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地战役

✍ dations ◷ 2025-11-14 16:25:41 #滑地战役

阿蒲鲁岸(南王部落领袖)

滑地战役(卑南语:Daludalusan),是台湾卑南族传说中知本部落的前身卡砦卡兰部落(Kazekalan,位于现在知本部落后方山上)和南王部落(卑南社)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造成卡砦卡兰部落元气大伤,失去了在台东平原上的影响力,南王部落则成为卑南族中新的霸权;而学者中也常根据其发生地点在南王部落外围的刺竹林内,称其为竹林战役。

过去石生系统的卑南族人在头目西哈西浩的带领下创建卡砦卡兰部落后,因日益扩张且向外发展出许多部落,使其成为卑南族中的霸主,台东平原上包括南王部落在内的各个部落都必须每年定期缴交供品,(南王部落的传说则表示,知本部落和南王部落的祖先原本是对兄弟,因此兄长要求弟弟定时送肉给自己)据说当时卡砦卡兰部落有个斥候塔(Tarenaquwan),并由一对兄弟在上方查看北方部族的动静,如果有人要来缴交供品时,兄弟俩就会大叫,而那些人若没有因为他们的大叫而跑走,就会被他们所杀,这段期间内可说是卡砦卡兰部落(知本部落)的极盛时期。

这样的状况一直到十七世纪中期、荷兰人势力开始进入东部地区后有了变化。荷兰希望能比照地方会议的形式,让东部的原住民臣服自己,但尽管他们送出了传教士、或是让接受西方教育的族人前去游说,做为当时地位最高的卡砦卡兰部落都不为所动,连他们召开的地方会议也没有派人去,但仍保有十足的影响力,让荷兰在台湾东部的统治不顺利;另一方面,住在平地上的南王部落由于生活较接近农业定耕,粮食生产越来越多、人口和财力也足以和卡砦卡兰部落匹敌甚至超越对方,因此他们对于向其缴交纳贡的事情也越来越难以接受,因此荷兰人转而拉拢南王部落,利用他们去对抗卡砦卡兰部落,促成战争的爆发。

关于战争爆发的起因,知本部落和南王部落的版本虽然有所差异,但大致都围绕在“南王部落停止进贡”这件事情上,知本部落的版本声称,南王部落因为对卡砦卡兰部落不满情绪达到极点,因此擅自以“在进贡路途中被吃掉”为借口,终止了对其的纳贡,卡砦卡兰部落因此派出了追缴队;而南王部落则是声称,供品是真的在运送的途中被部落一名叫邦萨岚(Bangsalan)的青年吃掉,南王部落虽然知道错在自己并且愿意送新的供品过去,但知本部落坚持要开战,双方进而爆发战争。

面对知本部落的威胁,南王部落早已准备,他们先在卡砦卡兰部落回程的草丛中放置许多竹子、并派军队在两侧埋伏,趁着知本部落的人经过并采到竹子而滑倒时,再由埋伏的部落发动袭击、屠杀来不及应对的敌军。而两个部落对于战争的过程也有不同的说法,知本部落认为在追缴队抵达南王部落前时,虽然卡砦卡兰部落的族人很不开心,但南王借由自己人多势众,让追缴队的人就算跟他们吵起来也不敢当下发生冲突而离开,结果在埋伏地点因为中了陷阱和埋伏而大败;南王部落的说法则比较单纯一点,双方在陷阱设好后便约定战争日期、如期开战,再借由计策来重创敌军,但不管是哪个版本,知本部落的军队都受到重创几乎全灭,带队的首领加利达克(Karitak)被俘后,还被南王部落的族人割下了肉,戏称那些就是他们的“供品”,最终他被切开胸膛而死(南王部落);另有说法认为被处死的是祭司长或带队长而已(知本部落)。

后来,虽然卡砦卡兰部落试图派出军队征伐南王部落,但又因为祭司长的儿子帕鲁鲁(Paroxrox)突然决定入赘南王部落并阻止军队行动,事情最后不了了之,而双方部落也因为这场婚姻而重新恢复来往。

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官方纪录中,并没有上述这么详细的战争过程,但他们记录下了滑地战役中较明确的前因后果:

