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菊田

✍ dations ◷ 2025-08-01 05:01:30 #弭菊田

弭菊田(1914年10月-2000年3月7日),原名育咸,号秋景斋、梧雨楼,晚号菊翁,男,山东济南人,中国画家。济南画院名誉院长。

1914年10月,出生于济南的一个中医世家。父亲弭宗奭,是清未举人,做过一年肥城县教谕,后行医为生。在四岁时急病而死。外祖父武福恭也是清未举人,教弭菊田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弭菊田幼学于家塾,后就读于济南第二实验小学。1929年考入济南育英中学,1932年入齐鲁中学读高中。1934年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师从王悦之学习西画,受业于李苦禅、颜伯龙等,并拜胡佩衡为师学习国画山水。1937年毕业回济南。不久济南沦陷,弭菊田闭门简出,居家研习书画。1942年,担任山东省济南师范学校美术教师,继而在黎明中学、懿范女子中学、培才中学、育英中学兼任美术教师。1946年受聘为济南南华学院美术系教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济南第五中学美术教师。1961年调入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担任专业画家。1979年当选为济南市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1981年受命筹建济南画院,历任院长、名誉院长。1983年当选为山东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艺术顾问、山东日照书画院名誉院长、济南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济南国画研究会会长。1987年和2000年先后在济南举办《弭菊田画展》和《弭菊田从艺六十年回顾展》。2000年3月7日在济南病逝。

擅山水,取法传统,注重写生,对明代唐寅、清代恽南田尤为推崇。学书兼取“二王”(王羲之与王献之)、赵、欧诸家,擅楷、行,所作刚中有柔,柔中有骨,圆润健秀。出版有《弭菊田画选》《怎样画山水》等。

关友声评价他的画为“北宗笔墨合南宗,妙继荆关马夏踪。点染云烟初落纸,浑如成竹在心胸。”自1940年代始,便被推为济南“关黑弭岳”(关友声、黑伯龙、弭菊田、岳祥书)国画四杰之一。

弭菊田的妻子是季羡林的堂妹季惠林(季嗣诚的女儿)。弭菊田的女儿弭金冬也是一名画家。

相关

  • 血液检验项目正常参考值范围#血液学血液检验项目正常参考值范围(英语:Reference ranges for blood tests),指的是医疗保健专家从血液样品中选取的一组用来描述医疗检验结果的正常参考值。血液检验的测量值在临床中
  • 微波微波(英语:Microwave,德语:Mikrowellen)是指波长介于红外线和无线电波之间的电磁波。微波的频率范围大约在 300MHz至300GHz之间。所对应的波长为1米至1mm之间。微波频率比无线电
  • 中山中山(地貌学)指绝对高度为1000-3500m,相对高度为500-1000m的山地。山坡的坡度平均为10°-25°。根据外貌又可以分为:具有缓和形体的中山;具有较陡峭形体的中山(如荒漠中一些中山);具
  • 圣迭戈县圣迭戈县(英语:San Diego County)又译圣地牙哥县、圣地亚哥县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最南部的县,南邻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总面积11,721平方公里,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字,共有人口30
  • 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是指市场竞争的结果或者是生产技术改变而造成的失业,通常由于就业市场并不平衡,某些行业正扩张,另一些则衰退,造成部分工人失业。结构性失业
  • 约翰内斯·乌兹迪尔约翰内斯·乌兹迪尔(Johannes Urzidil,1896年2月3日-1970年11月2日),捷克苏台德德国人(英语:Sudeten Germans),是位诗人、作家、历史学家,生于布拉格,死于罗马。小行星70679以其命名。
  • 缓冲物质缓冲物质指能调节溶液的pH值,使溶液的pH值在加入一定量的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时保持恒定或小范围变化的一种物质。有的缓冲物质显酸性,有的缓冲物质显碱性。缓冲物质在农业、食
  • 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是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和法国心理学家皮埃尔-菲利克斯·伽塔利合著的一部哲学理论书籍,共两卷。它的第一卷《反俄狄浦斯》出版于1972年,第二卷《千高原
  • 卡尔·古斯塔夫松卡尔·古斯塔夫松(瑞典语:Karl Gustafsson,1888年9月16日-1960年2月20日),瑞典男子足球运动员。他曾代表瑞典参加1908年、1912年、1920年和192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足球比赛,获得一枚铜牌。
  • 墓地轨道墓地轨道(英语:Graveyard orbit),也称为垃圾轨道(junk orbit)或报废轨道(disposal orbit),是用于从通常运行轨道上脱离的空间轨道。一个重要的墓地轨道是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方的超同步轨道(英语:supersynchronous orbit)。卫星通常在其运行寿命(英语:operational life)结束时转入此类轨道,以降低与航天器碰撞和产生空间垃圾的可能性。随着标准的地球同步卫星墓地轨道预计可达数百万年的轨道寿命,以及卫星数量的增加、微卫星的发射以及联邦通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