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弗里德里·西登托普夫

✍ dations ◷ 2025-02-23 20:45:00 #德国天文学家,汉诺威人,耶拿大学教师,蒂宾根大学教师,1906年出生,1963年逝世

海因里希·弗里德里·西登托普夫 (英语:Heinrich Friedrich Siedentopf;1906年12月1日-1963年11月28日),是一位德国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

他出生于汉诺威,1930年成为“海因里希·沃格特”(Heinrich Vogt)的助手,后加入海德堡国家天文台。1940年至1946年间,为耶拿大学天文系教授兼大学天文台台长。1949年担任蒂宾根大学教授,在那里,他后来死于心脏病发作。

西登托普夫教授总共发表过146篇论文和一部教科书。他主要研究宇宙、恒星对流光度和黄道光测量。1934年,开发出一个可调节光圈的"斯泰森-希尔特光度计"(Stetson-Schilt photometer),可让观察者调整天文底片的爆光水平。

月球上的西登托普夫环形山和主带小行星5375 西登托普夫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相关

  •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医学部,简称“北医”,英文简称“PKUHSC”,是北京一所以医药卫生为主的高等院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原名北京医科大学,2000年5月4日并入北京大学。北医前身是国立
  • 瓦登海瓦登海(荷兰语:Waddenzee、弗里西语:Waadsee、低地德语:Wattensee、德语:Wattenmeer、丹麦语:Vadehavet)指的是欧洲大陆西北部到北海之间的一块浅海及湿地。瓦登海北起自丹麦南部的
  • 眼角膜角膜,是眼球最前方的透明多层组织,其作用为:角膜位于虹膜、瞳孔及前房前方,并为眼睛提供2/3的屈光力(角膜的屈光力是眼球中最强),进入眼球的光在经过角膜后,通过晶状体的折射,光线
  • 大液泡液泡(拉丁语:vacuolum、 法语、英语、荷兰语:vacuole、 德语:vakuole),又称为液泡,是一种囊状的单层膜细胞器,其中含有细胞液,为酸性环境。液泡的作用在于存储并降解细胞中的废物和有
  •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简称CCMD。现行的分类与诊断标准为《中国精神疾病障碍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由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通过41家精神卫生机构负责对24种精神
  •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由1988年至1993年,期间召开过五次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88年3月25日至4月1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确认第六届全国人
  • 砂拉越王国砂拉越王国(当地称布洛克王朝,又名布鲁克王朝; 马来语:Kerajaan Sarawak; 英语:Kingdom of Sarawak)创建于1841年,王朝地点位于东南亚婆罗洲砂拉越地区。该王朝创建者为白人拉者詹
  • 活性代谢产物活性代谢产物(active metabolite)是药物经代谢后产出,具有生理活性的分子。药物分子经身体代谢,被修改后仍继续对身体造成影响者,即为活性代谢产物。 通常这些影响与原分子相似
  • 康特斯卡普广场康特斯卡普广场(Place de la Contrescarpe)是法国巴黎的一个广场。广场位于巴黎第五区的中部,穆浮达路(Rue Mouffetard),介于rue de Lacepede与勒莫万枢机路(rue du Cardinal-Lemoi
  • 亨利埃塔·罗斯—因尼斯亨利埃塔·罗斯—因尼斯(1971年-)是一名南非作家。她出生于开普敦,在开普敦大学修读文学硕士曾跟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她于2000年发表处女作《鲨鱼卵》,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