滑地战役是两个部落在台东平原角逐影响力的分水岭,虽然没有彻底改变卡砦卡兰部落的统治地位,但南王部落趁机摆脱了其统治、不再缴交供品(另有说法认为知本部落反过来向他们进贡)、最后在荷兰人的协助下成为最早的“卑南王”;而卡砦卡兰部落也因为损失人力和不少猎场与领土,导致实力衰弱、影响力日渐下降,最终被南王部落取代了其领导地位,然而,卡砦卡兰部落与后继的知本部落记取了教训,在利嘉部落(Likavung,位于今台东县卑南乡)也开始反抗其统治地位时,他们即时做出了反应,并且在接下来的战争中以类似滑地战役的策略重创利嘉部落的军队。

另外,有一部分的族人在这场战役之后从知本部落往南迁,进入恒春半岛并征服了当地的排湾族,建立斯卡罗王国。

关于滑地战役发生的时间,卑南族人的口传和史实记载上其实有所矛盾,根据热兰遮城日志中记载,荷兰人早在1630年代就跟琅桥十八社政权有所接触,如果滑地战役真的是造成卡砦卡兰部落族人出走并建立琅桥政权的话,战争势必是发生在更早之前,而1647年的战役则有可能只是另一场冲突而已,这或许是因为卑南族人在口传过程中不小心把两场战役混为一谈。

此外,琅峤十八社的统治阶级斯卡罗人的头目家族系谱至公元2021年时已有十五代的传承,换算成年代的话,粗略估计最初族人从知本部落出走的时间也远比1647年还要早一百多年,滑地战役的发生时间也就更早了。

相关

  • 姜黄姜黄(学名:Curcuma longa)又称宝鼎香,为姜科姜黄属植物,在一些亚洲国家称作turmeric或kunyit。其根茎所磨成的深黄色粉末为咖喱的主要香料之一,也用在南洋料理,尝起来味苦而辛,带点
  • 独居长者独居长者,亦称独居老人,是指单身一人或夫妻二人孤独居住的老人,是现今社会问题之一。独居老人可能因没有后代而独居,也可能因为子女居住在他处而独居;属于后一种情况的老者在中国
  • 记忆之地 (社会科学)记忆之地(法语:lieu de memoire)是一个与集体记忆相关的概念,它指的是在集体记忆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的特定的地点、物体或事件。这个概念是由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提出的,他将
  • 希尔中学希尔中学 (英文:The Hill School, a.k.a. The Hill) 是一所美国的大学预科学校,还设有PG年级。希尔中学是十校联盟盟校之一。学校于1851年建立,位于宾夕法尼亚州Pottstown,距离费
  • 王业泰王业泰(?—1646年?),字士和,浙江余姚人,王阳明玄孙,南明军事将领,末任新建伯。王业泰为王阳明曾孙新建伯王先通长子,有弟王业耀,幼时居绍兴,后随父移居京师。王先通掌前军都督府,镇守通州
  • 叶宗留叶宗留(?-1448年),庆元(今浙江省龙泉市南)人,明朝中期工人武装革命领袖。正统七年(1442年)在浙闽山区采银,正统九年(1444年)七月,于庆元率矿工叛乱,自称“大王”,以陈鉴胡为将。不久又与福建
  • 惠州站惠州站位于中国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街道乌石,前名惠州北站,于1990年启用,为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惠州车务段管辖的一等站,经过铁路有京九铁路。惠州站是京九铁路的车站。日均
  • 三花石站三花石站是位于陕西省西乡县三花石乡的一个铁路车站,邮政编码723503。车站建于1977年,有阳安铁路经过该站,现办理客货运业务,车站及其上下行区间均为电气化区段。车站距离阳平关
  • 红船红船是指粤剧戏班所乘坐的船。红船为18至19世纪,粤剧戏班为于两广河道间演出所使用的船只,据说伶人最初雇用紫洞艇作为戏船,后来加上帆,在船身绘画龙鳞菊花图案,船头髹成红色,因而称为红船。主要用于运载戏班成员和戏箱,兼为戏班成员食宿之所,此类戏班皆称为红船戏班。红船于清中叶集中在琼花会馆附近大基尾水埗头边的“琼花水埗”。红船船舱卧铺分配及工人职责皆有规定,成为日后戏班的基础。1854年(咸丰四年),琼花会馆粤剧艺人李文茂等组织三合会、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在佛山经堂古寺起义。清政府为此烧毁琼花会馆,解散艺人,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