙如,使雌虫鉴定成为一个相当困难的工作。

本科的共有衍征包含翅脉减化、膜状上唇(英语:Labrum (arthropod mouthpart))、幼虫体表被覆角质层短绒,且成虫腹部第1–8节、幼虫胸腹1–8节或1–9节背片(英语:Tergum)两侧具有成对腺状孔洞。过去分类学家曾将萤科、红萤科、拟萤科(英语:Drilidae)、角唇萤科(英语:Omethidae)、平萤科(英语:Omalisidae)、捕蜈萤科(英语:Phengodidae),以及雌光萤科(英语:Rhagophthalmidae)统称为花萤总科(Cantharoidea),但后来以幼生期形态为主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和系统发育分析则支持花萤总科为叩头虫总科(英语:Elateroidea)的一个支序,为稳定叩头虫总科的单系性,便将其划入叩头虫总科,而分子系统发育学也证实这样的处理。目前本科已知有花萤亚科(西班牙语:Cantharinae)、丽艳花萤亚科(书面挪威语:Chauliognathinae)、异荧花萤亚科(西班牙语:Dysmorphocerinae)、尖须花萤亚科、荧花萤亚科等五个亚科。

目前该科最早的纪录则来自黎巴嫩琥珀(1.25~1.35亿年前,白垩纪早期),然而身体后方完全损毁,以致无法确认物种分类。澳大利亚则于库恩瓦拉(英语:Koonwarra, Victoria)(Koonwarra)化石层有白垩纪早期(1.15亿年前)有花萤化石的纪录,然而保存状况亦不佳。目前除了三例白垩纪缅甸琥珀的种类(均来自缅甸),大多数琥珀化石花萤皆描述自新生代的琥珀,绝大多数来自波罗的海琥珀。从相关的化石记录来看,该科的多样性于中生代末期已相当丰富,且尖须花萤亚科可能在花萤科演化初期,就已具备了相当的物种多样性。

中文俗名“菊虎”的命名缘由,至今仍不清楚。日文名“浄海坊”(ジョウカイボン),得名于日本平安时代后期的权臣平清盛出家后的法名。平氏生前为热病所苦,又由于斑蝥素(英语:cantharidin)这种化学物质会使皮肤红肿、发疱发炎。但其实花萤并不会产生斑蝥素,而是拟天牛科(Oedemeridae)的物种,可见当时人们尚无法区分此两科物种。英文的俗名为“兵甲虫”(Soldier beetle),是由于欧陆最早被描述的种类体色与早期英国士兵的红色外套类似而得名。

瘟疫丽艳花萤(英语:Chauliognathus lugubris)()是一种澳洲特有的花萤,在遭遇掠食者攻击时,会分泌一种白色粘稠液体驱敌。澳洲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研究团队在分析液体成分后,发现含有一种称为8Z-二氢母菊酸(8Z-dihydromatricaria acid,DHMA)的脂肪酸,具有抗肿瘤、微生物能力。该物种也是目前唯一已知可分泌这种化学物质的真核生物。


相关

  • 晒黑晒黑是让皮肤暴露在阳光的紫外线下让皮肤的黑色素产生而变黑或使用仿晒剂产品经由梅纳反应使皮肤变古铜色(英语:Tan (color))的一种健美方法,又称为美黑,而过量暴晒会造成日照灼
  • 戒律戒可以指:
  • 王金茂王金茂(1913年-2002年3月21日),是一位出身宜兰的公共卫生专家。他是第十七届医疗奉献奖得主之一。王金茂在少年时留学日本完成初中及高中学业,后入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就读。毕业
  • 豹斑毒伞有毒豹斑鹅膏(学名:Amanita pantherina var. pantherina,英文又称panther cap;而又因为与赭盖鹅膏菌相似,称为false blusher),为分布于欧洲与西亚的真菌物种。
  • 冷静冷静意指面对任何事物能处变不惊,并且能在短时间内分析事物,作出有效的判断或作深入的理解。它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模式,在行为智能方面属理性范畴。放松身体等于冷静是错误的概念
  • 乔治-欧仁·奥斯曼乔治-欧仁·奥斯曼男爵(法语:Baron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1809年3月27日-1891年1月11日),法国城市规划师,因获拿破仑三世重用,主持了1852年至1870年的巴黎城市规划而闻名。当今
  • 东部地区BBC东部(BBC East)是英国广播公司(BBC)在英格兰的一个播出地区,播出范围包括了诺福克郡、萨福克郡、埃塞克斯郡、剑桥郡、北汉普郡、贝德福德郡、赫特福德郡和白金汉郡的北部地区
  • CH-53DCH-53海种马直升机是西方国家最大型的运输直升机,此机是由塞科斯基公司应美国海军陆战队的HH(X)计划,把其CH-54直升机为基础发展而来,公司名称是“S-65”。基本型的CH-53A和CH-
  • 实收资本实收资本(英语:Paid in capital、Contributed capital),即所谓的发行资本(又称已发行资本),指的是股东实际将现金或实物投入公司的资本额。实收资本 = A + B A = 股份资本(股本 = 普
  • STAT31bg1· DNA binding · sequence-specific DNA 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activity · signal transducer activity · ligand-activated sequence-specific DNA 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