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那峇鲁国家公园

✍ dations ◷ 2025-08-13 21:17:36 #京那峇鲁国家公园
基纳巴卢国家公园(英语:Kinabalu National Park;马来语:Taman Negara Kinabalu;别译基纳巴卢国家公园、基纳巴卢国家公园)又名神山国家公园,是马来西亚第一批建立的国家公园,也是马来西亚最早列入世界遗产的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于2000年12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登录名称为“基纳巴卢公园”。基纳巴卢国家公园位于沙巴西海岸,占地754平方公里。基纳巴卢山国家公园是沙巴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基纳巴卢国家公园成立于1964年。1851年英国殖民官员、自然学者休·罗从斗亚兰登上基纳巴卢山顶峰,成为有记录以来首位登顶的人,基纳巴卢山的最高峰也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基纳巴卢国家公园坐落于沙巴西海岸的克罗克山脉上,但并不是克罗克山脉国家公园的一部分。公园管理处距离亚庇约88公里。从沙巴各地都有去往公园管理处的高速公路。公园管理处位于基纳巴卢国家公园的南边,其海拔约1563米。基纳巴卢国家公园由名为沙巴公园信托局的组织管理。在管理处周围可见到小屋式的旅馆。游客及登山者可通过名为“舒特拉保护区小屋”(Sutera Sanctuary Lodges)的私营公司预定住宿及登山向导。每个去往基纳巴卢山的登山者都必须与有资质的向导陪同。基纳巴卢山峰步道起始于丁波虹(Timpohon),此外还有一条名为马西劳步道的代替路线。基纳巴卢国家公园的著名景点之一为劳氏谷(Low's Gully)。其为山峰一侧深1.6公里,长10公里的深谷。基纳巴卢国家公园内存在4种气候区;从丰富的低地龙脑香森林,山地栎,杜鹃,至针叶林,至高山草甸,最后至顶峰地区的矮小灌木丛。基纳巴卢国家公园内存在着许多著名的食虫植物及兰花,特别是马来王猪笼草(Nepenthes rajah)。其中也存在一下地方性动物,包括基纳巴卢巨红蛭和基纳巴卢巨型蚯蚓。基纳巴卢山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非火山山脉。其形成于10万至35万年前。至今其还在以每年5毫米的速度抬高。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遗产登录基准中的以下基准而予以登录:维基共享资源中与基纳巴卢山相关的分类1223: 马六甲海峡历史城市(英语:Historic Cities of the Straits of Malacca):马六甲和乔治市 ·1012: 基纳巴卢公园 ·

相关

  • 研究研究是用主动和系统方式的过程,是为了发现、解释或校正事实、事件、行为、或理论,或把这样事实、法则或理论作出实际应用。“研究”一词常用来描述关于某一特殊主题的资讯收集
  • 后缀后缀(英语:suffix),又称字尾或词尾,在词汇学的定义中表示一种后置于其他词素后的词缀。以英语为例:establish(动词)+ -ment(后缀)→establishment(名词):借由后缀-ment的使用,使原本的动词
  • 马尔纳拉科屈埃特1法国统计部门在计算土地面积时,不计算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池塘、冰川和河口。马尔讷拉科凯特(法语:Marnes-la-Coquette)是法国法兰西岛大区上塞纳省的一个市镇,属于布洛涅
  • 弗朗西斯·柯林斯弗朗西斯·柯林斯(英语:Francis S. Collins,1950年4月14日-),美国遗传学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领导人类基因组计划,并发现了多种疾病基因。1989年与徐立之共同同发现囊性纤维化
  • 波罗的人波罗的人(拉脱维亚语:balti;立陶宛语:baltai),传说又称黑罗斯人,指的是居住在北欧 波罗的海东南海岸,以波罗的语族语言作为母语的民族,属于 北欧人种。由于湖沼较多,因此波罗的海沿岸
  • 台1戊线台1线,又称纵贯公路、西部干线,是台湾西部一条南北向的省道,自清代就是纵贯南北的交通要道。北起台北市忠孝西路、中山南路口(行政院大门前,台湾公路原点和与台3线共线起点,台1甲
  • 右京右京区(日语:右京区/うきょうく Ukyō ku */?)是构成京都市的11区之一,为京都市内面积最大的区。南部是过去皇族与公家别庄的所在、现在主要为住宅区;西部和北部是山区,北部被称
  • 1120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塞加拉萨卡拉(阿拉伯语:سقارة‎;英语:Saqqara)是埃及境内一个古代大型墓地,位于开罗以南约30公里,面积约7公里乘1.5公里。该地现时仍屹立着最古老金字塔——阶梯金字塔,该金字塔在前2
  • Foveon X3Foveon X3是一种给数码相机使用的CMOS感光元件 ,由Foveon. Inc开发 (目前属于适马(Sigma)的子公司) 并由美国国家半导体和东部大宇电子(Dongbu Daewoo Electronics)负责生产,并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