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弗哈特-索恩利探测器

✍ dations ◷ 2025-04-04 09:31:41 #显微镜,传感器,电子显微术

埃弗哈特-索恩利探测器(Everhart-Thornley Detector)或E-T探测器是一类可以探测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的传感器,被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中。埃弗哈特-索恩利探测器得名于其设计者托马斯·E·埃弗哈特和理查德·F·M·索恩利。他们在1960年发表的设计中把光管(light pipe)加入到真空腔外的光电倍增管,以处理来自于SEM真空腔中闪烁体探测器的信号,由此提升了二次电子探测器的效率。此前,埃弗哈特已经对弗拉基米尔·佐利金和J·A·拉哈彻曼(J. A. Rajchman)设计的二次电子探测器做出改进,将其中的电子倍增管改为光电倍增管。包含光波导(lightguide)和高探测效率的光电倍增管的E-T探测器已经成为了SEM中最常用的探测器。

E-T探测器位于样品腔中,主要部分是一个包含在法拉第笼之中的闪烁体探测器。对法拉第笼通入较低的正电压可以将能量较低(<50 eV)的电子吸引进入探测器,其中主要是二次电子;其他能量较高的电子则不会被这一电势所吸引。而闪烁体探测器则被设置为极高的正电压以加速这些被吸入的电子,并将其转变为光子。光子进一步被闪烁体探测器中的金属层构成的镜面聚焦到光波导中。这些光子最后通过光管被传输出真空腔,然后进入光电倍增管进行放大。

若去掉法拉第笼上的正电压,或对法拉第笼施加一个负电压,E-T二次电子探测器还可以用于探测背散射电子。但相比于运用E-T探测器获得的背散射电子图像,更高质量的背散射电子图像需要使用专门的背散射电子探测器来进行成像。

相关

  • 异象异象(英语:vision)是《圣经》常见的词汇,指从神而来、特别的启示和引导,意思相似于《圣经》其他的“启示”、“默示”等词。《圣经》记载的许多异象是看见超自然的景象,或是有关未
  • RNA世界学说RNA世界学说(英语:RNA world hypothesis)是一个理论,认为地球上早期的生命分子以RNA先出现,之后才有蛋白质和DNA。且这些早期的RNA分子同时拥有如同DNA的遗传讯息储存功能,以及如
  • 约翰·图基约翰·图基(英语:John Tukey,1915年6月16日-2000年7月26日),美国数学家,快速傅里叶变换发明人。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荣誉勋章,和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华裔概率论
  • 20号州际公路20号州际公路(Interstate 20,简称I-20)是美国州际公路系统的一部分。西起德克萨斯州肯特以东(与10号州际公路交汇),东在南卡罗莱纳州弗洛伦斯与95号州际公路交汇。全长1539.38英里
  • 泰奥菲尔·戈蒂耶皮埃尔·儒尔·特奥菲尔·戈蒂埃(Pierre Jules Théophile Gautier,1811年8月30日-1872年10月23日),法国十九世纪重要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文艺批评家。他出生在法国南部小城
  • 荒漠荒漠(英语:Desert)是降水量非常少、地球表面生物存在和活动稀少的地区或自然景观。大部分荒漠的年平均降水量少于400毫米(16英寸)。通常的定义将真正的荒漠定义为年平均降水量少
  • Internet ExplorerHTML5、CSS3、WOFF、SVG、RSS、Internet Explorer(旧称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和 Windows Internet Explorer,简称 IE 或 MSIE),是微软所开发的图形用户界面网页浏览器。
  • 赫勒·托宁-施密特赫勒·托宁-施密特(丹麦语:Helle Thorning-Schmidt,读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
  • 燕南园坐标:39°59′23″N 116°18′32″E / 39.989665°N 116.308782°E / 39.989665; 116.308782 燕南园位于北京大学燕园校区南部。东邻百年纪念讲堂,西至原北京大学校医院和勺园
  • 婆罗洲金猫(C. badia)婆罗洲金猫(学名Catopuma badia) 又叫栗猫,是仅见于婆罗洲的珍稀动物。婆罗洲金猫的毛皮通常为红褐色,也有少数灰色变种。研究分析表明它们与亚洲金猫是近亲,但两者的头骨结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