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气凝胶
✍ dations ◷ 2025-04-04 09:08:23 #气凝胶
气凝胶(Aerogel)是目前已知密度仅次于全碳气凝胶的物质。它是由气体取代液体在凝胶中的位置制造而成。其拥有许多俗名:冻结的烟雾(frozen smoke)、固态的烟雾(solid smoke)、固态的空气(solid air)和蓝烟(blue smoke)等,而这些都源自于其透明性与物质中的光线散射能力。其触感像是聚苯乙烯。Samuel Stephens Kistler在1931年发明气凝胶。而这一切是因为他与Charles Learned之间的赌注。他们二人当时正比赛谁先将凝胶里的液体成分用气体取代却不使发泡的间壁收缩崩塌。最后Kistler办到了。气凝胶借由超临界干燥法(英语:supercritical drying)将凝胶里头的液体成分抽出。这种方法会令液体缓慢的被脱出,但不至于使凝胶里的固体结构因为伴随的毛细作用被挤压破碎。
世界上第一个气凝胶体的主要成分是硅胶。Kistler随后又造出了以铝、铬、氧化锡为基础物质的凝胶。第一个碳凝胶体则迟至1980年代以后才被开发。此物质极轻。其密度大约为3mg/cm3仅仅为空气的三倍重。(由Larry Hrubesh领导的LLNL实验室首先制备出世界上密度最小的CO2气凝胶)尽管气凝胶里有个胶字,但它其实是坚硬而干燥的物质,就其物理性质与胶体一点也不类似。被称为胶是由于它的制造过程提取于凝胶。提起指尖轻轻在凝胶表面按压一下并不会留下痕迹;如果以加重的力道按压会造成永久的凹陷;而加上足够的力量会让它如玻璃般破碎散落成块。这个便是我们所知道的易脆性。虽然它具有破碎的倾向,但是以结构来说它仍是非常坚固的。它优秀的负载能力是源于其分子的组成:大约尺寸为2到5纳米的球形聚合粒子互相结合成一个个小单元,进而组合成树突状的微观立体结构。这些小单元会形成分形链状的三维结构,其间充塞著大量的孔洞,每个孔洞尺寸不大于100纳米。而这些孔洞的聚集密度以及个别的平均大小能够经由制造过程加以控制。气凝胶是优良的热绝缘体,气凝胶几乎能阻绝由三种传热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中的两种带来的热量转移。凝胶中空气的成分比例至少占99.8%以上,而空气为热的不良导体,故它们是好的热传导隔绝材料(不过金属凝胶在作为绝缘体的用途时就不是那么有效)。例如硅凝胶,由于硅也为热的不良导体,其隔绝性能又更加良好了。就热对流的方式而言,因为空气无法跨越凝胶表面行对流作用,他们也是好的热对流隔绝材料。一般的气凝胶对热辐射不起太大的作用。碳凝胶是好的热辐射隔绝材料,因为碳元素在标准温度下能够吸收热量转移时散发的红外线辐射。亦即,现今性质最好的气凝胶是掺入部分碳元素的硅凝胶。因为吸湿的自然性质,凝胶摸起来乾乾的,并表现出强大的吸水能力。为此长时间拿着凝胶的人要穿着手套,以预防皮肤表面出现干燥脆化的现象。因为瑞利散射的影响,凝胶里的微小树突结构会过滤可见光光谱中波长较短小的部分。而这就产生了它轻柔的颜色:在较暗的环境散发柔柔的蓝光,在明亮的环境散发微微的黄光。气凝胶本身的性质是具亲水性的,但是借由化学制程可将它改变为具疏水性。凝胶在逐渐吸收水汽的过程中会经历分子结构的变动,如同尺寸缩水,甚至完全被毁坏。借由改变凝胶对于水汽的接受度才能改善毁坏的现象。即使有裂缝穿过胶体表面,那些内部被化学制程强化过的样品对水汽的抵抗作用也会好过于那些只仅仅强化分子表层的样品。而疏水性制程能促进胶体加工过程的便利性,因为这样就便于使用水刀切割了。气凝胶的安全性取决于其制造的物质成分。部分气凝胶组成成分中含有致癌物质或毒素。目前以硅为基本材质的气凝胶还未发现具有致癌或含毒的性质。