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血吸虫病
✍ dations ◷ 2025-09-17 04:29:51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英语:schistosomiasis、bilharzia、snail fever、Katayama fever)又称裂体虫病、曼森氏病,是一个由血吸虫类的寄生虫所导致之疾病,属于WHO所宣布的六大热带医学疾病之一。它有可能感染尿道或消化系统。此疾病的传播途径为接触到含寄生虫的水源。寄生虫为血吸虫的感染期尾蚴,由受到感染的淡水螺类释出。此疾病在发展中国家的小孩身上最为常见,因为他们有较高的几率在戏水过程中接触到受污染的水源。其他的高危险群包括农夫、渔夫以及日常水源受污染者。血吸虫病属于蠕虫感染(英语:helminthiasis)的一种,潜伏期平均40天,多数在3周-2个月。发诊断依据为在患者的尿液或粪便中发现寄生虫卵。亦可经由血液中发现针对此疾病的抗体而确诊午后发热是典型症状,病人体温午后开始逐渐升高,傍晚时达到高峯,至午夜大汗热退,感觉大幅舒缓,但隔日重来,各种抗生素均无效。其余症状包括腹痛、下痢、血便、或血尿,常呈痢疾样大便,可带血和粘液,咳嗽血痰。在受到长期感染的人身上,有可能导致肝脏受损、肾衰竭、不孕或膀胱癌。在儿童身上,可能造成发育不良和学习障碍。而慢性血吸虫病常无过度症状,成因为流行区居民自幼与河水接触,小量反复感染,但也有部分急性患者治疗不完全后发展成慢性。慢性者消瘦、贫血、乏力、劳动力减退,而到末期会出现肝脾肿大、腹部膨隆似青蛙腹,病程长者可达10~20年最终只能以手术治疗。预防手段包括干净水源的普及化以及蜗牛数量的抑制。在此疾病盛行的地区,杀虫药吡喹酮可以以一年一次的频率对整个人群施用。如此可以由降低感染人数,达到减缓疾病传播的目的。吡喹酮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对已知感染者的治疗手段。全世界受血吸虫病影响的人数约有 2.1 亿人,估计每年有12,000到200,000人因此死亡。此疾病在非洲最为常见,在亚洲及南美洲也很盛行。全世界大约有超过70余国、约7亿人活在此疾病的高发地区。血吸虫病是全球第二大的病,仅次于疟疾,是对经济破坏性最大的寄生虫病。从古代到20世纪初,血吸虫病血尿的症状在埃及被视为男性的月事(英语:male menstruation),也因此被当作是男孩的成年礼。它是一种被忽视热带病。
相关
- 婴儿婴儿是指刚出生的儿童,是人类一生的第一阶段。根据《说文解字》所述,婴儿的“婴”字本意为女性的颈部饰物,后引申解作为抱在胸前哺乳之初生儿。而婴儿的英文“infant”源于拉丁
- 转染转染(英语:Transfection)是将外源遗传物质(DNA或RNA)植入细胞的一种过程,常用来描述非病毒入侵的转基因方式,相较于转化(英语:transformation,又译转型)用于植物、细菌及癌细胞的扩散,转
- 镁3s22, 8, 2蒸气压第一:737.7 kJ·mol−1 第二:1450.7 kJ·mol−1 第三:7732.7 kJ·mol−1 (主条目:镁的同位素镁(Magnes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Mg,它的原子序数是12,是
- 鸟苷鸟苷(Guanosine)是核苷的一种,是由鸟嘌呤与核糖(呋喃核糖)环组成,两者之间由β-N9-配糖键相连。鸟苷经过磷酸化之后可变成鸟苷单磷酸(GMP)、环鸟苷单磷酸(cGMP)、鸟苷双磷酸(GDP)或鸟苷
-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肌萎缩(Progressive Muscular Atrophy,P.M.A)是一种具有进行性、对称性、以近端为主的弛缓性瘫痪和肌肉萎缩为特征的遗传性下运动神经元疾病。确切原因仍不清楚。有人记
- 糙皮病糙皮病又称癞皮病,是一种维生素缺乏性疾病,主要诱因是缺乏维生素B3(烟酸)和蛋白质,特别是含必需氨基酸色氨酸的蛋白质。色氨酸能被转化为烟酸,大约60mg色氨酸能被转化成1mg烟酸,过
- 克雷伯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学名:Klebsiella)是肠杆菌目肠杆菌科的一属,为革兰氏阴性菌,杆状,其中包括了人类感染症常见的克雷伯氏肺炎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克雷伯氏菌属的命名,是纪念德
- 口干口干(英语:Dry mouth)或称口渴,发生时会感觉口中干燥、唾液不足,产生想喝水的感觉。口腔干燥症(口干综合征或口干的症状)这可能与唾液的组成变化,唾液分泌减少,或者没有明确病因相
- 第三心音在心脏生理学中,第三心音(英语:Third heart sound,S3)是一种心音,由于其为心动周期第三个出现的心音而得名。第三心音是一种少见的额外心音,发生于主要心音"lub-dub"心音(第一心音与
- 阴极阴极(英文:Cathode)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相对于阳极为其对立面。在放电的电池中,阴极为正极。正极指电源中电位(电势)较高的一端。电流的方向为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入。但是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