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楼社,属台湾平埔马卡道族凤山八社之一。当时为台湾岛上最大的聚落,位址约为今日屏东县里港乡塔楼村、九如乡洽兴村一带,最大势力范围可能曾经到今日高雄市大树区。近年来,塔楼、番社两地积极复兴其传统文化。
荷兰治台时期就有塔楼社之名,1650年的村落人口调查,塔楼社多达2,160人,为平埔族聚落人口最多者。后因瘟疫等因素,人口略减,但仍为马卡道族主要分布之一。乾隆年间,为了抵御生番,许多马卡道族壮丁被移往靠近山区的隘口守卫,如旧寮、阿拔泉,加上汉人聚落的形成,改变了塔楼社的人口组成。古契也显示,塔楼社番曾至高树乡思觅安(今司马村)、赛子脚(今盐树村),甚至到河对岸的兰坡岭开垦。1789年的“大清一统舆图台湾图”当中,已改称塔楼庄。
历史上塔楼社族人可能从塔楼村迁移至九块厝后庄番社庄(今九如乡洽兴村、耆老村一部分),《平埔番调查书》记载为雍正八年,一说在清领后期或日治时代。1915年的人口普查显示,该年尚有七十余位的熟番居民居住在后庄,为原凤山八社存留最多族人之地。1935年,小川尚义之《台湾高砂语言分布图》中,还可见武洛溪西方的番社庄被标示为平埔聚落。今日塔楼村之土地公祠还有石头公金身,番社有“公廨店”、“公廨庙”等地名,两地亦有许多平埔族传说遗世。
塔楼社族人汉化程度较深,据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之记载,塔楼社“童子四五人,能诵诗书句”。学者考察古契后,发现乾隆47年(1782年)社民开始使用汉姓潘,嘉庆年间亦有赵、王、郑等姓,至道光年间不再出现番名,可能代表马卡道族已迁出或完全汉化。此外,当地关于番王的传说亦有姓杨、姓陈等,都显示出塔楼社族人的较深的汉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