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伦法院

✍ dations ◷ 2025-05-17 13:17:29 #沃伦法院
沃伦法院(英文:Warren Court)是对第14任美国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Earl Warren)主政时期的美国最高法院的通称。厄尔·沃伦于1953年10月5日正式继任弗雷德·文森成为美国首席大法官,直至1969年6月23日退休、由沃伦·厄尔·伯格(Warren E. Burger)接任成为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领导的美国最高法院自由派多数将司法权力运用到了极致,常常令保守派的反对者瞠目结舌。沃伦法院大大扩增了公民权利、公民自由、司法权力以及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 该法院被广泛认为造就了美国历史上一场划时代的自由主义宪政革命(Constitutional Revolution),成为了当时美国自由主义、进步主义的堡垒,彰显出对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深刻信仰。沃伦法院将美国带入了“一人一票”的普选时代,并制定了后来著名的米兰达警告。此外,该法院还终结了美国的种族隔离制度,推广了美国权利法案(包括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终止了公立学校内强制背诵官方祷词的祈祷活动,等等。沃伦法院是历史上美国司法权力所到达的顶峰,从那以后司法权力逐渐衰弱,但依旧对美国社会保持长久影响。沃伦法院(Warren Court)从第34任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任命厄尔·沃伦作为第14任美国首席大法官开始算起,当时沃伦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1953年10月5日,沃伦正式接替之前由于心脏病突发逝世的弗雷德·文森成为首席大法官。除了沃伦外,沃伦法院的最初成员还包括:休戈·布莱克、斯坦利·福曼·里德(英语:Stanley Forman Reed)、费利克斯·弗兰克福特、威廉·道格拉斯、罗伯特·H·杰克逊、哈罗德·希茨·伯顿(英语:Harold Hitz Burton)、汤姆·C·克拉克(英语:Tom C. Clark)、谢尔曼·明顿(英语:Sherman Minton)。1954年,杰克逊去世;1956年,明顿退休。他们分别由约翰·马歇尔·哈伦二世、小威廉·布伦南接替。1957年,里德退休,由查尔斯·埃文斯·惠特克(英语:Charles Evans Whittaker)接替。1958年,伯顿退休,由艾森豪威尔总统任命的波特·斯图尔特接任。1962年,弗兰克福特、惠特克退休,约翰·肯尼迪总统任命了拜伦·怀特和阿瑟·戈德伯格(英语:Arthur Goldberg)接任。但是,不久,新任总统林登·约翰逊就鼓动戈德伯格辞职去担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同时提名亚伯拉罕·亚伯·方特斯接任。1967年,克拉克退休,林登·约翰逊任命瑟古德·马歇尔接任。1969年6月23日,厄尔·沃伦正式退休、沃伦法院正式结束,由沃伦·厄尔·伯格(Warren E. Burger)接任首席大法官,美国最高法院进入伯格法院(英语:Burger Court)时代。在沃伦法院时期,除了厄尔·沃伦本人外,最著名的大法官包括:小威廉·布伦南、威廉·道格拉斯、休戈·布莱克、费利克斯·弗兰克福特、约翰·马歇尔·哈伦二世。作为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的领导力首要受到其政治背景的影响:他做过10年的加州州长(1943-1953年),而在1948年美国总统选举中,他是共和党的美国副总统候选人(与总统候选人托马斯·杜威搭档)。沃伦对法律的“纠正力量(remedial power)”有着很强的信仰。根据历史学家伯纳德·施瓦茨(Bernard Schwartz)的说法,沃伦是从“实用”的角度看待法律,认为法律是达到平等和公平的重要工具。沃伦领导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他对于普世道德准则的重视,而不是局限于对法律的狭隘解释。知名法学家马克·图施奈形容沃伦在重大案件中经常不按“常规的推理形式(conventional reasoning patterns)”进行判案,例如在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1954年)、雷诺兹诉西姆斯案(英语:Reynolds v. Sims)(1964年)、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1966年)中,他都推翻了先前最高法院所作出的判例。图施奈教授认为沃伦的判案原则是“哲学的、政治的、直觉的,而不是传统技术层面上的合法性(philosophical, political, and intuitive, not legal in the conventional technical sense)”。沃伦对最高法院的领导力还体现在他对于大法官之间的共识性的极度重视。比如,在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吉迪恩诉温赖特案、库珀诉亚伦案(英语:Cooper v. Aaron)中,九位大法官对最终的裁决都是一致同意通过的(9-0)。而在一些其它案件中,最终投票经常出现8-1的情况、仅有一人不同意。

相关

  • 化学趋向性趋化性(英语:Chemotaxis,亦被称为化学趋向性)是趋向性的一种,指身体细胞、细菌及其他单细胞、多细胞生物依据环境中某些化学物质而趋向的运动(详细请看细胞迁移)。这对细菌寻找食物
  • 懒猴懒猴属(学名:Nycticebus)是懒猴科下的一种动物。它们分布在婆罗洲及菲律宾南部,至孟加拉、越南、印尼、印度、中国南部及泰国。它们被列为易危或濒危,因其大眼睛可以作为药材而被
  • 围栏,又叫篱笆、栅栏、护栏,于中国北方则多称杖子。为用来保护院子、田园及园艺的一种设施,一般都是由棍子、竹子、芦苇、灌木、石头构成,依种类不同上有其他材料(如:金属栅栏、塑
  • 药效团药效团是一个药物化学名词,指对于活性起重要作用的结构特征的空间排列形式。药物分子与受体靶点发生作用时,要与靶点产生几何匹配和能量匹配的活性构象。药物化学家发现,药物分
  •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Pteridophyta)是维管植物排除了种子植物所形成的并系群,曾长期被视为植物界中的一个单系类群,现因为蕨类植物不构成单系群,而被拆分为石松门和链束植物。蕨类植物特征为
  • 鲁昂美术馆鲁昂美术馆(法语:Musée des Beaux-Arts de Rouen)是位于法国鲁昂的一座美术馆。拥有法国国内第二位的印象派藏品数。鲁昂美术馆开幕于1801年。现在的博物馆建筑修建于1877年至
  • 双胞胎双胞胎(英语:twins),又称孪生、孪生儿、孪生子、孖生、双生,双生儿。指胎生动物一次怀胎里同时生下两个个体的情况。人类生育的通常情况,女性每一次月经周期,卵巢只会释放一粒卵子,
  • span class=nowrapPusub2/sub(SOsub4/sub)sub&g硫酸钚(III)是一种具有强放射性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Pu2(SO4)3,存在无水物和水合物。可以和钾、铊(I)形成复盐(KPu(SO4)2·4H2O和TlPu(SO4)2·4H2O)。
  • 理想气体理想气体为假想的气体。其假设为:其特性为:真实气体在愈低压、愈高温的状态,气体分子间作用力愈小,性质愈接近理想气体。最接近理想气体的气体为氦气。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描述理
  • 家庭保险大楼家庭保险大楼(世界第一幢摩天大楼)(Home Insurance Building)建于1885年,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楼高10层,42米,公认为世界第一幢摩天建筑,由美国建筑师威廉·詹尼设计。18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