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的封闭性

✍ dations ◷ 2025-08-14 13:14:34 #因果律,形而上学概念,心的形而上学,二元论,物理主义

物理的因果封闭性是一个形而上学的理论,关于physical领域中因果的本质,在形而上学和心灵哲学研究中有重要影响。很强的描述是这样的:物理的因果封闭性认为,“所有物理状态都是‘纯粹的’物理结果”(金在权语) ,或者说,“物理结果‘只能’有物理原因”(Agustin Vincente语)。

大部分接受这个理论的人,倾向于接受物理主义观点,即所有实体都存在且是物理实体。正如卡尔·波普尔说道,“物理主义者地原则是物理的封闭性……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性,而且我把它当作是物理主义或唯物主义的原则。”

物理的因果封闭性有强和弱两种形式。

强的形式断言,没有任何物理活动有物理领域之外的原因(金在权语)。 也就是说,断言对于所有物理事件,除物理原因之外的所有原因都不存在。

弱的形式断言,“所有物理事件都有物理原因。”(Barbara Montero语) 或者,“所有物理的结果都有物理上充足的原因。”(Agustin Vincente语) 或者,“如果我们跟踪物理时间的因果来源,我们需要永远不走出物理领域。”(金在权语) 弱的物理因果封闭性和因果完全性是同义词, 即“所有物理结果都有充足的物理原因”。 也就是说,弱形式允许,在物理原因之外,增加一些可能不是物理性质的,但能造成物理结果的原因。

还原论的概念补充了物理的因果封闭性,认为所有事件都可以最终地还原到物理事件。在这些情况下,心灵事件是物理事件的子集和结果。

物理因果的封闭性,其有效性一直遭到质疑。 当代,有人指出科学扎根于通过调查剔除主观的东西,寻找客观的东西。以观察者的身份,第三人称的视角,有些哲学家认为是永远不能验证主观问题的(例如意识和自由意志)。 还有批评认为,由Hodgson的讨论,科学自己不能支撑物理因果的封闭性。 还有哲学家批判了这一论证,即支持目的论和基于灵魂的心物关系来论证物理因果的封闭性。

相关

  • 盖-吕萨克定律盖-呂薩克定律(英语:Gay-Lussac's law)是指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相互之间按照简单体积比例进行反应,并且生成的任一气体产物也与反应气体的体积成简单整数比。此一化学定律由法国化
  •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或资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s),从技术上说就是为了支持组织决策和控制而收集(或获取)、处理、存储、分配信息的一组相互关系的组件。除了支持决策、协作和控制,信息系
  • 埃特纳火山埃特纳火山(意大利语:Etna),是欧洲著名的活火山,属层状火山。它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东海岸的墨西拿和卡塔尼亚之间,是欧洲最高的活火山,海拔3326米,其高度随喷发活动而变化。埃特纳火
  • 宋季文宋季文(1917年-1999年2月25日),安徽定远县朱湾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宋季文早年参加抗日战争,历任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泗县税务局、淮海区税务局、阜宁县税务局、苏中四分区
  • 丁烯二酸丁烯二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由2-丁烯两端阶上羧基而形成,有顺反异构物:与丁烯二酸相似的主题如下:
  • 无相颂无相颂,是中国古典哲学用词,最早出自古代汉语佛学。在佛学属于名相类。名相是佛教语:耳可闻者曰名,眼可见者曰相。“无相”的涵义是,佛法强调不执着于佛法的外在表相,因为佛家认为
  • 欧文圣托派尼欧文圣托派尼,1982年出生,是一位美国职业健美运动员,生于康乃狄克州。13岁开始从事健美训练,2004年开始正式参加美国比赛,2006年赢得美国重量级健美比赛冠军和青年锦标赛所有奖项
  • 路易吉·卡普安纳路易吉·卡普安纳(1839 - 1915),意大利作家、记者,真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乔万尼·维尔加的同时代人,两人都是卡塔尼亚人。他也是意大利最早受到法国自然主义者左拉
  • 王琳 (作曲家)王琳(1976年-),又名王滢乔,中国辽宁大连人。中国当代作曲家。王琳于1996-2001年就读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她在德国萨尔布吕肯萨尔州音乐学院师从台欧•布兰德米勒教
  • 罗恩·克莱恩罗恩·克莱恩(英语:Ronald A. Klain 1961年8月8日-)美国政治家和律师,民主党党员。候任白宫办公厅主任。曾为美国两位副总统阿尔·戈尔和乔·拜登担任办公厅主任。在美国报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