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普鲁姆

✍ dations ◷ 2025-10-24 14:20:30 #演化生物学家,美国生物学家,耶鲁大学教授,美国鸟类学家,古根海姆学者,哈佛大学校友,密歇根大学校友,麦克阿瑟学者

理查德·普鲁姆(Richard Prum),美国鸟类学学家、生态学家及进化生物学学家,耶鲁大学皮博迪自然史博物馆脊椎动物学馆馆长。研究涉及发育生物学、古生物学、系统发生学及性选择等内容。于1998年提出羽毛演化理论,于2009年获得麦克阿瑟奖。

理查德·普鲁姆在美国佛蒙特州南部乡下长大,善于分辨鸟鸣声。经常和当地园艺俱乐部的成员一起去观鸟。小时候是个不修边幅的书呆子,会背诵关于吃东西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四年级的时候,开始戴眼镜;在美国佛蒙特州曼彻斯特镇的约翰尼苹果核书店里,看到了《彼得森野外鸟类观察指南》。过生日的时候,母亲送给他一本鸟类指南。1974年11月17日,七年级的理查德·普鲁姆第一次到海上观察鸟类。整个高中阶段,普鲁姆都以为自己会成为一名公园护林员。

在哈佛大学念大一时,上过雷·佩恩特(Ray Paynter)的研讨课——《南美洲鸟类生物地理学》后,开始关注生态学,大二那年,注意力转向演化生物学。

20世纪80年代,普鲁姆从哈佛毕业后,先在苏里南工作了6个月,然后开始到南美洲的其它地方研究侏儒鸟的求偶炫耀行为,随后在密歇根大学读研究生。上世纪90年代到堪萨斯大学教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野外工作。在堪萨斯大学期间,普鲁姆一只耳朵因病毒感染突发性耳聋,另一耳朵又得了梅尼埃病,造成耳蜗内积水,耳蜗毛细胞逐步被损坏。到上世纪90年代末,实际上已双耳失聪,听不见振动频率超过2,000赫兹的声音。失去听力让普鲁姆再也无法去野外观察和研究鸟类,于是他选择研究鸟类颜色,改变了学界对 “羽毛究竟起何种作用”及“交配仪式如何推动鸟类演化”等基础问题的理解。

1998年,理查德·普鲁姆提出羽毛演化理论2000年,中国辽宁省出土一块伶盗龙化石,其中恐龙的身体和前肢都包裹着羽毛印痕。理查德·普鲁姆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合作,证实了这种伶盗龙全身长满现代结构的羽毛,并证实了恐龙演化出羽毛要早于飞行的出现,也早于鸟类的起源。2001年,将这项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

相关

  • 乳品奶制品,奶类制品的简称,亦称乳制品、乳类食品或奶食品,以奶为基本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除各种直接使用奶制成的饮料外还包括通过发酵获得的食品(奶酪和奶油)以及对奶进行干燥或者
  • 1616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苔藓虫外肛动物门(Ectoprocta)是动物界的一个门,其下的物种通称苔藓虫(bryozoans)。外肛动物过去常与内肛动物合称为苔藓动物门(学名:Bryozoa),目前所称的苔藓动物已专指外肛动物。目前生存
  • 利尼斯鸟利尼斯鸟(学名Lenesornis)是一类反鸟亚纲鸟类。它们生存于白垩纪晚期,其化石是在乌兹别克斯坦克孜勒库姆沙漠的Bissekty组发现。
  • 爱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语: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又称艾滋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普遍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导致艾滋
  • 老贝利街中央刑事法院(Central Criminal Court)是位于英国伦敦的法院,通常以所在街道称为老贝利(Old Bailey),负责处理英格兰和威尔士的重大刑事案件。此地曾是中世纪新门监狱(英语:Newgate
  •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是浙江大学的一所学院,属于社会科学学部。设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旅游管理、农业经济与管理5个系。学院位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智能
  •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双年展国际电影艺术展(意大利语:Mostra Internazionale d'Arte Cinematografica della Biennale di Venezia;英语: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inematographic Art of t
  • 赤道多雨气候赤道多雨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气候的一种子类型,在对应的柯本气候分类法中代号为“Af”。根据三圈环流,由于地球赤道地区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而导致降水充沛。
  • 死亡蛇 Loveridge, 1948死亡蛇(学名:,英语:death adder),也译作南棘蛇,是死亡蛇属的生物。死亡蛇是澳洲本土的特有种,是世界上攻击速度最快的毒蛇,也是在众多蛇类之中毒性最强的蛇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