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少年

✍ dations ◷ 2025-11-10 03:44:54 #青蛙少年
青蛙少年事件(英语:Frog Boys,韩语:개구리소년),正式案件名称为城西小学生失踪事件,是指1991年3月26日,韩国大邱广域市达西区,五名小学生去抓青蛙(另一说为抓蜥蜴、山椒鱼 )时离奇失踪。2002年,遗体被发现,当时已经完全白骨化。1991年3月26日,大邱市城西国民学校的小学生一同出外玩耍,出门前对家人留下一句话“去附近的卧龙山抓青蛙”。失踪后,五名少年被广泛称为青蛙少年。五人分别是:韩国国民对五名少年失踪案非常关心。总统卢泰愚亲自下令全国进行大搜查,总共出动警力31.8万,创下当时单一案件出动警力最高人数的纪录。社会团体、文化界及企业界也以各种方式宣传“青蛙少年”失踪案,1992年甚至制作了电影《回家吧青蛙少年》,希望能找到线索。但案件长期没有实质性进展,一时间人心惶惶,各种猜测涌现。2002年9月26日,当距离事件发生刚好十一年半时,五名少年的遗体在卧龙山被发现,遗体已完全白骨化。遗体发现现场,其中四具遗体互相叠著,上面还压着一块大石,是很明显的恶意杀人和埋尸;没有发现头发,牙齿缺少,表明该处可能不是案发第一现场;附近发现有子弹弹头、弹皮,遗体的头骨部位也有被不明器物攻击造成的的洞。起初警方报告指死因是迷路后冻死,后来才改为死因是迷路后遭攻击而跌落致死,认定是他杀,但真凶仍未能找到。2006年3月,案件追诉时效成立。此案与华城连环杀人案(已破案凶手已认罪)、李亨浩诱拐杀害事件一起并称为“韩国三大悬案”。原有另一名孩童也要同行,但因路途遥远被母亲喝止,因而躲过灾难,之后也被称为“青蛙少年事件生还者”。此案先后被两次拍成电影:

相关

  • 口吃口吃(俗称“结巴”、“磕巴”、“漏口”,在台湾,国语念作“kǒu jí”;中国大陆普通话与新马两地则念作“kǒu chī”;古汉语中叫謇。),是一种言语障碍,表现为言语频繁地与正常流利
  • 糊精糊精(dextrin、pyrodextrin)是淀粉的不完全水解产物,有固定的分子通式,但是碳链长短不一定相同。一般工业上是由马铃薯淀粉的酸水解制得。 糊精在肠道内有利于嗜酸杆菌生长,能减
  • 史前史史前时代一般是指人类出现到文字出现之前的时代,意即历史记载(信史)前的时代。由于各地人类发明文字的时间都有不同,所以史前时代没有一个适用于各地的特定时间。不过,作为一个泛
  • 放射化学放射化学(英语:Radiochemistry)是化学的一个分支,旨在研究那些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属于或带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反应的一门学科。放射化学是关于放射性材料的化学;其中,放射性同位
  • 次水杨酸铋次水杨酸铋为一种实验式为C7H5BiO4的胶状物,可通过水解水杨酸铋(Bi{C6H4(OH)CO2}3)得到。此物质实际结构未知,而化学式仅仅是近似推算出来的。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它是由水杨酸离子
  • 彩虹彩虹,又称天弓(客家话)、天虹、绛等,简称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由外圈至内圈呈 红、 橙、 黄、 
  • 弗朗索瓦·韦达弗朗索瓦·韦达(法语:François Viète;拉丁语:Franciscus Vieta;1540年-1603年12月13日),16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的研究工作为近代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也是名律师
  • 东突厥汗国东突厥汗国(581年-630年)是突厥汗国于581年正式分裂后的东部汗国。突厥大可汗沙钵略在位时期,实际上有数位可汗并立,实际上已经分裂。583年沙钵略出兵攻击另一可汗阿波,阿波逃到西
  • 米非司酮美服培酮 (Mifepristone,又称RU-486),中国大陆译米非司酮,是口服堕胎药,常与米索前列醇并用以终止妊娠。这种配方在妊娠前50天有95%的成功率,在怀孕中期也相当有效 。在施药后两周
  • 性别社会学实证主义 · 反实证主义(英语:Antipositivism) 结构主义 · 冲突理论 中层理论 · 形式理论 批判理论人口 · 团体 · 组织(英语:Organizational theory) · 社会化 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