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体

✍ dations ◷ 2025-11-19 03:30:40 #孢子体
孢子体(sporophyte,/spɔːroʊˌfaɪt/)是陆生植物与多细胞藻类世代交替过程中的多细胞二倍体阶段。起始于两个单倍体的配子融合(受精)形成单细胞的二倍体的合子。合子再经过有丝分裂后形成多细胞的孢子体。孢子体会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的孢子。孢子再有丝分裂形成单倍体的配子体。成熟的配子体再产生配子。形成世代交替的一个循环。蕨类与种子植物的孢子体远远比配子体更为显著与功能完善,其孢子体有根、茎、叶的分化。开花植物的配子体(花粉与胚囊)甚至极端精简到只由几个细胞组成。和蕨类及种子植物相反,苔藓(苔藓植物门, 地钱纲与角苔纲)的配子体则比孢子体更为显著与功能完善。其成熟的孢子体依赖于配子体提供营养。陆生植物的生命循环都具有胚胎营养特性,因此被通称为有胚植物。大部分的藻类和苔藓一样具有显著的配子体世代。但有些藻类的配子体与孢子体是同态的。至于所有的石松、木贼、蕨类、裸子植物和开花植物则都具有独立的孢子体世代。早期的陆生植物产生相同的孢子;但裸子植物的祖先开始产生大小不同的异型孢子(英语:heterospory),对应雌雄配子体。泥盆纪的几个植物群独立地进化出异型孢子(英语:heterospory),及随后的内生孢子(endospory),因而配子体开始小型化生长于孢子壁内。而外生孢子(exosporous)植物,如蕨类,孢子出芽生长并突破孢子壁释放到外界。内生孢子植物的大配子体,如种子蕨门(一种已灭绝的古裸子植物)在母本孢子体的孢子囊中产生微型化的多细胞雌性配子体的性器官颈卵器。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在颈卵器中受精。雄性配子体即花粉粒产生具有双鞭毛可游泳的精子。合子(受精卵)仍然在子房内发育下一代的孢子体。

相关

  • 卡尔一世 (奥匈帝国)卡尔一世(Karl I,1887年8月17日-1922年4月1日),全名卡尔·弗朗茨·约瑟夫·路德维希·胡伯特·格奥尔格·玛利亚·冯·哈布斯堡-洛林(Karl Franz Joseph Ludwig Hubert Georg Mari
  • 锕系化学锕系化学(Actinide chemistry)是核化学中的一个主要分支领域,研究锕系元素的反应以及其分子系统。锕系元素的名称得名自3族元素锕Ac。而锕系元素常会用An来表示。锕系元素中绝
  • 关节内注射在医学上,关节注射(英语:Joint injection)或关节内注射(英语:Intra-articular injection)是用来治疗关节部位发炎性疾病的一种处置,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癣性关节炎、痛风、肌腱炎
  • 昔兰尼昔兰尼(Cyrene)(希腊文:Κυρήνη,阿拉伯文:شحات‎),《圣经和合本》中译作古利奈,是位于现利比亚境内的古希腊城市,为该地区五个希腊城市中之最古老和最重要的,利比亚东部因它而
  • 犹大·哈-纳西犹大·哈-纳西(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
  • 意识不清.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亚里斯多德亚里士多德(希腊语:Αριστοτέλης,Aristotélēs,前384年6月19日-前322年3月7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的著作牵涉许多学科,包括了物理学、形
  • 帕博利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商品名Keytruda,中文商品名为可瑞达、吉舒达)是用于癌症免疫疗法的人源化PD-1单克隆抗体。FDA批准该药用于治疗黑色素瘤、肺癌、头颈癌、霍奇金淋巴
  • 卢多尔夫人卢多尔夫人(学名:Homo rudolfensis),又名鲁道夫人,是人科下的化石物种,是于1972年在肯雅库比福勒发现的。其标本为一个头颅骨(编号KNM ER 1470),估计是属于190万年前的。卢多尔夫人化
  • 酶催化酶促反应(又称酶催化)是指由一类被称为酶的特殊蛋白质所催化的化学反应。因为非催化反应的速率特别慢,故细胞中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作用就显得极重要。酶促反应的机制与其他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