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

✍ dations ◷ 2025-09-18 15:35:49 #内热
内热是源自天体内部,如行星、卫星、棕矮星和恒星,由引力坍缩、核聚变、潮汐加热、核心凝固(核心物质由液态凝固为固态时会释放热能)、放射性物质衰变等原因产生的热。内热与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内热就越多。内热能使天体温暖而活跃。类地行星的内热为地壳运动和火山活动提供能源。因为地球是类地行星中质量最大的,因此有最多的内热。水星和火星没有值得关注的内热,因为它们的质量只有地球的5%至10%,并且是地质死亡的行星。气体巨星有比类地行星更多的内热。木星有最多的内热,核心的温度高达36,000 K。在太阳系外侧的行星,内热是天气和风的主要能源,取代了阳光——类地行星天气的能源。内热从气体巨星的内部提高了有效温度,在木星的情况下,使有效温度上升了40K。对轨道非常靠近恒星的大行星星,内热使得行星更为蓬松或扩散。棕矮星的内热又比气体巨星更多,但仍比恒星为少。棕矮星的内热能足以使氘进行热核反应成为氦。如同气体巨星一样,棕矮星的天气与风的能源来自于内热。恒星内部的内热足以支持氢成为氦的热核反应,并且能继续产生更重的元素。以太阳为例,核心的温度是13,600,000 K,更蓝、质量更大、更热和更老的恒星,有着更多的内热。当恒星的生命周期终结时,恒星的内热会戏剧性的增加,经由核心的收缩,最终将变得足够的热,使得氦能够燃烧成为碳或氧。

相关

  • 有尾噬菌体目有尾噬菌体目(学名:Caudovirales),caudo由拉丁文的cauda而来,有“尾状”的意思。本目的病毒主要的宿主为细菌和古细菌,感染宿主时会利用尾状的结构,将DNA注入宿主中。在生物技术方
  • 甲氨蝶呤氨甲蝶呤(英语:Methotrexate,又称甲氨喋呤、甲氨蝶呤、氨甲喋呤),在台湾商品名为灭杀除癌锭。氨甲蝶呤是一种化疗药物和免疫抑制剂,被用来治疗癌症、自体免疫疾病、子宫外孕和进行
  • 生殖细胞瘤生殖细胞瘤(英语:germ cell tumor,缩写GCT),是一个病发于生殖细胞的肿瘤。生殖细胞瘤可能是恶性或良性肿瘤,它通常病发于生殖腺(卵巢或睾丸),是因为胚胎在发育时期的天生缺陷所导致的
  • HE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又称苏木素-伊红染色或“H&E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H&E stain),是组织学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之一。这种染色方法的基础是组织结构对不同染料的结合
  • 杰克·施泰因贝格尔杰克·施泰因贝格尔(德语:Jack Steinberger,1921年5月25日-),生于德国巴特基辛根,德国裔美国物理学家。1962年他与利昂·莱德曼和梅尔文·施瓦茨一起发现了
  • 齐格勒卡尔·齐格勒(Karl Waldemar Ziegler,1898年11月26日-1973年8月11日),德国化学家。在聚合反应催化剂研究方面有很大贡献,并因此与意大利化学家居里奥·纳塔共同获得1963年诺贝尔化
  • 硫酸铝硫酸铝(化学式:Al2(SO4)3)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的工业试剂,通常会与明矾混淆。硫酸铝通常被作为絮凝剂,用于提纯饮用水及污水处理设备当中,也用于造纸工业。自然状况下,硫酸铝几乎不以
  • 氧4氧4分子(O4),也被称作四聚氧。1924年,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首先预测了它的存在,以解释液氧不符合居里定律(顺磁性物质的磁化率与热力学温度成反比)的原因。现在看来路易斯的预测
  • 世界大百科事典《世界大百科事典》,中文惯称《世界大百科全书》。可以指:
  • 活力活力(拉丁语:Vis viva,意为“生命力”)是动能的历史名词,出现于早期描述能量守恒原理的公式。活力也是已知第一个被用来描述“动能”这个概念的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