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楼社

✍ dations ◷ 2025-08-16 07:06:50 #凤山八社,里港乡,九如乡,大树区,高树乡

塔楼社,属台湾平埔马卡道族凤山八社之一。当时为台湾岛上最大的聚落,位址约为今日屏东县里港乡塔楼村、九如乡洽兴村一带,最大势力范围可能曾经到今日高雄市大树区。近年来,塔楼、番社两地积极复兴其传统文化。

荷兰治台时期就有塔楼社之名,1650年的村落人口调查,塔楼社多达2,160人,为平埔族聚落人口最多者。后因瘟疫等因素,人口略减,但仍为马卡道族主要分布之一。乾隆年间,为了抵御生番,许多马卡道族壮丁被移往靠近山区的隘口守卫,如旧寮、阿拔泉,加上汉人聚落的形成,改变了塔楼社的人口组成。古契也显示,塔楼社番曾至高树乡思觅安(今司马村)、赛子脚(今盐树村),甚至到河对岸的兰坡岭开垦。1789年的“大清一统舆图台湾图”当中,已改称塔楼庄。

历史上塔楼社族人可能从塔楼村迁移至九块厝后庄番社庄(今九如乡洽兴村、耆老村一部分),《平埔番调查书》记载为雍正八年,一说在清领后期或日治时代。1915年的人口普查显示,该年尚有七十余位的熟番居民居住在后庄,为原凤山八社存留最多族人之地。1935年,小川尚义之《台湾高砂语言分布图》中,还可见武洛溪西方的番社庄被标示为平埔聚落。今日塔楼村之土地公祠还有石头公金身,番社有“公廨店”、“公廨庙”等地名,两地亦有许多平埔族传说遗世。

塔楼社族人汉化程度较深,据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之记载,塔楼社“童子四五人,能诵诗书句”。学者考察古契后,发现乾隆47年(1782年)社民开始使用汉姓潘,嘉庆年间亦有赵、王、郑等姓,至道光年间不再出现番名,可能代表马卡道族已迁出或完全汉化。此外,当地关于番王的传说亦有姓杨、姓陈等,都显示出塔楼社族人的较深的汉化程度。

相关

  • 二级相变二级相变(Second order phase transition)为化学势的二阶偏微分发生突变的一类相变。相变时没有热效应和熵变,但热膨胀系数,压缩系数,比热容这三个化学势的二阶偏微分量发生突变
  • 第十五条宪法正文I ∙ II ∙ III ∙ IV ∙ V ∙ VI ∙ VII其它修正案 XI ∙ XII ∙ XIII ∙ XIV ∙ XV XVI ∙ XVII ∙ XVIII ∙ XIX ∙ XX XXI ∙ XXII ∙ XXIII ∙
  • 马村区马村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焦作市的一个市辖区。北纬35°16',东经113°17'。面积118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14万。目前下辖:马村街道、北山街道、九里山街道、冯营街道、待王街
  • 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炉计划26台机组: 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炉(俄语:РБМК,转写:RBMK;全名为俄语:Реактор Большой Мощности Канальный,直译:大功率管式反应炉)是一
  • 恒齿恒齿亦称恒牙,是指人类和多数哺乳动物幼年时期乳牙脱落后,再生的第二套和最终一套牙齿。人类通常在6-7岁乳齿开始脱落,被恒齿自门齿位置逐渐取代。恒齿全部出齐共有32颗:最后四
  • 曼特宁语曼特宁语 (曼特宁语: Hata Mandailing) 或称作巴塔克曼特宁语 (Batak Mandailing)是南岛语系的语言,在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 。主要使用地区由特宁纳塔尔摄政,北巴东老越摄政,巴东老
  • 韦贝韦贝或卡尔·伊万诺维奇·韦伯(俄语:Карл Иванович Вебер,1841年6月17日-1910年1月8日)俄罗斯帝国外交官、朝鲜王朝高宗李熙好友。他曾于1885–1897年间担任俄
  • 吴杰 (嘉庆进士)吴杰(1783年-1836年),字梅梁,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朝政治人物。少年即能撰文,为阮元所赏识。拔贡生,应天津召试,取二等,担任文颖馆誊录,书成后,授昌化教谕。嘉庆十九年(1814年)进士,选庶吉
  • 陇西李氏 (朝鲜半岛)朝鲜半岛的陇西李氏(농서이씨)是出自中国辽宁的铁岭李氏,为明末辽东总兵李成梁和李如松、李如梅父子的后代。据《明史》记载,李成梁的高祖李英自朝鲜内附明朝,授世铁岭卫指挥佥
  • 武勇暗沙武勇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沙大环礁东部边缘,北与石塘连礁相距约6海里,西南与济猛暗沙相距约10.5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8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10