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数据存贮器

✍ dations ◷ 2025-08-29 10:30:51 #电脑储存

电脑数据存贮器,也称存储器或存储器。

在今日,存储器通常指的是半导体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特别是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ynamic-RAM).存储器是速度快但只能暂时存储数据的设备.存储器是存储设备但他们跟中央处理器没有直接的链接,(第二级存储设备或第三级存储设备)—例如硬盘,光盘,或是其他设备,传输速度比RAM慢.历史上,存储器被称为主存,内部存储器,存储设备被认为是第二级存储设备,外部存储器。然而在中国内地的智能电话中,通常用“内存”指代第二级储存设备,RAM被称作“运存”。

市场上存在多种不同形态、不同材质的存储器。到当前为止,任何一种存储设备都有其缺点,因此一台电脑通常都有好几种不同种类的存储设备,每一种都有其特别的功能。

电脑使用二进制来处理数据。文件,数字,图形,影音,或是其他数据都可以用一串比特来表示,每一个比特的值不是一就是零。最常见的存储单位是字节,一字节等于八比特。一份数据可以被任何具有足够容量去容纳该数据大小的电脑所处理。

传统上,一部电脑最重要的组件是中央处理器 (CPU),因为他负责处理数据,进行所有计算,并且控制电脑内其他所有组件。中央处理器包含两个部分: 控制单元 以及算术逻辑单元 (ALU)。前者控制数据在中央处理器及存储器之间的流动。后者处理数据的逻辑运算。

如果没有足够的存储器,电脑将只能进行固定的工作而且立刻将结果输出。这在计算机及数字信号处理是可接受的。冯·诺伊曼结构机器拥有足够的存储器去存储正在运行的指令集以及数据。结果使电脑不用为了运行一个新的程序而改变硬件的配置,使程序设计变得简单,大部分的电脑都是冯·诺伊曼结构。

实际上,几乎所有电脑都有各种不同的存储器,这些存储器在中央处理器旁边,构筑成存储器层次结构,在效率和花费两者之间的拉锯中,在层次结构中较低层的存储器, 带宽较低,而且数据到中央处理器的时间也较久,迟滞时间较长。传统上分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离线存储器。

第一级存储器 (又称主存或内部存储器),通常简称为存储器,这层的存储器与中央处理器直接连通,中央处理器会不断读取存储在这里的指令集,并在需要时运行这些指令集。

历史上,早期的电脑使用延迟线,威廉士管作为主要的存储器。在1954年,磁芯存储器被开发出来大幅取代了上述不太稳定的方法。磁芯存储器维持优势至1970年代,此时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使得半导体存储器在价格上变得便宜而有竞争力。

这使得现代化的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被制造出来。该款存储器的重量轻,尺寸小,然而十分昂贵。(这种存储器被用来做成第一级存储器,同时它也是易失性存储器,意思就是当电力不再供应时,存储器内的数据就会消失)。

如同右图所示,在第一级存储器的内部除了主存,也就是随机存取存储器外,还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层:

主存藉存储器总线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有两种不同的总线(并没有在图上): 地址总线以及数据总线. 一开始中央处理器藉位置总线发送数字,这数字就是存储器位置,其指出数据的位置。然后中央处理器用数据总线将数据读出或写入。此外,内存管理单元 (MMU)是一种介于中央处理器跟主存的设备,用来重新计算存储器位置,例如提供虚拟地址。

由于RAM具有易失性(引导时里面是空的),这样的话电脑就无法存储引导时需要的指令,因此,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了运行引导的程序 (BIOS),为了读取较大的程序,先自第二层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读取到随机存取存储器,然后运行程序。一种存储器因着这目的被制出,就是只读存储器(只读存储器也是属于随机存取).

许多只读存储器并不仅仅只能读取,虽然速度慢,但数据还是可以抹除并重新写入。一些嵌入式系统直接使用只读存储器来跑程序,因为程序几乎不会变化,现在的电脑将数据存于第二层非易失性的存储器,而非只读存储器,这是比较经济的做法。

第二级存储器(又称外部存储器或辅助存储器),和第一级存储器不同的是,第二级存储器和中央处理器并没有直接连通,电脑经常使用存储器的I/O通道来与之连接,第二级存储器使用数据缓冲器来将数据发送至第一级存储器。在不供应电源的情况下,第二级存储器的数据仍然不会消失—这表示它是非易失性的。

现今的电脑,硬盘被广泛地做为第二层存储器,硬盘访问数据的时间大约是几千分之一秒,或是几个毫秒。然而,随机存取存储器访问数据的时间仅有几十亿分之一秒,或是几个纳秒。硬盘的速度只有存储器访问速度的百万分之一,光盘,例如CD和DVD,有更长的访问时间。

