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伦法院

✍ dations ◷ 2025-08-13 03:22:10 #沃伦法院
沃伦法院(英文:Warren Court)是对第14任美国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Earl Warren)主政时期的美国最高法院的通称。厄尔·沃伦于1953年10月5日正式继任弗雷德·文森成为美国首席大法官,直至1969年6月23日退休、由沃伦·厄尔·伯格(Warren E. Burger)接任成为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领导的美国最高法院自由派多数将司法权力运用到了极致,常常令保守派的反对者瞠目结舌。沃伦法院大大扩增了公民权利、公民自由、司法权力以及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 该法院被广泛认为造就了美国历史上一场划时代的自由主义宪政革命(Constitutional Revolution),成为了当时美国自由主义、进步主义的堡垒,彰显出对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深刻信仰。沃伦法院将美国带入了“一人一票”的普选时代,并制定了后来著名的米兰达警告。此外,该法院还终结了美国的种族隔离制度,推广了美国权利法案(包括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终止了公立学校内强制背诵官方祷词的祈祷活动,等等。沃伦法院是历史上美国司法权力所到达的顶峰,从那以后司法权力逐渐衰弱,但依旧对美国社会保持长久影响。沃伦法院(Warren Court)从第34任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任命厄尔·沃伦作为第14任美国首席大法官开始算起,当时沃伦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1953年10月5日,沃伦正式接替之前由于心脏病突发逝世的弗雷德·文森成为首席大法官。除了沃伦外,沃伦法院的最初成员还包括:休戈·布莱克、斯坦利·福曼·里德(英语:Stanley Forman Reed)、费利克斯·弗兰克福特、威廉·道格拉斯、罗伯特·H·杰克逊、哈罗德·希茨·伯顿(英语:Harold Hitz Burton)、汤姆·C·克拉克(英语:Tom C. Clark)、谢尔曼·明顿(英语:Sherman Minton)。1954年,杰克逊去世;1956年,明顿退休。他们分别由约翰·马歇尔·哈伦二世、小威廉·布伦南接替。1957年,里德退休,由查尔斯·埃文斯·惠特克(英语:Charles Evans Whittaker)接替。1958年,伯顿退休,由艾森豪威尔总统任命的波特·斯图尔特接任。1962年,弗兰克福特、惠特克退休,约翰·肯尼迪总统任命了拜伦·怀特和阿瑟·戈德伯格(英语:Arthur Goldberg)接任。但是,不久,新任总统林登·约翰逊就鼓动戈德伯格辞职去担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同时提名亚伯拉罕·亚伯·方特斯接任。1967年,克拉克退休,林登·约翰逊任命瑟古德·马歇尔接任。1969年6月23日,厄尔·沃伦正式退休、沃伦法院正式结束,由沃伦·厄尔·伯格(Warren E. Burger)接任首席大法官,美国最高法院进入伯格法院(英语:Burger Court)时代。在沃伦法院时期,除了厄尔·沃伦本人外,最著名的大法官包括:小威廉·布伦南、威廉·道格拉斯、休戈·布莱克、费利克斯·弗兰克福特、约翰·马歇尔·哈伦二世。作为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的领导力首要受到其政治背景的影响:他做过10年的加州州长(1943-1953年),而在1948年美国总统选举中,他是共和党的美国副总统候选人(与总统候选人托马斯·杜威搭档)。沃伦对法律的“纠正力量(remedial power)”有着很强的信仰。根据历史学家伯纳德·施瓦茨(Bernard Schwartz)的说法,沃伦是从“实用”的角度看待法律,认为法律是达到平等和公平的重要工具。沃伦领导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他对于普世道德准则的重视,而不是局限于对法律的狭隘解释。知名法学家马克·图施奈形容沃伦在重大案件中经常不按“常规的推理形式(conventional reasoning patterns)”进行判案,例如在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1954年)、雷诺兹诉西姆斯案(英语:Reynolds v. Sims)(1964年)、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1966年)中,他都推翻了先前最高法院所作出的判例。图施奈教授认为沃伦的判案原则是“哲学的、政治的、直觉的,而不是传统技术层面上的合法性(philosophical, political, and intuitive, not legal in the conventional technical sense)”。沃伦对最高法院的领导力还体现在他对于大法官之间的共识性的极度重视。比如,在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吉迪恩诉温赖特案、库珀诉亚伦案(英语:Cooper v. Aaron)中,九位大法官对最终的裁决都是一致同意通过的(9-0)。而在一些其它案件中,最终投票经常出现8-1的情况、仅有一人不同意。

相关

  • 木本木本植物是一类植物的总称,指植物的茎内木质部发达,质地坚硬的植物,但并非生物分类学中植物的一个单元。一般直立、寿命长,能多年生长,与草本植物相对,人们常将前者称为树,后者称为
  • SnO氧化亚锡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nO。在250~350℃加热甲酸亚锡,或者在320~350℃加热草酸亚锡,均可得到氧化亚锡:也可以在氯化亚锡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至溶液刚呈碱性,得到水
  • 电子云电子云是物理学中原子结构-电子云模型所衍生的一个概念,意在以几率描述电子的方位,而非像先前的轨道模型来描述电子运动的轨迹。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其运动
  • 结构化分析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简称SA)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方法,结构化分析和结构化设计可以分析商业的需求(英语:requirements),再转换为规格文件,最后再产生电脑软件、硬件配置及
  • 锡斯坦br /-俾路支斯坦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波斯语:استان سیستان و بلوچستان‎)是伊朗的一个省。面积181,785公里,在所有省份中排行第1。2005年人口约2,290,076,2011年人口2,534,32
  • 罗生门《罗生门》(日语:羅生門/らしょうもん Rashōmon ?)是由日本国著名导演黑泽明执导,于1950年拍摄完成的电影。故事的主要情节改编自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薮中》,叙述一个
  • 绝迹语言绝迹语言(英语:Extinct language),又称灭绝语言、灭亡语言、死语,指一种已经不再有人以之作为母语的语言。根据估计,每两星期就有一种人类的语言灭亡,变成绝迹语言。但在一些特殊情
  • 河狸科河狸科(学名:Castoridae)是啮齿目河狸亚目(英语:Castorimorpha)的一个科,包含多种化石物种,最早出现于始新世晚期。本科共有四个亚科,绝大多数物种已灭绝,现生物种只有一个属(河狸属)共
  • 祖玛岩祖玛岩(Zuma Rock),是位于尼日利亚的尼日尔州阿布贾北部的磐石,为一巨大的侵入岩。它正好位于阿布贾通往卡杜纳的主干道边,所以有时候大家也会称之为“阿布贾门户”。它高出地面
  • 聚奎居聚奎居是一座位于台中市乌日区的洋楼,占地约400坪,其主体约创建于1920年,由乌日当地富商陈绍宗起造,2011年9月列为暂定古迹,2012年11月14日公告指定为直辖市定古迹。2013至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