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邵子洋

✍ dations ◷ 2025-09-08 05:57:07 #刘邵子洋

刘邵子洋(2003年12月11日-)是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足球运动员,自2021年12月起加盟德甲球队拜仁慕尼黑的青训营,于场上司职守门员。在国家队层面上,他也曾入选各级中国青少年梯队。现时由拜仁慕尼黑外借至奥地利足球乙级联赛球队格拉茨AK竞技会。

刘邵子洋出生于浙江温州,但自幼便跟随父母在武汉生活。小学时,他就读于足球传统名校汉口辅仁小学,起先练习后卫,但启蒙教练冯丽华认为刘邵子洋不仅有身高优势,还胆大、不怕球,是个守门员的好苗子。于是在每日校队训练前,会提前半小时单独教他守门员的基本扑救动作与手型,后来全面转型为守门员。2014年,刘邵子洋加入当地新成立的足球俱乐部武汉尚文(即武汉三镇足球俱乐部前身)的青训梯队,并作为该俱乐部海外培星计划成员之一,自2016年起赴西班牙巴塞罗那留学及接受海外足球训练。

2020年,刘邵子洋开始跟随武汉三镇一线队训练。2021年3月,该俱乐部与德甲豪门拜仁慕尼黑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展开青训培养工作。刘邵子洋成为两家俱乐部共同培养的首位球员,前往拜仁校园接受训练,之后在拜仁青年队的比赛中登场亮相。同年8月,刘邵子洋又参加了拜仁U19梯队的季前训练营。

2021年12月16日,拜仁慕尼黑正式宣布签入刘邵子洋,并为其提供了一份期至2025年6月30日的职业合同。此前,刘邵子洋已在慕尼黑的拜仁校园训练生活了近11个月,他也因而成为首位加盟拜仁慕尼黑的中国球员。据报道,拜仁需要为此向武汉三镇支付约100万欧元的转会费。加盟之后,刘邵子洋将主要跟随俱乐部的U19梯队训练,偶尔也参加拜仁二队的训练。他还将与门将协调员汤姆·施塔克密切合作,并定期接受德语培训,以加快融进球队的速度。2022年2月1日,刘少子扬被拜仁租借至奥超球队奥地利克拉根福(英语:SK Austria Klagenfurt (2007))。期间代表奥地利克拉根福二队在奥地利克恩顿州联赛共13次出场,均首发,零封1次。2023年2月4日,被租借至奥地利足球乙级联赛球队格拉茨AK。

2017年8月10日,中国足球协会发布关于组织U14选拔队第三期集训及比赛的通知,刘邵子洋入选,这也是他首次入选国字号集训队。2018年2月8日,中国足协发布关于组织U15集训大名单通知,刘邵子洋入选;2019年3月15日,中国足球U16集训名单正式出炉,他同样在列。在同年4月6日于陕西渭南举行的华山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首轮比赛中,刘邵子洋作为主力门将出场,并在比赛中完成数次扑救,帮助中国U16以5比0击败缅甸。

自2020年起,因受到冠状病毒疫情和滞留海外等原因影响,刘邵子洋未能进入到新一期中国U18国青队,但他仍被视为未来中国青年队中的重要一员。

相关

  • 婆猪江战斗婆猪江战斗(朝鲜语:파저강 전투/婆猪江戰鬪),又称婆猪江野人征伐,是1433年朝鲜王朝攻击建州女真的一次战斗。1388年,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军队攻入东北,准备模仿元朝在朝鲜半岛设立双城
  • 高雄市 (州辖市) 纹章高雄市(たかおし),存在于1924年至1945年的台湾日治时期行政区划,隶属高雄州,由高雄郡高雄街升格而来,二次大战后改为台湾省高雄市。于1924年12月25日由高雄州高雄郡高雄街升
  • 刘瑞琪 (插画家)刘瑞琪,笔名Wawa刘瑞琪 ,旧金山艺术大学儿童插画系研究所毕业,台湾知名插画家、儿童绘本作家,著有多本知名绘本著作。
  • 曼素子·王阿訇曼素子·王阿訇(俄语:Манзус Ванахун,曼素子又译为满素孜、满苏子等,1902年9月23日-1943年7月5日),东干族苏联士兵,参与了苏德战争,1943年在战场上阵亡,同年被追授苏联英
  • 霍为楙霍为楙,陕西省同州府朝邑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光绪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殿试,登进士二甲第67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六年四月,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
  • 鞍作止利鞍作止利,生卒年不详,飞鸟时代和尚,氏姓鞍部村主(鞍作部是以做马鞍为职业),祖父司马达等是第一位把佛教带到日本的渡来人。他也是苏我马子与圣德太子老师。他祖父司马达等是第一位
  • 光复站 (平壤)光复站(朝鲜语:광복역/光復驛  */?)是朝鲜平壤地铁革新线的一个车站,于1978年9月9日启用,是该线的西边的起讫站点。
  • 科哈特托伊河科哈特托伊河(Kohat Toi River),位于巴基斯坦联邦直辖部落地区及开伯尔-普什图省,是印度河右岸的一条支流。科哈特托伊河干流发源于联邦直辖部落地区古勒姆特区东部,向东流经奥拉
  • 庄周墓庄周墓,位于山东省东明县菜园集乡。是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13年,列入第四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该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古墓葬。
  • 籾山衣洲籾山衣洲(1855年-约1919年5月),原名逸也,字季才,号衣洲,别号衣浦渔叟、樱雨草堂主人、澄心庐主人、何陋庵主人等。日本尾张国(今爱知县)人。汉诗诗人、记者,著有《明治诗话》、《日本国势一斑》、《籾山衣洲日记》等书。籾山衣洲早年跟随同乡诗人筒井秋水、青木树堂研读汉学,并向森春涛(日语:森春濤)学习作诗,后担任《国会》、《东京朝日新闻》和《花香月影》等报章杂志的编辑。时任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看中籾山衣洲的文学素养,于1898年聘其来台,担任官方报纸《台湾日日新报》的汉文版主任,居于儿玉的别墅南菜园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