当数据存储于碟片时,将数据发送到区块可降低迟滞时间,提升效率,这样的话需要外部存储器算法。连续访问和区块访问的速度比随机存取要快得多,所以许多尖端的存储器都在开发更有效率的算法来运行连续访问或区块访问。一个突破I/O瓶颈的方法是使用多重磁盘,可以增加第一级与第二级存储器之间的带宽。

这里枚举一些第二级存储器的例子: 闪存 (例如U盘),软盘,磁带,纸带,打孔卡,RAM disk,Zip Drive。

第二级存储器通常被设计成符合文件系统的格式,这使得数据可以存储在目录和电脑文件内。

大部分的操作系统使用了虚拟内存的概念,第一级存储器的物理容量虽然不变,但可以藉挪用第二级存储器的空间来增大第一级存储器的容量。系统会将最少使用到的区块(页)移至第二级存储器(置换文件或标签页文件),当这些文件被需要时再将它们取回,当愈多文件需要从第二级存储器中取回,电脑的性能就愈低。

第三级存储设备或第三级存储器, 这是指可直接插入或自电脑拔除的存储设备;里面的数据在被使用前通常都会复制到第二级存储器内。该款存储器的访问速度比第二级存储器要慢得多(5–60秒 vs. 1–10毫秒)。该款存储器的优势在于其拥有庞大的存储空间,典型的例子包含磁带柜和光学记录库。

所有的存储器都可以用其核心的特性以及可以用测量而得知的性能,容量来区分。核心的特性有易失性,读写性,访问法,以及定址法。测量得知的特性有性能跟容量。

直至2008年,最常用的数据存储技术是半导体、磁性、光学,同时还看到一些使用纸张作存储。也有一些曾于过去使用或是在将来会使用的数据存储技术。

相关

  • μm微米(Micrometer、㎛)是长度单位,符号µm。1微米相当于1米的一百万分之一(10-6,此即为“微”的字义)。此外,在ISO 2955的国际标准中,“u”已经被接纳为一个代替“μ”来代表10-6的国
  • 威廉·埃因托芬威廉·埃因托芬(Willem Einthoven,1860年5月21日-1927年9月29日)是一位荷兰医师与生理学家。 埃因托芬出生于当时属于荷兰的爪哇岛三宝珑,他的父亲是一位医生,在他小时候便过世。
  • 紫绀发绀(Cyanosis,“绀”音“gàn”),或称紫绀、苍蓝症,是因在接近皮肤表面的血管出现脱氧后的血红蛋白,令皮肤或黏膜带青色的症状。根据Lundsgaard和Van Slyke的著作,当去氧血红素的
  • 员工价员工价(英语:staff price)指劳工或雇员于任职的公司或关系企业或是签约过的特约商店,提供低于市价的商品或服务,贩卖给劳工。
  • 国际间钻石原石进出口认证标准机制《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简称金伯利进程(Kimberley Process),是指对毛坯钻石进出口贸易所实施的一项监管制度,其目的是为了根除非洲血钻石的非法贸易,维护非洲地区的和平与稳
  • 摩拉维亚教会摩拉维亚弟兄会(或译作莫拉维亚弟兄会)是一个西方基督教新教教派,14世纪末起源于波西米亚(今捷克),正式名称为弟兄合一会(Unitas Fratrum,与德克萨斯州的Unity of the Brethren不同),
  • 景福宫景福宫(朝鲜语:경복궁/景福宮 Gyeongbokgung */?)建于1394年,是朝鲜王朝的正宫,也是朝鲜五大宫阙中规模最大的。位于今韩国首尔市。景福宫位于汉阳城(今首尔)北半部中心偏西的位置
  • 古冈佐拉古冈左拉干酪(Gorgonzola)产自意大利北部的伦巴底。古冈左拉干酪外形呈鼓状,有灰红色的外壳,外壳表面粗糙及有粉斑,干酪肉由白色到淡黄色,并布满蓝绿斑纹,此干酪味道辛辣,带有蘑菇
  • 野生火鸡野生火鸡(学名:Meleagris gallopavo),又名普通火鸡,是原产于北美洲的火鸡,也是最重的火鸡。家火鸡与它们属于同一物种,是将墨西哥的亚种驯化而来的。野生火鸡的脚很长及呈红黄色至
  • 春禄战役第18师第4军(英语:4th Corps (Vietnam People's Army))美国等国正式介入之后美国撤出至南越灭亡春禄战役,(越南语:Trận Xuân Lộc/.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