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秋

✍ dations ◷ 2025-08-13 20:24:51 #1904年出生,1958年逝世,程姓,程佳氏,满洲正黄旗人,北京人,梅兰芳弟子,满族演员,京剧演员,旦行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第一届

程砚秋(1904年1月1日-1958年3月9日),官章名承麟,艺名菊侬,后改艳秋,字玉霜,后改御霜,男,满洲正黄旗人,程佳氏,北京人,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青衣程派创始人。曾任北平中国戏曲音乐学院副院长。

最早官名是承麟,砚秋恩师罗惇曧先生把“承”改为汉姓“程”。程砚秋最初艺名是菊侬,1918年改为艳秋,字玉霜,后改御霜,取意于“艳于秋者厥为菊”,后改艺名为程砚秋,取意“砚田勤耕秋为收”。

程砚秋清光绪二十九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日酉时生于北京。幼年家贫,6岁经人介绍卖身入荣蝶仙门下学京剧,登台后不久声誉鹊起,被罗瘿公赏识。程听从罗瘿公的安排,分别拜师梅兰芳及梅兰芳的老师王瑶卿学习京剧(罗瘿公和王瑶卿是好朋友)。程嗓音条件并不好,但是在王瑶卿的指点下,发展成了婉转深沉的程派唱腔。1922年18岁首次到上海演出,引起轰动。

1920年梅兰芳的原配夫人王明华,即是砚秋的师娘,向程砚秋介绍果湘琳(京剧艺人)之长女与之订婚。那年程砚秋才16岁,还很年轻不想早成家,提婚的事就搁置了下来。1921年2月罗瘿公与梅家再次撮合,这次提亲的对象不是原来果家的长女,而是次女果秀英,那时提亲是不让相亲的,砚秋被带到一家列有果家全家福照片的照相馆,程砚秋看了照片觉得很好。1923年4月9日梅兰芳、王明华夫妇为媒,举行结婚聘礼仪式。1923年4月26日,程、果二人举行结婚典礼,罗瘿公并为秀英更名作果素瑛。

1924年,金仲荪开始从事编剧工作,专为程砚秋作剧。

1932年1月与焦菊隐赴法国考察戏剧。程砚秋是一位爱国艺术家,他曾演爱国戏剧《亡蜀鉴》(川剧也有该剧,名为《江油关》)。抗日战争期间,他在北京通过义演为抗日捐款,并且拒绝为日本人唱戏,但最终由于被迫害,无法继续演出,所以程砚秋回乡务农直到战争结束。

1953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1954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3月9日20时20分,程砚秋因患心肌梗塞于北京逝世。

程砚秋所演的戏,大多数都反映了普通百姓或旧社会妇女的苦难,多为悲剧,如《荒山泪》《春闺梦》《文姬归汉》等,只有《锁麟囊》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这也是当今程派戏迷票友相当喜欢的一出戏。程砚秋晚年最后一部戏是《英台抗婚》。中年后兼致力于戏曲理论研究,对舞台艺术和剧种源流等有所论述,编为《程砚秋文集》。

程砚秋所演的剧目有《梨花记》、《花舫缘》、《红拂传》、《玉镜台》、《风流棒》、《鸳鸯冢》、《赚文娟》、《玉狮坠》、《青霜剑》、《亡蜀鉴》、《金锁记》、《碧玉簪》、《聂隐娘》、《梅妃》、《沈云英》、《文姬归汉》、《斟情记》、《朱痕记》、《荒山泪》、《春闺梦》、《费宫人》、《锁麟囊》、《女儿心》、《马昭仪》等。其中《荒山泪》被拍成电影。

程砚秋在1930年代,除日常工作外,每星期有三天与夫人一起学习法文,另平日常以书画创作自娱。

程长庚 | 张二奎 | 余三勝

郝兰田 | 张胜奎 | 梅巧玲 | 刘赶三 | 余紫云 | 程长庚 | 徐小香 | 时小福 | 杨鸣玉 | 卢胜奎 | 朱莲芬 | 谭鑫培 | 杨月楼

谭鑫培 | 汪桂芬 | 孫菊仙

梅兰芳 | 余叔岩 | 杨小楼

梅兰芳 | 程砚秋 | 尚小云 | 荀慧生

李世芳 | 毛世来 | 张君秋 | 宋德珠

余叔岩 | 高庆奎 | 言菊朋 | 马连良

余叔岩 | 言菊朋 | 马连良 | 谭富英

马连良 | 谭富英 | 杨宝森 | 奚啸伯

谭志道 | 谭鑫培 | 谭小培 | 谭富英 | 谭元寿 | 谭孝曾 | 谭正岩

相关

  • 粗球霉菌粗球霉菌(学名:Coccidioides immitis)又称粗球孢子菌,是一种生长在土壤中的致病真菌,可造成人类感染,分布于美国西南部、墨西哥北部以及西半球一些其他的地区。此病原真菌在人体上
  • 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英语: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缩写:LLNL)为美国能源部所属的国家研究机构,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该实验室1952年由伯克利加州大学
  • 利他行为利他主义(英语:altruism,也可译为利他行为)源自于法文altruisme,字源可溯自意大利文及更早拉丁文alter,即其他、别人的意思。利他主义是一种无私的为他人福利着想的行为,在道德判断
  • 老挝基普老挝基普是老挝自1952年起的法定流通货币,由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银行发行。它的ISO 4217货币编号为LAK。辅币单位为阿特,1基普=100阿特。
  • 稗说稗说,也称稗说体,是高丽后期出现的类似笔记类的文学体裁。高丽时期的稗说主要是围绕诗人、诗句,记述逸闻趣事,传说,期间夹杂着作者的评论,也记述有关文、赋、对联、酒令等其它文学
  • 化学阉割化学阉割,又称化学去势,是一种药物控制法,注射药物,以减少男性荷尔蒙,抑制性冲动。与移除切除睾丸或卵巢的手术阉割不同,化学阉割不会真正阉割该人,也不会使其绝育。化学阉割被部分
  • 陈雪梅 (生物学家)陈雪梅(1966年-),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华裔美籍分子生物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教授。2011年6月入选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和戈登与贝蒂莫尔基金会研究员,并当选美国科学
  • 凯鲁·伊卜尼·安努亚·伊卜尼·穆罕默德凯鲁·伊卜尼·安努亚·伊卜尼·穆罕默德(马来语:Khairul Anuar Mohamad,1991年9月22日-),是一名出生于马来西亚登嘉楼州甘马挽县的男子射箭运动员。他曾在2019年世界射箭锦标赛上
  • 镇海蛟川书院镇海蛟川书院位于宁波市镇海区,是一所股份制形式的民办中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蛟川”是镇海的别名。清乾隆八年,邑人郑宗璧、李士瀛等将镇海梓荫山下一座罗汉堂
  • 赫尔曼·哈肯赫尔曼·哈肯(德语:Hermann Haken,{1927年7月12日-)是一位德国物理学家,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名誉教授。哈肯是协同学的奠基人。 1927年出生于莱比锡,他是数学家沃尔夫冈·哈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