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吻龙

✍ dations ◷ 2025-05-15 15:37:15 #高吻龙
高吻龙属(学名:Altirhinus)是鸭嘴龙超科下的一个属,生活于下白垩纪的蒙古。高吻龙是双足行走的植食性恐龙,但在摄食时则可以四足站立的。整个身长由鼻端至尾巴可能约8米。在2010年,葛瑞格利·保罗(Gregory S. Paul)估计其身长约6.5米,体重约1.1公吨。单是头颅骨就有760公分长,高吻龙有宽广的口鼻部,鼻端上有一个明显的高拱,高吻龙亦因此得名。高吻龙是于1998年被命名,名字是由拉丁文的“altus”(意即“高”)及古希腊文的“rhinos”(即“鼻子”的意思)。当中只有一个种,学名为“A. kurzanovi”,是为纪念苏联著名古生物学家Sergei Kurzanov于1981年发现此恐龙的化石标本。所有已知的高吻龙标本都是于1981年由苏联及蒙古科学家的共同考察团所挖掘的,发现于蒙古东戈壁省的Khukhtek地层。该地层是于下白垩纪阿普第阶至阿尔布阶生成,距今约1亿2500万到1亿年前。这个地层也发现鹦鹉嘴龙及原始甲龙科的沙漠龙等化石。目前已发现不同年代及大小的化石标本。正模标本(编号PIN 3386/8)是一个左面完整保存的头颅骨,及一些颅后的手、脚、肩及骨盆。另外,还发现一些头颅骨碎片、一些肋骨、脊椎碎片、及一个完整的前肢。第三个标本则有很多四肢的骨头,及一列34节的尾椎。两个更小的骨骼碎片亦被发掘,被认为是属于幼龙的。高吻龙的化石原先被认为是属于1952年发现的东方禽龙(Iguanodon orientalis)。但是东方禽龙的化石都只是碎片,几乎不能与欧洲的贝尼萨尔禽龙(I. bernissartensis)分辨。由于东方禽龙与1981年发现的标本没有不同的特征,而该标本却又明显不是属于禽龙,所以必须替标本立一个新名。在1998年,英国古生物学家大卫·诺曼(David B. Norman)就将其命名为库氏高吻龙(Altirhinus kurzanovi)。高吻龙是先进的禽龙类,也是基础鸭嘴龙科恐龙,但是在属及种的安排上却有着分歧。在最初的描述中,它是与禽龙属及无畏龙属同样包括在鸭嘴龙科中。而其他后期的分析发现,高吻龙却是比这两个属更为衍化,但较始鸭嘴龙属、原巴克龙属及鸭嘴龙属原始。而较早的两项研究都将原赖氏龙放在高吻龙与鸭嘴龙之间,但后者则认为两个属都是同一分支。而只有一项研究指福井龙较高吻龙为原始。高吻龙很多方面的构造都引起对其习性的猜测。由于高吻龙的前肢约为后肢的一半长度,它似乎主要是双足行走的。但是它的腕骨厚而结实,手掌上的三只中间手指较宽、高度延长,末端有蹄状的骨头,可见它的前肢亦是用来支撑重量。就像其他鸟脚亚目,高吻龙会有很多时间是保持四足姿势,可能是当摄食时。虽然前肢的中间三只手指很厚,可能用作支援重量,而最外侧的手指却是另一个情况。就如禽龙属,第一只手指是一个简单的尖锐尖刺。除了用作防卫外,这尖刺可能用作破坏水果或种子的硬壳。第五只手指可以做出与其他手指相对的动作,可能是用作抓食物。在其口部前端的角质喙嘴,及口部两边的主要牙齿之间有着很大的裂口,令两个部分能分开运作,所以高吻龙可以一边用喙嘴剪撕裂食植物,一边用牙齿咀嚼。很多植食性的哺乳动物都有着相似的适应特征,利用它的门牙来撕裂食物,而不影响臼齿咀嚼。高吻龙是其中一种先进的禽龙类,口鼻部前端扩大。这是可能与鸭嘴龙科趋同演化的例子。这些适应特征是很多植食性哺乳动物也有的。现今的牛、马及白犀牛都有宽的口鼻部,而所有都是食草动物。草一般都是在地面上,若高吻龙的宽口鼻就如其他物种一样用作食草,这可以解释了它那负载重量的前肢,是为使头部能更贴近地面。高吻龙那个鼻拱的特征是由鼻骨形成的,而在澳洲的木他龙身上亦有发现类似的结构。这个鼻拱有很多不同功能的建议。它可能是存放冷冻血液、保存水分、或提高嗅觉的组织。或者,它可以发声或影像以促成动物间的沟通。由于只发现了两个头颅骨,有可能这个鼻拱只是存在于某一性别,但无论是那一性别,它都可能是作为性征,就像现今的象海豹。

相关

  • 巨人症巨人症,亦称为巨大症,是一种疾病,表现为过度生长且其身高明显高于人类平均身高。该疾病是由于人类在童年时期生产过多的生长激素,使得患者身高异于常人,达2.13米(7.0英尺)至2.74米(9
  • 小儿急疹小儿急疹,俗称玫瑰疹,古时中国又称奶疹、假麻疹,是一种常见于6个月到3岁之间幼儿的疾病。根据最近中国大陆的数据,此病发病率高达98.2%。虽然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开始怀疑是
  • 伤口伤口(Wound)是人在受伤后留下的损害,是皮肤在切伤、撕裂等受伤后的快速反应,是属于外伤。与之对比的是内伤,即创伤后受到的瘀伤。外伤小腿割伤脚板受感染的伤口玩飞镖时插伤切伤
  • 高岭土高岭土(英语:Kaolinite),又称观音土、白鳝泥、膨土岩、斑脱石、甘土、皂土、陶土、白泥,是一种含铝的硅酸盐矿物,呈白色软泥状,颗粒细腻,状似面粉。其化学成分相当稳定,被誉为“万能
  • 奥尔比亚奥尔比亚(意大利语:Olbia)是位于意大利撒丁岛上奥尔比亚-坦皮奥省的一个城市。人口约有5.1万人。自2005年起,奥尔比亚成为奥尔比亚-坦皮奥省的首府之一。奥尔比亚据传说很可能是
  • 心包膜心包,又名心膜,是一个圆锥形双层纤维浆膜囊,包裹心脏和出入心脏大血管根部。心包的两层分别为:心包的学名pericardium来自希腊语的περι(环绕、周围)与κάρδιον(心脏)两字
  • 介词悬空介词悬空(Preposition stranding,英语有时又作P-stranding)是一种语法上的结构,在其中,带有受词的介词出现在与其支配的受词直接相连的地方之外的地方(也就是说介词“悬”在了
  • 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是周皮的部分组织,也称为树皮形成层,存在于许多维管束植物中。木栓形成层属于侧生分生组织,它在根和茎次级生长后取代了表皮的保护功能。他可以在木本和一些草本双子
  • 图拉真图拉真或译图雷真(Trajan, Marcus Ulpius Nerva Traianus,53年9月18日-117年8月9日),罗马帝国皇帝(98年-117年),罗马帝国五贤帝之一。图拉真在53年出生于西班牙贝提卡的意大利卡,是第
  • 汉斯·李普希汉斯·李普希(荷兰语:Hans Lippershey,1570年-1619年9月),或称作约翰·李普希(Johann Lippershey),德国-荷兰眼镜制造师与发明家。因最早申请望远镜的专利而闻名于世,但现时仍未清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