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杰洛·西奇

✍ dations ◷ 2025-08-13 20:00:56 #1818年出生,1878年逝世,耶稣会会士,意大利天文学家

伯多禄·安杰洛·西奇(意大利语:Pietro Angelo Secchi;1818年6月29日-1878年2月26日)是哦意大利天文学家。

出生于意大利雷久艾密利亚的安吉洛·西奇神父晚年居住在罗马,于1878年逝世。

他与约瑟夫·夫朗和斐同是恒星分类与天体光谱学的先驱。西奇16岁时,加入了耶稣会,32岁时成为梵蒂冈天文台的主任。经由他对太阳的观测,发现了太阳的针状体,他也发现了一颗西奇彗星(C/1853 E1)。

在1858年,他描绘了一幅早期的火星地图,并将大三角称为亚特兰提斯沟,因此他期望斯基亚帕雷利也能使用“canali”(沟)这个名称,但是安吉洛·西奇眼中的沟与斯基亚帕雷利和罗威尔笔直的火星运河是不同的。

西奇在晚年显著的重要成就主要在气象学,这些都是它的挚友,著名的水文学家、气象学家、作者、海洋学家和天文学家,美国海军天文台前身的国家天文台第一任所长马修·芳田·莫里司令官教导的。西奇于1848和49年与来自罗马的耶稣会士在华盛顿避难,在这两年中他遇到了马修·芳田·莫里,并受教于他。

由于这段情谊,经由安吉洛·西奇的媒介,意大利是最早受惠于美国划时代发现上的国家,在海上的气象和导航上得到难以估计的利益。

晚年的西奇,很用心的维系这段情谊:“做为我们相互的友谊”,他的工作,(罗马,1861)和莫里于1873年过世时,西奇给了一篇不朽、温暖且感人的纪念讣文。

在月球和火星都有以西奇为名的坑洞用来纪念他。西奇也发展出一套称为西奇盘的海洋学仪器。

西奇神父在天文学的许多领域内都有贡献。

西奇神父对太阳特别感兴趣,他再职业生涯中不断的观测太阳。

然而,他感兴趣的主要领域是天体光谱学。他发明了太阳摄谱仪、恒星摄谱仪和望远镜摄谱仪。他指出在太阳光谱中的一些吸收线是地球大气层的吸收造成。

从1863年开始,他收集恒星的光谱,累积了大约4,000颗的恒星图谱。经由分析这些资料,他发现恒星的类型和子类型的数量是有限的,可以将其依照光谱的不同而加以区分。从这一个概念,他发展出有系统的恒星分类:五种西奇分类。虽然他的系统被哈佛分类取代,他仍然是恒星分类原则,即天文物理基本元素的发现者。他辨认出在一些恒星光谱中的碳和基的分子谱带,使他发现了碳星,并成为他的分类中的一种。

相关

  • 生物活性化合物植物化学(英语:Phytochemistry)严格地来说是对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这些化合物取自植物。在更狭义的层面上,这个术语常被用于描述存在于植物中的大量的多种次级代谢化合物(次级
  • 生态系的物质循环生物地质化学循环(英语:Biogeochemical Cycle,又称作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生态学上指的是化学元素或分子在生态系统中划分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循环的过程。这使得相关
  • 焯(俗写灼),也叫焯水、飞水,是烹调的一种手法,即将被烹调的原料在开水或者清汤中暂短烫一下的处理过程。通常需要焯水的情况是,有腥臭味道的肉类,有苦味的蔬菜和需要保鲜增绿的蔬菜
  • 荷兰联合王国荷兰联合王国或尼德兰联合王国(通称:荷兰、尼德兰;荷兰语:Verenigd 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Nederland;法语:Royaume-Uni des Pays-Bas、Pays-Bas)是1815年到1830年(1839年)期间
  • Ⅱ类抗心律失常药(英语:Antiarrhythmic agents)是一类用于抑制心脏非正常节律(心律失常)的药物,这些情况例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室性心搏过速以及心室颤动。很多人试图将此类药物
  • 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期变更线(英语:International Date Line),又名国际日界线、国际换日线或国际日期线,这条子午线由于穿越陆地,而在陆地变更日期既不方便也不可行,故实际使用的国际日界线是一
  • 周鹤洋周鹤洋(1976年6月18日-),中国河南省洛阳市人,围棋职业九段棋手。
  • 智利毛皮海狮(A. philippii)智利毛皮海狮(学名:Arctocephalus philippii)主要分布于智利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是鳍足亚目中体型第二小的物种,16世纪发现。
  • 医学光声成像医用光声成像是一种基于光声效应建立的混合模式生物/医学成像方法。一般来说,在光声成像中需要用脉冲激光照射成像部位(热声成像则特指用无线电频率的脉冲激光进行照射)。一部
  • 柴田炼三郎柴田 炼三郎(1917年3月26日-1978年6月30日)是一位日本作家、小说家、非小说类作家、中国文学家,原名为斎藤 錬三郎(さいとう れんざぶろう),简称柴炼(シバレン),幕末浪士队的首脑(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