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尼古拉斯·斯坦诺
✍ dations ◷ 2025-11-08 00:29:22 #尼古拉斯·斯坦诺
尼古拉斯·斯坦诺(Nicolaus Steno,1638年1月11日-1686年11月25日)也作斯泰诺,斯台诺,史丹诺,斯丹诺,史坦诺,其名字的丹麦语形式为 Niels Steensen 或 Niels Stensen,音译为尼尔斯·斯滕森,为一位丹麦的解剖学家和地质学家,他早期的地质考察极大的推动了地质学的发展,被认为是地质学与地层学之父。斯坦诺生于丹麦哥本哈根,父亲是一名金匠。1660年他前往阿姆斯特丹学习人体解剖,在此期间他出版了《腺的解剖学发现》,发现的从腮腺到口腔的管道,即腮腺管,也被称为“斯坦诺管”。1665年,斯坦诺去了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被任命为托斯卡纳大公斐迪南二世的医生。他在意大利进行了广泛的地质考察,并于1669年提出了著名的斯坦诺定律和叠覆律。此外他还提出了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骸和岩石沉积的结果。他是第一个认识到地壳中记录了各代的地质事件,认为通过对地层和化石的仔细研究可以破译这些地质历史。但受制于宗教观念的束缚,于1667年放弃了科学研究,转而研究宗教,并改变了自己的信仰,从信义宗信徒改为天主教信徒。1677年成为一名主教,并被委任为德国北部和斯堪的纳维亚教区的牧师。。1686年在德国什未林去世。1987年,他被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宣福。
相关
- 翻译翻译(英语:Translation),是蛋白质生物合成(基因表达中的一部分,基因表达还包括转录)过程中的第一步。翻译是根据遗传密码的中心法则,将成熟的信使RNA分子(由DNA通过转录而生成)中“碱
- 缓激肽结构 / ECOD缓激肽(英语:Bradykinin)是引起血管扩张的一种肽,因此导致血压降低。一类名叫ACE抑制药的用于降血压的药物会增加缓激肽的浓度(通过抑制其降解)进而降低血压。缓激肽是
- 白蚁白蚁亦称.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
- 红统府红统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อ่างทอง,皇家转写:Changwat Ang Thong,泰语发音:)是泰国中部的一个府。红统府以前称“威社猜餐城”,为大城府的前哨城市,以后在大城时代迁都至昭拍
- 脑震荡脑震荡是一种常见而较轻微的脑部创伤病症,指病人因为意外或头部被猛烈撞击使脑部受震而引发的综合症。其特点为短暂的失忆,清醒后常有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无任何神经系统
- 苗瑶语族苗瑶语是苗、瑶、畲等族群所使用的有共同来源的一些语言的总称。学术界对于苗瑶语的语言系属分类有不同看法:华人和中国学者多认为苗瑶语是属于汉藏语系的语族,即苗瑶语族;欧美
- 信号检测理论信号检测理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SDT),为心理学、数学、信息科学中是针对反应偏差问题的一种系统研究方法。1966年,由心理学家大卫·马芬·葛琳(David Marvin Green)和约翰·
- 苯二氮䓬类苯二氮䓬类药物(拉丁语:Benzodiazepines,BZDs、䓬/zhuó/),又译苯二氮平,是一种精神药物,其核心化学结构是一个苯环和一个䓬环。第一种此类药物是氯氮䓬(利眠宁),由Leo Sternbach在195
- 穹窿体结构 / ECOD穹窿体是一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也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分子。该细胞器的功能尚不明晰。通过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穹窿体呈对称的穹窿状,各侧皆具有39褶结构。穹
- 伯克氏菌属等伯克氏菌属,或伯克氏菌,又译伯克霍尔德菌(学名:Burkholderia),是伯克氏菌科的一个属,这个属下最出名的有鼻疽伯克氏菌(B. mallei),是一种会在马或其他相关动物身上引起马鼻疽的病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