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的封闭性

✍ dations ◷ 2025-09-13 15:10:49 #因果律,形而上学概念,心的形而上学,二元论,物理主义

物理的因果封闭性是一个形而上学的理论,关于physical领域中因果的本质,在形而上学和心灵哲学研究中有重要影响。很强的描述是这样的:物理的因果封闭性认为,“所有物理状态都是‘纯粹的’物理结果”(金在权语) ,或者说,“物理结果‘只能’有物理原因”(Agustin Vincente语)。

大部分接受这个理论的人,倾向于接受物理主义观点,即所有实体都存在且是物理实体。正如卡尔·波普尔说道,“物理主义者地原则是物理的封闭性……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性,而且我把它当作是物理主义或唯物主义的原则。”

物理的因果封闭性有强和弱两种形式。

强的形式断言,没有任何物理活动有物理领域之外的原因(金在权语)。 也就是说,断言对于所有物理事件,除物理原因之外的所有原因都不存在。

弱的形式断言,“所有物理事件都有物理原因。”(Barbara Montero语) 或者,“所有物理的结果都有物理上充足的原因。”(Agustin Vincente语) 或者,“如果我们跟踪物理时间的因果来源,我们需要永远不走出物理领域。”(金在权语) 弱的物理因果封闭性和因果完全性是同义词, 即“所有物理结果都有充足的物理原因”。 也就是说,弱形式允许,在物理原因之外,增加一些可能不是物理性质的,但能造成物理结果的原因。

还原论的概念补充了物理的因果封闭性,认为所有事件都可以最终地还原到物理事件。在这些情况下,心灵事件是物理事件的子集和结果。

物理因果的封闭性,其有效性一直遭到质疑。 当代,有人指出科学扎根于通过调查剔除主观的东西,寻找客观的东西。以观察者的身份,第三人称的视角,有些哲学家认为是永远不能验证主观问题的(例如意识和自由意志)。 还有批评认为,由Hodgson的讨论,科学自己不能支撑物理因果的封闭性。 还有哲学家批判了这一论证,即支持目的论和基于灵魂的心物关系来论证物理因果的封闭性。

相关

  • 三无三无可以指:
  • 约瑟夫·西尔克约瑟夫·艾弗·西尔克,FRS(英语:Joseph Ivor Silk,1942年12月3日-),英国天体物理学家。1999年至2011年,他是牛津大学萨维尔天文学教授。西尔克发表了超过800篇论文,近200篇作为第一作
  • 土著民族原住民,旧称土著,是指某地方较早定居的族群,皆源自外来者(尤其是入侵者)对本地人(或族群)的称谓,原意指当地居民、原居民,但多具有土番、番人、土人等落后的贬意,然而到了二十世纪后期
  • 大洋钻探计划大洋钻探计划(Ocean Drilling Program,ODP)是一项通过在大洋底部钻探进入地球内部采集洋底沉积物和岩石样本进行基础研究的国际合作项目,是深海钻探计划的延伸。1985年,随着钻探
  • 班銮武火山班銮武火山(印尼语:Banua Wuhu)是一座位于印度尼西亚桑义赫群岛的海底火山,该火山自海床上升400米(1,300英尺)左右,在历史上曾有多次隆起至海平面以上及沉没的纪录。班銮武火山在18
  • 刘敦桢刘敦桢(1897年9月19日-1968年5月10日),字士能,号大壮室主人,湖南新宁人,中国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建筑史学的开拓者,中国古建筑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中国现代建筑学的重要奠
  • 巫蛊娃娃巫毒娃娃(Voodoo doll),又称巫蛊娃娃,是用于插针的人偶形道具。虽然形式不同,世界各地许多文化传统都有这种做法。 施法人可将被施法人的灵魂连接在娃娃上,而后便可使用钢针扎娃娃
  • 费萨尔·本·图尔基费萨尔·本·图尔基·本·阿卜杜拉·沙特(阿拉伯语:فيصل بن تركي بن عبد الله آل سعود‎,1785年-1865年12月2日),内志酋长国埃米尔,内志酋长国建立者的长
  • 斯瓦特河斯瓦特河(英语:Swat River;普什图语:د سوات سیند‎),位于巴基斯坦开伯尔-普什图省及联邦直辖部落地区,是喀布尔河左岸的一条支流。河名源自古老的梵语词汇“Suvastu”,其意
  • 博埃峰坐标:46°30′32″N 11°49′41″E / 46.50889°N 11.82806°E / 46.50889; 11.82806博埃峰(意大利语:Piz Boè),是意大利的山峰,位于该国北部,由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大区负责管辖,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