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子

✍ dations ◷ 2025-05-15 11:17:11 #轿子
轿,也称轿子、舆、肩舆、抬椅、滑竿等,是一类交通工具。广义的轿子外形为装有抬杠的无轮结构,乘客坐在其中,由两人或多人肩扛或手抬,步行运输。抬轿者称为轿夫。和马车等其他旧时交通工具比,轿子的速度较慢,但更为平稳舒适。轿子也有利于穿行狭窄曲折的街道。另外由于雇佣人力来运输,也可以显示乘轿人的社会地位。中国唐朝及以前的时候,乘轿者多为皇室、女性、老弱官员。自宋朝开始,轿子开始广泛流行。近现代,轿子先是被人力车,后被汽车逐步取代。在当代,除了少数险峻无道路的山地还在用抬椅、滑竿等运输外,轿子一般只用于旅游娱乐,以及婚礼、葬礼、庙会等传统仪式。轿子一般特指有盒形坐箱者。其中坐箱框架上不蒙帷子者为凉轿(亮轿、显轿),蒙帷有盖者为暖轿(暗轿)。暖轿的框架一般是木制竖长方形,中间两侧固定两根圆柱形的木制轿杆,底下用木板封闭,上放靠背坐箱。轿顶以及左右后三侧用帷帐封上,以遮风雨和保护乘客隐私。前方有可掀动的轿帘,以便乘客和轿夫交流。另外两侧的轿帷上部,经常还另开盖窗帘的小窗。没有盒形坐箱,而是使用开放的平台者称为舆或步舆。《隋书·礼仪志》记载南朝:“天子至于下贱,通乘步舆,方四尺,上施隐膝,以及襻,举之。无禁限。载舆亦如之,但不施脚,以其就席便也。” 但有些步舆也使用封闭箱身。装饰华美的舆也称为辇,一般仅限于皇帝或皇族乘坐。例如唐朝绘画《步辇图》描绘的唐太宗是乘坐在平台式的步辇上,由6个宫女手抬。清朝轿夫的月工资是一两,但轿夫有活络铜钱,实得往往多于一两。“滑竿”是用竹片编制的简易卧椅,贯穿两根竹竿抬运,也比较适合山地地区。古代日本的轿子分为舆和驾笼,驾笼主要乘坐者为武士和贵族阶层。正式驾笼为较小的箱型,顶端有杠,由前后二人肩扛,一般只能容一人盘腿坐下。轻便者则为杠下系一织物制成的软座位而成。古代朝鲜的轿子主要由贵族和官员乘坐,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在地理大发现期间,葡萄牙和西班牙航海家们在印度、墨西哥等地接触了轿子和肩舆。轿子从而传入西班牙,并进一步流传到法国和英国。另外,16-17世纪,意大利那不勒斯、热那亚等的街头也有供出租的抬椅,由二人抬运。到了17世纪中期,抬椅在英国伦敦等地成为常见的交通工具。其优点包括减少交通高峰时对马车的需求、避免贵族女性的长裙在地上拖脏等。殖民统治下的美国上层社会也曾通行抬椅。例如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曾使用过它。

相关

  • 骨架化骨架化是分解作用中的最后阶段,在此过程中,尸体或尸体的软组织已经腐烂或干燥到暴露出骨架的程度。到骨架化过程结束时,尸体所有软组织将不复存在,仅留下骨头。在温带气候下 ,根
  • Anterior ethmoidal前筛神经(anterior ethmoidal nerve)为支配鼻腔感觉的神经。该神经源自于鼻睫神经(英语:nasociliary nerve),为三叉神经眼分支的其中一条分支。鼻睫神经在分支出四个分支(由起点到
  • 中波中波(英语:Medium wave,MW),是无线电的一个波长范围,其对应的频率范围称为中频。一般来说中波的波长范围为100米至1000米,中频则为0.3MHz到3MHz,其中用于广播通信的通常是550-1605kH
  • 84号州际公路美国西部的84号州际公路(英语:Interstate 84)是一条东西方向的州际公路,该公路连接了犹他州萨米特县和俄勒冈州波特兰,全长769.62英里。
  • 羊毛羊毛是羊亚科动物身上的毛皮纤维。早于六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用羊毛来编造衣服。考古人员曾在中东一带发现了遗址,证明六千年前中东人已开始使用羊毛作为衣服原料。在古罗马
  • 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典型由国家力量主导的资本主义制度,国有、国有控股、国营为主导的资本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国家资本主义”的定义是:“国家资本与私
  • 印度文化印度文化,涉及到印度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宗教、舞蹈、音乐、建筑、饮食等等。生活习俗因地区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印度文化被广泛认为是一个经多地区文化融合而成的
  • 库内内省库内内省(葡语:Cunene),位于安哥拉南部,与库安多古班哥省、威拉省、纳米贝省等省份及纳米比亚相邻。
  • 梅农盖梅农盖是安哥拉中部的城镇,也是库安多古班哥省的首府,距离罗安达1,051公里、奎托342公里,海拔高度1,354米,每年平均降量量1,015毫米,2010年人口32,203。坐标:14°40′00″S 17°42
  • 业(梵语:कर्मन्,转写:karma,巴利语:kamma,音译羯磨或羯摩),印度宗教一个普遍的观念。印度传统宗教包括印度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都有业力的观念,业力是组成有情因果关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