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怀

✍ dations ◷ 2025-05-10 15:56:06 #1886年出生,1951年逝世,印度尼西亚剧作家,印度尼西亚诗人,印度尼西亚华人作家,闽南裔印度尼西亚人,华人诗人,郭姓

郭德怀(Kwee Tek Hoay;1886年7月31日-1951年7月4日)是一名印尼闽南裔华人马来语小说与戏剧作家、记者。

郭德怀是Tjiam Kwee Hong和Tan Ay Nio夫妻的幺子。在求学前期,他因为无法理解教学语言(福建话)和内容而经常逃学。后来他开始向父亲学习从事纺织生意,并在这个阶段对文学萌生兴趣。郭德怀随后成为一名记者,在杂志与报社(如《Ho Po Li Po》与《Sin Po》等)的编辑部工作。1926年,郭德怀创办自己的杂志-“全景”杂志;然而却因经营不善而转手卖给潘隆义。他最著名的文献是关于中华会馆(Tiong Hoa Hwee Koan)创立历史和背景,由1936年8月连载至1939年1月。

郭德怀不仅以记者身份创造相当成就,在小说与剧本创作等方面之表现也相当耀眼。他第一部获得好评的戏剧作品是《假冒神(英语:Allah jang Palsoe)》,于1919年出版,内容谴责利欲熏心之人。另一作品《吉打邦的玫瑰(英语:Boenga Roos dari Tjikembang (novel))》主要受到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影响;借由这个故事反应了当时印尼社会情况,但也开启公开讨论未婚男子包养小妾(nyai)的现象。这部小说后来曾以戏剧形式于1931年与1975年公开演出两次。近期又因怀旧而再次演出。

1928年,他的戏剧作品《The Victim Yi Yong Toan》公开演出,批评征招年轻华人前往中国与日本军队作战。他多数的作品皆反应了现实生活与政治议题。戏剧《迪古尔》是一名共产党领袖与其妻子的故事。另一作品《波文迪古尔戏剧》是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反抗荷兰殖民政府的故事;后来被视为郭德怀的代表作。

相关

  • 斯里巴加湾斯里巴加湾(英语:Seri Begawan,马来语:Bandar Seri Begawan,又译为斯里巴卡旺,意为“统治者的港口”)斯里巴加湾市是文莱的首都,2010年统计人口约14万人,位于林梦河注入南海的入海口
  • 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德语:Deutsch-polnischer Nichtangriffspakt; 波兰语:Polsko-niemiecki pakt o nieagresji)是纳粹德国和波兰第二共和国于1934年1月26日签署的国际条约,两国保
  • 玛丽亚·莎拉波娃玛丽亚·尤里耶芙娜·莎拉波娃(俄语:Мари́я Ю́рьевна Шара́пова)一年一度的运动员泳装图辑中。重大赛事表现方面,澳网和迪拜都败于贾斯汀·海宁,迈阿密则
  • 硫酸铯硫酸铯,即硫酸的铯盐,化学式为Cs2SO4。它的溶解度较大,因此可配制成浓溶液,用于等密度或“密度梯度”离心。
  • 浊舌唇擦音浊舌唇擦音是一种辅音,用于一些口语中,国际音标符号为⟨ð̼⟩或⟨β̺⟩。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是清音,右边的是浊音。阴影区域表示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发音。表内成对的元音分
  • 体育旅游体育旅游(英语:Sports tourism)又称为运动旅游、运动观光,是一种个人或团体以参与比赛或者观看体育赛事为目的,离开原始居住地的旅游模式。由于近十年体育赛事的增加,参与体育活动
  • 天主教圣若瑟德安蒂克教区天主教圣若瑟德安蒂克教区(拉丁语:Dioecesis Sancti Iosephi de Antiquonia;他加禄语:Diyosesis ng San Jose de Antique)是菲律宾一个罗马天主教教区,属天主教哈罗总教区。教区位
  • 林斤澜林斤澜(1923年6月1日-2009年4月11日),男,浙江温州人,中国短篇小说作家。曾任《北京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等,2007年北京作协为他颁发了“终身成就奖”。
  • 苏尔坦·伊布拉伊莫夫苏尔坦·伊布拉伊莫夫(吉尔吉斯语:Султан Ибраимов;1927年9月20日-1980年12月4日)是苏联政治人物。第八至十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
  • 狗尾草狗尾草(学名:),又名绿狗尾草、谷莠子、狗尾巴草。一年生草本植物;秆直立或基部膝曲,高30-100厘米;叶片扁平,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圆锥花序紧密呈圆柱形,刚毛粗糙,通常绿色或褐黄色。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