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的同素异形体

✍ dations ◷ 2025-08-23 23:00:59 #硫的同素异形体
硫有着大量的同素异形体,其数量只是仅次于碳。 硫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形式是黄色的正交晶系α-硫,其中包含S8的皱褶环。二硫为硫的双原子分子。在720°C,硫主要以二硫存在。在530°C、低压(1毫米水银)的环境中,硫蒸汽占99%是二硫。火焰中产生的S2分子使硫燃烧时呈蓝色。三硫的弯曲结构类似臭氧,为一樱桃红色的气体。在440°C、10毫米水银的环境,三硫组成了硫蒸汽的10%。在硫蒸汽存在。根据理论计算的最新观点认为四硫有着环状结构。尚未分离,只在硫蒸汽侦测到。S6的晶形为菱面体,为橙红色固体,首次透过下列反应发现于1891年。H2S4 + S2Cl2 → cyclo-S6 + 2 HCl (在稀释的乙醚溶液中)这是由含S6和S10的二硫化碳中之溶液制备所得。为亮黄色固体,有α、β、γ、δ四种结构。环七硫的环有着不寻常幅度的键长(199.3–218.1 pm),因此被认为是最不稳定的同素异形体。α-硫是硫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形式,其纯净时的颜色是黄绿色(市面上出售的硫因为有着微量的环七硫而呈现更黄的颜色)。α-硫实际上不溶于水,导热性能差,为一良好的电绝缘体。此是硫由二硫化碳结晶而得之紧密的黄色晶体,融点112.8度。融化硫于部分凝固后,倒出多余液体,剩下无数之针形晶体即为单斜硫,融点119.2度。为沸腾之硫注入冷水所得之软黏体,有弹性。发现于1890年,为融化硫由二硫化碳缓慢结晶而成。这些同素异形体是由多种方法合成,例如 可以透过二氯化硫(Sn-mCl2)和H2Sm反应,即Sn−mCl2 + H2Sm → cyclo-Sn制取。S12、S18、S20可以由S8制得,其中S12是继S8后最稳定的环状同素异形体。S9有4种形式,S18则有2种。生产纯净的连锁硫已被证明是极其困难的。亦称“纤维硫”或ω1-硫,其密度为2.01 g·cm−3,会在其融点104°C附近分解。亦称ω2-硫。这是硫在160°C以上时融解的淬火产物。为ψ硫和χ硫的混合物。ω硫可被可用作橡胶的硫化。此为融化后熔融的硫的名字,冷却此主要给出β-硫。深色液体,由λ硫经淬火冷却后形成。含Sn环的混合物。把硫加热至170°C可形成S∞。

相关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疾病过程其特点是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持续性地升高(多于1500嗜酸性粒细胞/立方毫米),没有明显的病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有两种形式:心内膜纤维
  • 威格斯图威格斯图(英语:Wiggers diagram),用于心脏生理学的标准图,由卡尔J.威格斯(英语:Carl J. Wiggers)博士的名字命名,特色是将心脏生理的各种数据同时绘出,以便比较其中差异。X轴是用来绘
  • 小檗碱小檗碱,又称为黄连素,是一种生物碱,主要存在于小檗属与黄连属植物中。在应用上,有抗菌、止泻、消炎等效果。小檗碱的分子式为C20H18NO4。小檗碱为一种季铵生物碱。从乙醚中可析
  • 末日世界末日包括以下几种层次:
  • 梭罗人梭罗人(学名:Homo erectus soloensis)是直立人的亚种,得名于印尼爪哇岛上的梭罗河。1931年至1933年,德国古生物学家G·H·R·冯·孔尼华(英语:G. H. R. von Koenigswald)在此发现了
  • 傅-克酰基化反应傅里德耳-克夫特化酰化反应(简称傅-克酰基化反应)是一种傅-克反应,在质子酸或路易斯酸(如三氯化铝)催化下,芳香性化合物与酰卤或酸酐发生的亲电子取代反应,为一改良的亲电子取代反应。
  • 孢子体孢子体(sporophyte,/spɔːroʊˌfaɪt/)是陆生植物与多细胞藻类世代交替过程中的多细胞二倍体阶段。起始于两个单倍体的配子融合(受精)形成单细胞的二倍体的合子。合子再经过有
  • 秘书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英语: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缩写为NATO;法语:Organisation du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缩写为OTAN),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 或音译纳托,是欧洲及
  • 舒曼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德语: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年6月8日-1856年7月29日),德国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代表人物之一。舒曼生性热情、感情丰沛,富有民主主义思想。
  • HArF氟氩化氢(化学式:HArF)是一个氩的化合物,也是目前唯一被发现的氩化合物。氩氟化氢是一群由马库·拉萨能(Markku Räsänen)领导的芬兰化学家发现的,他们在2000年8月24日将发现氟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