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街/第八大道车站

✍ dations ◷ 2025-08-02 02:36:41 #14街/第八大道车站

14街/第八大道车站(英语:14th Street/Eighth Avenue station)是美国纽约地铁一个地下车站复合群,由IND第八大道线和BMT卡纳西线共用,位于曼哈顿第八大道及14街交界,设有以下列车服务:

整个复合群均可无障碍通行,无障碍入口位于14街。站体在21世纪初翻新。

站内安装了两个艺术品。第一个是于1989年由Ross Lewis制作,名为“Parallel Motion”,利用毛笔书法笔划显示。1995年移除,现时放置于炮台公园城的公共学校89大厅。另一个艺术品为Tom Otterness(英语:Tom Otterness)制作,名为“Life Underground(英语:Life Underground)”,于2001年安装。

此站夹层设有相当多的MTA纽约市公共运输局训练设施。

14街车站是IND第八大道线的快车地铁站,设有两个岛式站台和四条轨道,于1932年9月10日开放此站是第八大道线的车站位于第八大道最南端的车站。此站以南线路经格林尼治大道转向至第六大道。

在日间,C线和E线列车停靠外侧慢车轨道,而A线停靠中央快车轨道。在深夜时所有服务都在慢车轨道。此站设有许多楼梯和两侧各一部乘降机前往上方全站台长的夹层。

第八大道车站为BMT卡纳西线的西端终点站,设有一个岛式站台和两条轨道,设有L线(任何时候停站)服务。

第八大道车站于1931年5月30日启用,是卡纳西线最后启用的车站,作为7年前主线西延至第六大道的再延伸

第八大道车站使用一个岛式站台两条轨道,编号分别为Q1轨道和Q2轨道,然而这些链化数字只是员工作为里程标之用。原先被命名为QW1轨道和QW2轨道,理由是第八大道车站是卡纳西线的西延,但后来重新链化并简化为Q。第八大道车站是卡纳西线链化的零点,亦即线路上所有里程的起点。轨道在站台西端仅仅外面的车挡器结束。

此站原先比卡纳西线其余车站采用更接近IND风格装饰,但由BMT兴建。然而,1999年的翻新移除了IND风格并由BMT风格取代。

相关

  • 电视频道电视频道是电视台或由电视联播网发送之广播频率或频道号码(英语:Channel (broadcasting))。
  • 瑞士国际广播电台瑞士国际广播电台(Swiss Radio International),是瑞士电视广播集团公司(SRG SSR)下属机构,总部位于瑞士伯尔尼。于1997年开播,其享有联邦广播特许权,负责用四种国家语言制作和播送广
  • 跨湖桥文化坐标:30°08′39″N 120°13′06″E / 30.14417°N 120.21833°E / 30.14417; 120.21833跨湖桥遗址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湘湖南岸,是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8000~7
  • MednafenMy Emulator Doesn't Need A Frickin' Excellent Name (Mednafen),之前称为Nintencer,是一款对多系统游戏平台的模拟软件。软件中含有多个第三方模拟核心,并且使用命令行输入。软
  • 仓颉输入法仓颉输入法是一种常用的中文输入法,由有“中文电脑之父”美誉的朱邦复先生于1976年创制。初期只有繁体中文版本,原名“形意检字法”,用以解决电脑处理汉字的问题,包括汉字输入、
  • 黑板黑板是能让粉笔于上面标记的平面,通常用作书写。黑板可以是一块漆了深色颜料(通常是深绿色或黑色)的板。黑板下方通常会有一个窄长的架,能放置粉笔和黑板擦,有些会装有粉笔盒以收
  • 内田祥哉内田祥哉(日语片假名:うちだ よしちか、1925年5月2日-),日本建筑构造学者、高层建筑设计构造研究者。东京府东京市麻布区(现东京都港区)出身,拥有一级建筑士资格。内田祥哉是日本已
  • 迈克尔·卡特迈克尔·卡特(英语:Michael A. Carter,?-2004年9月21日)英国音频工程师。他曾2次提名奥斯卡最佳音响效果奖,并因007之黄金眼于1996年提名英国电影学院奖。1984年至2004年间,卡特曾参
  • 卞华卞华,南朝齐、南朝梁时经学家。字昭丘(一作“昭岳”),祖籍济阴郡冤句县(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西)。卞壶六世孙,给事中卞伦之之子。卞华少年孤贫好学,十四岁时补国子生,通《周易》。长
  • 玄坛玄坛(有些地方音转为寒单)指道教的斋坛,也是护法玄坛真君的简称。说人像“玄坛面口”也就是形容别人严肃、“口黑面黑”或板起脸,因为受封为“玄坛真君”的赵公明,形象是黑面浓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