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盛-缅街车站(英语:Flushing–Main Street station),入口和立柱标示为“缅街车站”(Main Street),在头上标示为“缅街-法拉盛车站”(Main St–Flushing),是美国纽约地铁IRT法拉盛线的北端终点站,位于皇后区法拉盛下城部分的缅街(英语:Main Street (Queens))及罗斯福大道(英语:Roosevelt Avenue)交界,设有7号线列车服务,而繁忙时段的尖峰方向还有开行<7>列车,同样以此站为终点站。
法拉盛-缅街车站原先为跨区捷运公司(IRT)与布鲁克林-曼哈顿运输股份有限公司(BMT)的双重合同(英语:Dual Contracts)时兴建。此站于1928年1月21日启用,并完成法拉盛线在皇后区的路段。虽然有许多由此站东延的计划,但从未兴建。车站在1990年代翻新。
2016年此站的乘客量为19,257,879人次,成为纽约地铁第12繁忙的车站、皇后区最繁忙的车站以及曼哈顿以外最繁忙的车站。
此站在双重合同(英语:Dual Contracts)下作为法拉盛线延至超过103街-可乐娜广场车站的一部分兴建。此线于1910年代计划时,法拉盛下城只是一个安静的荷兰殖民风格村庄;现时为罗斯福大道的范围当时称为阿美蒂街,是邻里的一个主要商业通道。由于受当地对扰民、拉低地价以及高架铁路需要扩阔阿美蒂街的反对,因此决定将车站建于地底。自此此站成为法拉盛线7个地下车站的其中之一,其中三个位于皇后区,并且是皇后区广场车站以东唯一的地下车站。车站和跨过法拉盛溪(英语:Flushing Creek)的双层桥于1923年4月21日开工,而车站以明挖随填的方式建造。桥梁于1927年完工,而车站于线路开始运营后超过10年后的1928年1月21日开放。
车站开放后,车站附近的缅街发展高速弹升,法拉盛下城亦成长为一个主要的商业和转运中心。1939年4月24日,快车开始在此站运营,与威利斯角车站结合为1939年世界博览会的一部分。由于有大量乘客使用,1940年起当地居民要求在车站东端加设出口和扩阔现有楼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加入了一个新的东入口,而新入口在1947年11月5日破土动工,并于1948年10月28日加入了两条新街梯和一个额外的票务处。然而在开放初期,新增入口并没有对缓解主闸机范围的挤逼。
缅街的站台与其他在法拉盛线的车站,除皇后区广场车站外都在1955-1956年延长以容纳11节列车。
自1970年代起就有车站翻新的计划。而在1981年,大都会运输署(MTA)将此站列为69个最差的地铁站。大都会运输署最后在1994年找到资金以进行车站翻新,但以放弃其余15个车站的翻新为代价,包括三个富兰克林大道线车站,以及大西洋大道-巴克莱中心车站、罗斯福大道/74街车站以及161街-洋基体育场车站的车站复合,理由是车站对东皇后区的通勤者来说是一个“重要车站”。在1999与2000年期间,车站进行了一个大规模翻新计划。翻新时加入了近东利普曼广场出口的乘降机,令车站符合美国残疾人法案标准。同时计划亦加入了新街道入口和车站最远东端、车挡器以外近利普曼广场的一个大型入口厅。在1999年以前,轨道一直越过现时车挡器的位置成为掘头路,以便线路东延的计划。
法拉盛-缅街车站自2004年起列入国家史迹名录。
在纽约地铁几个扩展计划下,包括双重合同以及IND第二系统(英语:IND Second System),法拉盛线将延长至超过缅街,沿及/或与邻近长岛铁路华盛顿港支线(英语:Port Washington Branch)平行前往贝赛德(英语:Bayside, Queens)的贝尔林荫路。亦有可能有一条支线在149街以北分支前往学院角(英语:College Point, Queens)。
此站受罗斯福大道的约50英尺路宽较窄影响,只能设有两个较窄的岛式站台和三条轨道。高峰时段快车服务运营时,快车列车会由中央轨道(M轨道)和最南端(2号轨道)的轨道开出,而慢车列车由1号轨道开出。此系统于1952年11月设立。墙壁上的马赛克显示“缅街车站”(MAIN STREET),而站台上的小瓷砖显示“M”。
站台最西端为IRT法拉盛线的办公室和调度塔。列车员向办公室报告,而调度塔调度列车和控制法拉盛线。车站以西,线路由隧道经学院角林荫路的隧道上升,并跨过法拉盛溪的高架桥。
此站在街道层设有九个出入口,分别前往两个闸机区。原先的街道入口位于站台中央,并在轨道上方设有一个独立的闸机夹层和24小时的车站问询处。楼梯前往缅街和罗斯福大道交界的全部四个角落。新的位于利普曼广场的闸机层有个极高的天花板,而大庁本身位于街道层以下约40英尺。夹层位于站台层,并提供符合美国残疾人法案(ADA)要求的乘降机、三个单方向扶手电梯以及一条前往利普曼广场街道层的楼梯。1998年在转棍闸机的栏上方安装了新的艺术品,名为“Happy World”。广场又名“利普曼拱廊”(Lippmann Arcade),是一条通往市立停车场以及几个位于39大道的巴士站的行人通道。
除了与长岛铁路的同名车站(英语:Flushing–Main Street (LIRR station))相邻以外,车站同时亦为皇后区内两个最繁忙的巴士地铁换乘站之一(另一个是牙买加中心)以及北美洲最大的换乘站。截至2015年 (2015-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有超过20条巴士线路通过或以此站为终点站。
车站位于法拉盛中心,又名为法拉盛华埠,是纽约市其中一个最大的亚洲人聚居地。
相邻的地点包括:
东入口,于1999年翻新
东入口票务厅
一辆站外的Q65线(英语:Q65 (New York City bus))巴士,位于缅街和罗斯福大道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