不过硅气凝胶会刺激人的眼睛、皮肤、呼吸道和消化系统,并且一旦接触会造成皮肤黏膜的干涩。因此建议当持着硅凝胶时最好配备着护目镜以及手套以避免受到伤害。20世纪80年代初期,粒子物理学家认识到SiO2气凝胶将是气凝胶切连科夫计数器(Aerogel Cherenkov Counter)粒子鉴别器(见切连科夫效应)的理想介质材料,试验需要大量的透明SiO2气凝胶。他们使用TMOS方法,制造了两个大探测器:一个是在德国汉堡的DESY实验室的TASSO探测器,使用了1700升气凝胶;另一个是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制造的探测器,使用了由瑞典隆德大学制备的1000升气凝胶。现在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B介子工厂的Belle实验侦测器中也使用气凝胶切连科夫计数器。这个侦测器利用的气凝胶介于液体与气体之低折射系数特性以及其高透光度与固态的性质,优于传统使用低温液体或是高压空气的作法。气凝胶在太空侦测上也有多种用途,在俄罗斯的和平号太空站和美国的火星探路者上都有用到这种材料。
相关
- 动物相动物相(拉丁文:Fauna),又译动物群或动物区系,指某一地区某一时段的特定动物种群。Fauna的另一个意思是动物志,是对一个动物区系的纪录和描述。“动物相”翻译自欧洲语言的Fauna,这
- 绦虫见内文绦虫纲(学名:Cestoda)是一个寄生性扁形动物门的一个纲。人们常说的绦虫其实是多个物种的泛称。所有绦虫纲的物种都是寄生虫,其生活史可能各有不同,但这些物种的成虫寄生于
- 肋膜胸膜(pulmonary pleurae)为肺部外层一对反折的浆膜,包围肺脏及胸腔。脏层胸膜(visceral pleura)为肺部外层的细致浆膜,脏层胸膜沿着肺实质的形状绵密包覆,且也会进入到肺叶(英语:lobe
- 梅兰妮·克莱因梅兰妮·克莱恩(Melanie Klein,1882年3月30日-1960年9月22日),英国精神分析学家,生于维也纳,主要贡献为对儿童精神分析以及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
- 两栖动物毒液两栖动物(学名:Amphibia)是两栖纲生物的通称,又名两生动物,包括所有生没有卵壳的卵,拥有四肢的脊椎动物(蚓螈的四肢已退化)。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表面没有鳞片、毛发等覆盖,但是可以分
- 鼠小白鼠,是一个中文俗名,可以指:
- 有机金属配合物有机金属化学是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交叠的一门分支课程,研究含有金属(包括类金属)和碳原子键结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其化学反应、合成等各种问题。其中的化学反应,包含了许多催化性质
- 台湾温泉台湾有温泉征兆的温泉区有128处,以温泉区地质来看,变质岩区最多,其次为火成岩区,沉积岩区最少。以化学特性分类,台湾温泉大多属于碳酸盐泉。经由放射性碳十四及氚定年,温泉年代大
- 斋浦尔बाप तहसील घंटियाली斋浦尔(英语:Jaipur;印地语: जयपुर;乌尔都语:جے پور),是印度拉贾斯坦邦的首府,1727年始建,市街按棋盘方格式设计,高大、古老粉红色的
- 法律渊源法的渊源,简称法源(sources of law ),基本含义是法的来源或法的栖身之所,亦称法律的形式,指在某特定国家或政权的法律存在形式。法的渊源一词发源于古罗马的Fontes juris,普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