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宁-克鲁格效应(英语:Dunning-Kruger effect),或简称达克效应(DK effect),是一种认知偏差,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简言之即:庸人容易因欠缺自知之明而自我膨胀。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大卫·邓宁(英语:David Dunning)和贾斯汀·克鲁格(英语:Justin Kruger)将其归咎于元认知上的缺陷,能力欠缺的人无法认识到自身的无能,不能准确评估自身的能力。他们的研究还表明,反之,非常能干的人会低估自己的能力,错误地假定他们自己能够很容易完成的任务,别人也能够很容易地完成。邓宁和克鲁格于1999年在实验中首次观测到此认识偏差,他们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或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
邓宁和克鲁格认为这种效应是由于能力欠缺者的内在错觉和能干者对外界的错误认知:“无能者的错误标度源自于对自我的错误认知,而极有才能者的错误标度源自于对他人的错误认知。”
虽然达克效应到1999年才被学术性的描述,但是其虚幻优越性的认知偏差已是众所周知。历史上很多知识分子都说过关于这一方面的话,比如:
邓宁和克鲁格因为他们的论文《论无法正确认识能力不足如何导致过高自我评价》,被授予2000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心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