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746年-829年),字君虞,郑州人,祖籍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大历四年齐映榜进士,中唐诗人,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李益出自陇西李氏姑臧房,是唐朝给事、赠兵部尚书李亶的曾孙,虞部郎中李成绩的孙子,大理司直、赠太子少师李存的儿子,擅长写作诗歌,成名于贞元末年,与唐朝宗室大郑王房“诗鬼”之称的李贺齐名。年轻时的他颇负文名,每写成一篇诗作,宫中都会有乐工名伶争相出价,希望买下他的作品,编排乐曲,让皇帝欣赏。李益所创作的《征人》、《早行》等名篇,更被当时人绘成图赞,流传天下。可是李益为人多疑善妒,相当执著,对于妻妾的德操管治非常严苛,不许妻妾与帮闲坊众接触,因此世人都戏称那些善妒者是患上“李益疾”,更有“妒痴尚书李十郎”之语。
当与李益同辈的人都在朝中有所升迁时,唯独李益不获调进,因此常感到忧郁。无奈下李益四处游历,北至河朔、幽州一带,被刘济辟为帐下幕府,后进任为营田副使。他经常与刘济吟诗作对,其文辞间颇有怨望。留在边境期间,李益创作了不少边塞诗作,如《夜发军中》、《夜上受降城闻笛》等,文名进一步显扬。后来唐代宗注意到他的名声,召李益入朝担任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但李益又因自负才学,而蔑视其他文人,态度恶劣,令人难以容忍,结果有谏官将李益在幽州时常有怨辞之事告知代宗,代宗便下诏贬谪李益。过了一段时间,李益才再得到升迁,累迁至右散骑常侍,于太和初出任礼部尚书,不久逝世。今存《李益集》(或称《李君虞诗集》)二卷,辑于朱警《唐百家诗》和黄贯曾《唐二十六家诗》。
由于同时期又有另一名担任太子庶子的官员名叫李益,且两人是陇西李氏姑臧房李承的后裔,因此当时的人都称李益为“文章李益”,而担任太子庶子的李益称为“门户李益”。在某些说法中,李益亦被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夜上受降城闻笛》
《盐州过胡儿饮马泉》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