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指数

✍ dations ◷ 2025-08-29 21:38:10 #紫外线指数
紫外线指数(英语:Ultra-violet Index)指的是在某一天某个地点受到太阳紫外线(UV)辐射强度的国际计量标准。这种级数主要用于日常预报中且针对对象是一般大众。它的目的是用来保护人们免受紫外线的伤害。皮肤过量暴露在紫外线中会导致晒伤,眼睛伤害例如白内障,肌肤老化增加皱纹和皮肤癌。公共卫生组织建议人们在紫外线指数大于或等于3级时要采取措施保护自己(例如,可以在皮肤上涂抹防晒霜和戴帽子),具体措施详见下表。这个指数级别是无上限的,数值越大代表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中的风险越大。指数为0在理论上存在,但事实上不大可能存在,在南半球指数大于11是很常见的,那里的臭氧层已衰竭。曾经在夏威夷的冒纳罗亚火山录得超过20的数值。在华南地区,夏季晴朗天气时,紫外线指数通常超过10,而在多云及雨天则指数会降低。 这数值是直接与紫外线辐射到达地球表面的数量相关,计算公式是:J/m2.天气预报中发布的紫外线指数是指那一天中当太阳处于天空中最高点时实际紫外线辐射的强度,通常这发生在太阳正午的前后四个小时中。指数预测是由一个计算机模型算出的,它计算海拔和恶劣天气及云层的影响,其中云层会增加或减少紫外线辐射到达地球表面的数量。这个计算是通过换算成人类皮肤最敏感的紫外线波长得来的。提供易于理解的日常紫外线浓度预报是紫外线指数的主要目的。除了预测用途外,紫外线指数还被用来记录一天或一年中多次观察到的实际紫外线辐射。在这种情况下指数表示的是紫外线强度的简单数学转换(W/m2),因此不能够直接与天气预报中的紫外线指数进行比较。在1992年,加拿大环境部的三位科学家发明了紫外线指数,而这也使得加拿大成为世上第一个发布隔日日常紫外线强度的国家。许多国家使用这套制度但采用了自己的紫外线指数,其中美国在1994年开始使用。时至今日,每个国家计算与记录紫外线指数的方法都不相同。现在,一个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的国际紫外线指数已经代替了原先不相容的方法。国际紫外线指数不但具体定义了统一的计算方法而且规范了媒体中使用的颜色和图表。在美国,WHO指数在2004年代替了原先的美国指数。在2005年,美国 和 澳大利亚 发布了紫外线警报。在发布警报之前两个国家分别有不同的紫外线浓度要求基准线,目的是为了提升对暴露在浓密紫外线辐射的阳光中危险的关注度。世界卫生组织针对日常预报紫外线指数不同数值的建议防护措施:

相关

  • 伯里克利伯里克利(古希腊语:.mw-parser-output .Polytonic{font-family:"SBL BibLit","SBL Greek","EB Garamond","EB Garamond 12","Foulis Greek",Cardo,"Gentium Plus",Gentium,"Th
  • 庸医庸医指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低劣的医生,与良医相反。现代庸医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使用存疑诊断方式(英语:List of questionable diagnostic tests)做出存疑诊断(英语:List of questio
  • 六溴苯六溴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Br6,是苯的全部氢原子被溴取代的产物。不溶于水。六溴苯在阻燃剂的生产中有应用。
  • 双光子激发显微镜双光子激发显微镜(英语:Two-photon excitation microscopy)是一种荧光成像技术,可以对活体组织进行深度约1毫米的成像。 它不同于传统的荧光显微镜,其中激发波长短于发射波长,因为
  • WWE世界摔角娱乐文斯·麦马汉-总裁兼首席执行长保罗·麦可·李维斯克-执行副董事长(人才、创意和现场活动)乔治·巴里奥斯-财务总监兼策略总监(英语:Chief strategy officer)米歇尔·D·威尔逊-营销
  • 塞尔托利氏细胞塞尔托利氏细胞(Sertoli cell),又名为塞托利细胞或史脱立细胞或塞透力细胞,是细精管一部分的睾丸的营养细胞。它是由促滤泡成熟激素(简称FSH)所启动,并在其细胞膜上有促滤泡成熟激
  • 台北臺北(俗字写作台北;台湾话: Tâi-pak)是位于台湾北部的都市,词义为“台湾之北”;原本做为地理名词用来泛指北台湾,19世纪末台北建城后,渐用于专指以此城池为中心发展的都市。“台北
  • 迪德夫拉雷吉德夫(或名拉迪耶迪夫,Radjedef;约公元前2528年-约公元前2520年在位)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是胡夫的儿子,卡夫拉的同父异母兄弟。一般人认为他因谋杀了他的哥哥卡瓦布,原来的王位
  • 高台教高台教(越南语:Đạo Cao Đài/.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
  • 腓特烈·威廉四世腓特烈·威廉四世(德语:Friedrich Wilhelm IV von Preußen,1795年10月15日-1861年1月2日),霍亨索伦王朝的普鲁士国王,1840年至1861年在位。腓特烈·威廉少年时曾在1814年参加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